北京海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98家 在全市占比超三成
中新网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 陈杭)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12日至16日在北京举办。记者14日从北京市海淀区“两区”建设四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海淀区加强创新型企业培育服务,截至2024年6月底,海淀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98家,占全市30.9%;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13家,占全市39.4%。
所谓“两区”,即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
在全国率先打造Al大模型集聚区
北京市海淀区商务局副局长刘潇表示,“两区”建设为高精尖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人工智能领域,海淀区发布全球首个人工智能街区概念、在全国率先打造了Al大模型集聚区,集聚人工智能企业1300家,占全市的60%、占全国的1/6;医药健康产业,成立中关村科学城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中心、中关村基因细胞药物产业孵化中心,推动康景生物、华谱科仪、翰宇药业等项目落地,依托科技孵化、公共服务平台孵化企业156家;建立医疗科技场景建设工作机制,支持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医疗设备等11个应用场景项目落地。
上半年海淀组团新设立企业1185家
刘潇表示,海淀区围绕基础制度、技术平台、产业体系、科创服务和品牌活动等维度,持续擦亮“创新自贸”品牌,加快培育“数智自贸”品牌。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驾驶、商业航天等领域,开展自贸会客厅系列活动,搭建常态化政产学研金服交流对话平台。全市首创出台海淀区裁决文书公开办法,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的用人单位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书进行网上公开。2024年上半年,海淀组团新设立企业1185家,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到2.7亿美元;进出口同比增长70.3%,显示出其强大的经济吸引力和辐射力。
“京津冀协同社保帮办窗口”挂牌运行
刘潇表示,京津冀协同创新方面,海淀区依托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积极打造三地自贸试验区产业合作平台,累计实施项目208项,培育企业105家。聚焦支持“新两翼”建设、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三个重点,推进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优化,推动更多协同发展的成果转化为民生红利。“京津冀协同社保帮办窗口”在海淀正式挂牌运行,为三地企业群众提供11项社会保险公共服务。
刘潇提到,海淀区将强化对未来产业、先进生产力发展促进和保障作用,突进深水区、攻坚硬骨头,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为中国高水平开放促进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1月26日春运开启 南航在上海将投入座位数近160万
- 长沙上演国风簪花秀 展示千年簪花文化
- 山东瞄准民营企业需求发力 夯实经济发展“主引擎”
- 助力中非合作,智库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 美式霸权危害世界和平稳定
- 京津冀三地发布新规 联合推进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
- 预计今年主汛期重庆气候状况总体偏差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
- 乌苏里江海青段洪峰正平稳过境
- 杭州开园林绿化迎亚运动员会 欲向世界展现城市绿化新风貌
- 第五届中国草原酸奶大会举行 助力行业合作发展
- (国际观察)总统尹锡悦弹劾动议案未通过 韩国政局何去何从?
- 哈萨克斯坦总统:欢迎亚阿外长在哈举行会谈
- 多国青年相聚彩云之南:用新思维、新方式保护世界遗产
- 中国5G用户数超9亿户 5G基站超383万个
- 数字赋能精准基层社会治理
- 严打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 中国“清风行动2024” 成效显著
- 西藏林芝市波密县发生3.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国家卫健委公示第四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建议清单
- 《格林童话》如何从少儿不宜变成孩子的甜蜜读物
- 中新网评山寨“霍金”:网红模仿秀何时走出“审丑”迷雾?
- 热门推荐
-
- 浙江舟山海外推介官爱上渔歌号子 成海岛文化“发烧友”
- 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沪宁段首榀箱梁成功浇筑
- 卢甘斯克一面包坊遭袭事件死亡人数升至28人
- 拜登宣布退选后,哈里斯首次发表公开演讲
- 北京门头沟区开通24小时灾后心理援助热线
- 克里米亚大桥“紧急情况”已致2死1伤 乌方发动袭击?
- 归家一键直达 上下搭载民心
- 张继钢执导的4部舞台艺术精品将在广西南宁展演
- 专访四川援外妇产科医生李静:“我在国外竭尽所能,很自豪”
- (经济观察)持续赢得国际“信任票” 中国市场“磁力”何在?
- 纪录片《柬埔寨的微笑》首映式在金边举行
- 迎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 朱炳仁大运河艺术馆开馆
- (寻味中华 | 文博)走进柳州白莲洞,探万年前古人类“嗦螺”遗迹
- 北京中轴线地铁2号线专列上线运营
- 众多路跑装备、文创产品亮相广马博览会
- 鏖战超300天,哈马斯还有多少战斗力
- 邮储银行小额贷款累计投放突破10万亿元
- 这件你常做的事儿 很易导致“干眼症”
- 舞蹈诗剧《舞云门》首轮演出收官 探索“教学相长”新模式
- 新疆加快矿业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