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家一键直达 上下搭载民心
归家一键直达 上下搭载民心
编者按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近年来,成都市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始终把民生福祉放在第一位,出真招、出实招,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老旧小区装上电梯,让老人们下楼散个步;规划建设“回家的路”,让上班族有个好心情;公共体育场馆开放,让市民群众有了免费的健身房……十大民生实事,是今年市两会市委、市政府对全体市民做出的庄严承诺。
当前已进入四季度,十大民生实事进展如何、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起本报推出“践行为民初心 办好民生实事”系列报道,走进成都民生实事重点工程,展现城市发展与民生福祉的共同进步。
南苑公寓案例
顾虑
“持反对意见的居民通常有两方面的顾虑”,据介绍,一方面是顾虑采光、噪音等方面会有影响;另一方面则是低楼层住户对经济方面的诉求。
政策
成都市出台文件: 符合条件的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补贴为20万元/台;
在全国首次提出了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和失能人员等特殊群体的优抚条款;
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机制,架设平台志愿者、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属地街道办事处三轮调解的“一座桥”。
解决
总费用41万元左右,政府补贴后,居民实际出资不到20万元。
一楼:由受益最大的7楼业主补偿两万元
二楼:不出资
三楼:11400元
四楼:15200元
五楼:19000元
六楼:22800元
七楼:26600元
(每层楼两户)
10月11日,初秋,微凉。住在成都市南苑公寓一栋一单元的十来户居民们,心里却一直暖洋洋。因为再过一天,大家盼了许久的电梯就要进场施工了。
位于肖家河街道兴蓉社区的南苑公寓,将在10月12日迎来院落中第二台电梯的安装。自该单元居民提交申请、张榜公示;到中途两次座谈协商、统一意见;再到顺利筹资,确认施工方案……一系列流程推进至今,历时三个多月。
“还算比较顺利”,业主代表张兆珅说。虽然过程中也曾遇到其他居民的反对声音,但随着成都市针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搭建的调解机制日趋完善,居民们在有效沟通后,很快达成了一致意见。“现在,大家就只等着用上电梯了”,张兆珅的嘴角始终上扬着。
与张兆珅怀着同样心情的市民,着实不在少数。事实上,自2018年以来,“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已经连续3年被列入成都市委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据成都市住建局物管处透露,截至2021年9月,成都市共增设电梯1474台。此外,当前还有在建电梯374台,2635台电梯正在征集意见中。而这一数据,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位居前列。
探访
诉求意见不一致?
调解机制下,全单元签字
家住南苑公寓一栋一单元7楼的张兆珅,是今年6月开始与同单元的邻居们一起开始筹备安装电梯事宜的。单元居民们有一个微信群,当群里对安装电梯征求意见时,2楼及以上的住户,没有任何人反对,大家既支持,又期待。
张兆珅告诉记者,整个单元共14户居民,其中90岁以上老人有3人,80到90岁之间的老人有2人,70岁到80岁之间的老人有3人,加起来一共有8名70岁以上老人。他们由于爬楼不便,尽可能降低了出门的频率。但老人们喜动不喜静,加上日常生活常有必要的办事和采买,大家对电梯都十分期盼。
今年6月底提出申请后,其实安装电梯的过程并不一帆风顺。
“在依照程序张榜公示期间,院落里一共有4户业主提出了异议”,兴蓉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贺成武说,4户业主中,有两户是一栋一单元的一楼业主,另有两户是其他单元业主。
对此,兴蓉社区采取的做法,是搭建“调解平台”。
“我们先后进行了两次座谈,把各方业主代表们请到一起,在社区的会议室里现场进行协商沟通,社区进行调解”,据贺成武回忆,8月23日进行了第一次调解会。那一次,其他单元持不同意见的业主提出疑问,担心安装电梯的施工等行为对居住安全产生影响。“对于这个疑问,业主们当下得到了满意的解答”,贺成武说,相关工作人员当下对业主们进行了政策解答,告知业主电梯安装前期将进行地勘,过程及后续中有关部门将进行严格监管等,打消了业主们的疑虑。
与此同时,对于一栋一单元一楼的两户业主,经过初次调解,同单元其他业主表示将制定补偿方案。
4天后,第二次调解会召开。“我们给出的补偿方案是,由受益最大的两户7楼业主各出两万元补偿,分别给予两户一楼业主”,张兆珅说,这一方案得到了一楼住户们的一致同意。于是,同单元全体业主签下了同意书。
反响
多年的梦成真了!
住上电梯房,“一键到家”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进入南苑公寓一栋一单元,步行上至五楼,膝盖微酸,疲惫感袭来。“等装好了电梯就好啦”,住在五楼的罗崇任笑意满满地向记者感叹:“我跟老伴儿上下楼都是膝盖酸得不得了,早就盼着装电梯了!”
80岁的罗崇任一直工作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他很热心,平日里还会帮邻居把脉。但随着年龄渐长,5楼的高度大大限制了他的出行。家里能通电梯,也就成了他最大的心愿。“自从成都出了相关的政策,给优惠、给补贴、给便利,鼓励老小区装电梯,我们就一直盼着,终于盼到了!”
根据成都市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既有住宅自主增设电梯工作的实施意见》,符合条件的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补贴为20万元/台。南苑公寓一栋一单元的电梯安装费用为41万元左右。业主们协商后,对筹资方案达成了一致:一、二楼不出资,三楼住户到七楼住户分别筹资11400元、15200元、19000元、22800元,以及26600元。五楼的罗崇任一家筹资19000元。“相当于一半都由政府部门补贴了,真的是为民办实事了!”
在人民南路四段的科协苑,73岁的邹和福比罗崇任早了一年多体验到“一键到家”的幸福感。
走进科协苑,迎面便是一栋楼5个单元门前排列整齐的5台电梯,玻璃墙,阳光房,洋气,透亮!在科协苑中共有三栋楼,12个单元。如今已经加装完电梯的,是三栋的5个单元。“前几年我还能背袋米上楼,现在爬两层还是要喘口气”,邹和福住在科协苑的三栋3单元7楼。他告诉记者,这个院落中的住户,大半是科技工作者,也大多是退休老人,所以大家有强烈的加装电梯的诉求。
“2018年刚出政策的时候我们就想安装,还特意去考察了其他的小区”,着手实施后,整栋楼的5个单元依次装上了电梯。“自从有了电梯,邻居们下来走动比以前更多了”,邹和福说,不仅日常生活方便了,连邻里交流都更多了。
“政策支持力度大,住建部门和社区全力以赴参与服务是我们能顺利安装起电梯的最大保障”,邹和福对记者感叹。下转02版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记者 王垚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路易斯安那理工大学发生持刀行凶事件 致四人受伤
- 新加坡学者柯成兴: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 天津出台18条措施支持个体工商户转企发展
- 提振民营企业信心至关重要
- 冬天养膘?其实,是减肥的最好季节
- 乌鲁木齐市耐盐碱水稻示范田单产突破700公斤
- “小切口”见“大民生” 福建宁德市政协专委会重要提案为民生“加码”、幸福“升温”
- 中国西南地区首个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投运
- 贵州特色产品亮相2024年香港美食商贸博览暨国际茶展
- 2023年中秋国庆假第五天 西安铁路局加开旅客列车80列
- 俄外长:美国试图破坏第二次俄非峰会
- 出行注意 新疆铁路部分旅客列车将停运
- 上半年新疆金融市场整体平稳运行 让利政策助市场主体“轻装上阵”
- 骨折了最好就躺着休息?
- 美媒:枪支暴力席卷美国社区 已上升为公共卫生危机
- 哈巴雪山隧道历经九年贯通 遭遇哪些罕见难题?
- 从“做梦者”变“追梦者”:河北承德一初中生出版4部作品
- 中欧班列(西安)跨境公铁联运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
- 三峡升船机累计通过船舶3万艘次
- 数量寥寥、题材失衡 儿童电视剧怎样才能“热”起来?
- 热门推荐
-
- 我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积极进展
- 哈马斯领导人将访问土耳其 系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首次
- 日媒:日本海上自卫队队员被曝收受承包商大额贿赂
- 苏丹喀土穆南部一市场遇空袭致10人死亡
- 深耕中国商用车市场 康明斯创新推动本土定制化产品开发
- 文化中国行丨考古队员晚上打着电筒来到这里 写下一首“诗”
- 上半年全球最大纺织品集散中心成交逾1970亿元 同比增长9.38%
- 美国再现校园枪击案 美网友:我们是在大规模枪击中长大的一代
- 西方国家大量清仓过期疫苗 贫穷国家一剂难求
- 东西问丨郑茜:从“胡服骑射”到“雅歌儒服”,“远方之人”如何成为中华文化共同缔造者?
- 睡前刷手机伤眼还折寿是真的吗
- 重庆加强电梯“智管” 超6万台电梯已安装智慧终端
- 中方呼吁国际社会进一步支持妇女、青年赋权
- 加拿大卑诗省政府开通中文微博账号
- 线上线下购买年货缺斤少两情况多发 买5斤瓜子到手净重3斤半
- (走进中国乡村)古镇新生:公益艺术教育的乡土实践
- 灵魂歌者,归来仍是主场
- 作家梁晓声:与文学相遇是一种缘分
- 四川成都至宜宾高铁天府机场段进入静态验收
- 巴基斯坦一煤矿发生有毒气体泄漏 致2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