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高质量实习什么样
“我居然有这么多成果。”4个月的实习结束,吴可妮整理实习鉴定表时,惊讶地发现一页A4纸已经写不下她发表的作品目录。
吴可妮是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一名大三学生,今年2月底,在学院统一组织的专业实习下,她进入一家中央级媒体实习。最初,吴可妮有些紧张,“害怕自己的能力不够,无法得到老师的认可。”这种担忧促使她更细致认真地完成每项工作:选题会前准备多个选题,构想思路;反复阅读以往的见报文章,学习写作框架;仔细对照发表后的文章和自己的原稿,思考编辑老师的修改用意……
“第一篇文章见报的时候,有满满的成就感。”吴可妮表示,投入和用心是不会白费的,而老师们的肯定更让她有充足的动力。在不断主动和部门老师交流后,她的选题通过率越来越高。4个月的时间,除了发表见报文章,她还制作了近20条视频,参与了大型直播连线,尝试公众号运营等工作。
除了新闻业务能力见长,吴可妮觉得更大的收获在于工作时潜移默化中被涵养的人格品质。“和老师们接触多了,就会被她们身上那种特质所吸引和感染,温柔但有定力,自强而不自骄。”吴可妮告诉笔者,在老师们的鼓励和肯定下,本有些不够自信、敏感的自己慢慢“解放天性”,闪光点被一个个挖掘出来,“大三这个阶段特别焦虑,没想到会收获这么多的情绪价值。”
据了解,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专业实习》课程是学院全体学生大三下学期集中实践环节的一门必修课,课程为6学分,时长为整个大三下学期。为了做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加强在校本科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识,学院鼓励学生更多地到中央级媒体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对专业实习的全过程实施制度化管理——实习前对学生志愿的征集和教育动员、实习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实习中期检查、实习汇报和总结。
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怀民看来,实习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有效环节,而优质实习意味着大视野、大格局、严要求。“我们打造了一条‘实习京广线’,实习单位由学院统一安排,近7成学生前往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光明日报社、央视、中国青年报社等中央级媒体和知名互联网公司开展实习,我们希望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全面历练,既提升专业技能,更提升人格品质。因为实习层次高,时间长,学生收获大,提升快。”
“如何快速准确地检索资料、如何提出有意义的选题、怎样进行舆情监测和传播分析等技能提升了很多,不过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老师们身上的那种工作精神、工作态度——永远保持热情,严谨认真地对待一切事情。”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实习的孟阿敏,此前有过一段中央级媒体线上实习的经历,相比线上,线下工作“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作为整个团队的一分子在与大家并肩战斗,这段实习让我对于新闻行业本身有了更深入的感知,是在课堂中无法感受到的”。
4月底,学院实习指导小组专程走访各个实习实训单位,进行中期巡视及检查,听取各单位的意见;召开实习生座谈会;解决各种具体问题并对学生进行指导。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洪杰文认为,新闻传播学是一个应用型学科,对应用型学科而言,专业实习对于学生全方位的成长非常重要。
“部分学生可能对于实习实践的重要性的认知不够,比如有的同学可能是跟风,没有把实习实践放到人生规划中,思考我应该如何去做好人生规划。因此学院希望通过组织制度化、规范化的专业实习,让高质量实习实践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帮助学生就业,同时推进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学。”洪杰文说。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李春剑毕业后,进入光明日报社工作,从事科技新闻相关采编工作。大三时,她曾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实习。采编电视新闻,赶联播和整点的新闻直播间,亲身参与最严谨和最规整的电视新闻播出流程。研究生期间,李春剑还利用假期选择去互联网公司体验,实习过程中,她发现在“大厂”里做类似螺丝钉一样的运营工作,没有很大的成就感,于是坚定了她想要在媒体行业继续工作的目标和决心。
很多在校生寻找实习机会时,常会担心学不到东西,或是要做低质量无意义的工作。但什么样的实习才是高质量?
吴可妮的第一份实习是在一家小型互联网公司,指导老师给她安排的工作是在公司新开发的App上,以用户的身份每周发布几条内容帖,定期和其他实习生根据发帖数量和互动量,核算排名得出一份周榜单。工作的重复单调让她一开始就失去了兴趣,又不敢提离职。但渐渐地,她在看其他人发布的帖子时,发现互动量高的内容贴和普通贴确实存在明显差异,便开始总结流量较高的帖子的异同点,从中理解用户需求,帮助自己建立用户思维。
高层次的平台或温馨的部门氛围往往可遇而不可求,实习的高质与低质更多在于实习生的态度。面对“不管你”的指导老师,也许主动沟通实习目标和期待能让人眼前一亮;没人布置工作任务,也许观察单位运作模式或职场人际交往,会带来不一样的收获;哪怕一份不喜欢的工作,也可以给未来择业减少一个错误项。关键是,要通过实习一步步探索自己的职业目标,抱着学习的心态脚踏实地工作,而不是盲目地“卷”。
在央视的实习经历让李春剑养成一个习惯,会不自觉地关注科技动态方面的变化和报道。“当时光明日报社面试有一道题目是如何用一句话来形容近些年中国科技的变化,我就用到了之前写科技新闻的时候经常看到的词‘从跟跑到领跑’,这是完全下意识的反应。”李春剑说,实习经历无形之中为择业积淀了很多。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吴可妮为化名)
吴雨珊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用光影记录野猪口长城的六旬摄影师
- 浙江兰溪永昌李渔风情街“五一”上新 焕发古街活力
- 打磨六七年 小说《天圣令》讲了什么故事?
- 箬叶带富一方百姓——湖北恩施推进箬叶产业提质增效
-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同中美知名学者座谈交流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各地继续抓好外卖商家营销规范 防止餐饮浪费
- 安联基金:现在是投资中国的好时机
- 中部(湖南)应急安全与消防技术装备博览会开幕 智慧消防等亮相
- 千余青少年亮相《东方蓓蕾》 儿童短剧呈现“环球艺术之旅”
- 去年九江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01亿吨 排全球港口第33位
- 昆明机场口岸今年以来免签入境外国旅客同比增长1158%
- 从“买回”到“归还” 更多文物“回家”
- 探访北京暴雨受灾区:重建家园过暖冬 多措并举待春来
- 中国专家创新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技法 尽可能为患者保留功能
- 韩雅玲:把房颤综合防治和长期管理措施落实到临床实践
- 国家统计局:202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
- 大山里的爱心电影院 6年500场电影“照亮”留守老人
- 新研究驳斥适度饮酒可预防中风观点
- “南国灯城”之“天下第一灯”亮相欢乐谷
- 江苏去年审结涉房地产案件8.9万件 推动160多家楼盘续建交房
- 热门推荐
-
- 【世界看大运】体验成都大运村里的中医治疗 外国运动员直呼“太神奇了”!
- 中国官方谈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放缓:盈利仍处合理区间
- 集结古典天团 钢琴家郎朗2023国际巡演启航
- 城市外交助力武汉市扩大海外“朋友圈”
- 纪念巴金诞辰120周年 巴金图书馆在上海落成开放
- 一头海豚搁浅浙江温岭滩涂 多部门2小时完成救援
- 西藏博物馆举办丰富活动庆祝第74个空军建军节
- 霓虹古韵点亮国潮夜色 杭州清河坊打造“夏夜漫游”
- 一男子在海口某商城内坠亡 警方:排除刑事案件
- 早安,我的中国
- 上海青少年给西班牙观众带去精彩演出 筑起友谊之桥
- 聚焦康养主题 国寿寿险打造特色客户节品牌
- 10月份中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0%
- 知名数字经济专家胡麒牧:拼多多“新质供给”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 广西推动地贫防治国际交流合作 与东盟分享防治经验
- 李开复谈大模型:ofo式烧钱不可取,看谁先打造出“AI微信”
- 中新健康|HIV感染者易合并HBV和HCV 专家:规范诊疗是关键
- “互联网之光”博览会7日乌镇开幕 46个国家和地区参展
- 青海高原ICU里的“她”力量:无数次按响生命“重启键”
- 百万豪车路边泊位停两年欠下5万元停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