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进博会)世界开放报告:“寒意”之下,“破冰”动力不断积蓄
中新社上海11月5日电 (记者 刘亮)第六届上海虹桥国际经济论坛5日发布的《世界开放报告2023》显示,近年来,尽管世界开放趋势遭遇一些“寒意”,但推动全球开放的积极动力也在不断累积。
在当天举行的《世界开放报告2023》发布暨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代表研究团队介绍称,报告呈以下特点。
世界开放“寒意”犹浓。2022年,世界开放指数为0.7542,比2021年下降0.4%,为2008年以来第二低的水平,连续第七年介于0.75和0.76之间,回升基础仍不稳固。世界开放政策和开放绩效仍然低迷。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的开放双双收紧,值得高度关注。
开放表现“温差”拉大。从贡献看,2022年有78个经济体对世界开放正贡献,有51个经济体对世界开放负贡献。2008—2022年,发达经济体开放指数从0.8543降至0.7882;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则从0.6741升至0.7067。
张宇燕指出,尽管2022年的世界开放指数延续了最近十五年来总体下降的走势,但也蕴含着扩大开放的希望。数据显示,在此期间,世界社会开放水平上升15.2%,金砖五国的开放上升7.4%,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上涨5.3%,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和中等偏下收入经济体分别增长6.3%和5.1%,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提高4.8%,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增长4.6%。
张宇燕进一步称,开放动力正在“破冰”,科技进步、数字智能、绿色发展,进一步减少了货物、服务、信息等要素流动的阻力,提升了开放绩效。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相关国际合作正在深化,以环境产品为代表的绿色贸易投资正在成为世界发展新赛道,有望在维护和提高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韧性中发挥更积极作用。
《世界开放报告》是上海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旗舰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研究中心共同研究,在2021年首发,至今已历时三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消防车变“送水车” 福建泰宁解民众用水之急
- (乡村行·看振兴)新疆阿拉尔苹果产业由人工迈向“智能”
- 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完成正线铺轨
- 近20国艺术精品在沪展出 描绘“艺海丝路”
- 阐释地方特色文化 30件“江西文物瑰宝”发布
- (聚焦海峡论坛)妈祖文化活动周开幕 27个莆台经贸合作项目签约
- “头雁领航”“骨干实用”“基层扩容” 陕西加大卫生健康人才培育力度
- 港股九连涨 专家指海外投资者是推动港股上升新力量
- 泰国出生率下降 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少于退休人数
- 网红美食折戟IPO,“吃穿住”企业上市频频“撤回”
- 新疆新星市:农业机械化让种地更轻松
- 特朗普:即使被判有罪 也不会放弃竞选美国总统
- 快递下乡坐公交 农货出山搭便车
- 小城飘香 下沉市场咖啡“浓”
- 重庆两路果园港综保区将打造口岸型综合生物医药产业园
- 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与园林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 危险!美国华盛顿特区发生枪击事件 3名警察受伤
- 保护骨骼 老年人最该补的不是钙片而是它!
- 《风吹半夏》:为“闯时代”拍一部“闯”剧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在这里,《流浪地球2》中的“计算机”成为现实
- 热门推荐
-
- 瑞再报告:预计今年新兴市场经济增速为发达市场的3.3倍
- 外媒称赞中国一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期待中国为推动解决巴以问题发挥积极作用
- 《看不见影子的少年》定档 张颂文荣梓杉回归
- 内蒙古首次大规模发现战国时期围沟墓
- 科技赋能“晋电外送”
- 情侣园9万余株郁金香等您来赏
- 湖北鄂州花湖机场连增两条国际货运航线
- 畅谈|这就是中国茶
- 专家揭秘“电子烟”
- 商务部:2024年服贸会将于9月12日至16日举行
- 首趟德国杜伊斯堡至西安中欧班列境内外全程时刻表回程年货班列抵陕
- 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开幕
- 青海迎今年入汛最强降水 西宁中小学停课班车停运
- 涿州麦收见闻:已抢收近四成
- 再赴进博之约 美企USANA讲述在华“暖心故事”
- 在“世界尽头”,一个人上班
- “会校合作”促发展 辽宁省贸促会与大连外国语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俄批美所谓“民主峰会”是推行“新殖民主义”
- 台湾花莲县发生4.0级地震 震源深度24千米
- 受云南强降雨影响 中老铁路部分列车临时停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