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进博会)世界开放报告:“寒意”之下,“破冰”动力不断积蓄
中新社上海11月5日电 (记者 刘亮)第六届上海虹桥国际经济论坛5日发布的《世界开放报告2023》显示,近年来,尽管世界开放趋势遭遇一些“寒意”,但推动全球开放的积极动力也在不断累积。
在当天举行的《世界开放报告2023》发布暨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代表研究团队介绍称,报告呈以下特点。
世界开放“寒意”犹浓。2022年,世界开放指数为0.7542,比2021年下降0.4%,为2008年以来第二低的水平,连续第七年介于0.75和0.76之间,回升基础仍不稳固。世界开放政策和开放绩效仍然低迷。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的开放双双收紧,值得高度关注。
开放表现“温差”拉大。从贡献看,2022年有78个经济体对世界开放正贡献,有51个经济体对世界开放负贡献。2008—2022年,发达经济体开放指数从0.8543降至0.7882;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则从0.6741升至0.7067。
张宇燕指出,尽管2022年的世界开放指数延续了最近十五年来总体下降的走势,但也蕴含着扩大开放的希望。数据显示,在此期间,世界社会开放水平上升15.2%,金砖五国的开放上升7.4%,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上涨5.3%,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和中等偏下收入经济体分别增长6.3%和5.1%,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提高4.8%,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增长4.6%。
张宇燕进一步称,开放动力正在“破冰”,科技进步、数字智能、绿色发展,进一步减少了货物、服务、信息等要素流动的阻力,提升了开放绩效。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相关国际合作正在深化,以环境产品为代表的绿色贸易投资正在成为世界发展新赛道,有望在维护和提高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韧性中发挥更积极作用。
《世界开放报告》是上海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旗舰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研究中心共同研究,在2021年首发,至今已历时三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7月浦东国际机场口岸日均国际客流量达10.3万人次
- 北京铁警开展夏季治安整治行动 重拳打击危及行车安全等行为
- 强寒潮将于未来三天影响浙江
- 启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从北京到巴黎——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中国艺术大展参展活动发布
- 美三大股指均收跌逾1% 热门中概股普跌
- 第三届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开幕 展现古典韵与新风范
- 宁夏:科技赋能 让农业播种新希望
- 山西医疗队在吉布提开展白内障手术
- 广州启动防暴雨内涝二级应急响应
- 欧盟中国商会: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欧盟应言行一致回到对话轨道
- 关注居家社区养老 各地加快培养养老服务业人才
- 央行罕见同步降准降息 货币政策调控“上强度”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以水润城,千年闽都有何“水上密码”?
- 《未来漫游指南》定档11月16日 诠释科幻魅力
- 《美年健康2023年度健康体检大数据蓝皮书》发布
- 沪代表委员建言:推动免签流量有效转化为消费增量 吸引更多外籍人士来沪
- 湖南祁阳巧用育秧大棚套种蔬菜“生金”
- 19个城市试点再生水循环利用 一起了解城市“第二水源”→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基辅举行年度新闻发布会
- “一季火”何以变成“四季红”?“尔滨”用真诚书写温暖答卷
- 热门推荐
-
- 从“铬矿”和“柠檬”的进出口 看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赋能之路
- 2024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发布
- 辽宁首个滩涂发电示范项目在大连实现并网发电
- 海峡两岸中华武术家齐聚珠海以武会友
- 如何更好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 影视创作:由“小家”到“大家”
- 长征故事|这只长征出发前的小摇篮背后有何故事?
- 年轻人爱上适老版App 只为逃出算法的包围
- 又一家造车新势力即将登陆美股,毛利率仅次于特斯拉
- 国家知识产权局:不断完善“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机制
- “中国黄花之乡”引河灌溉对抗旱灾 确保黄花增产增收
- 上海豫园开启“仲秋月神游”活动 “古风浪漫”吸引海内外游客
- 山西大同:点燃冰雪“冷”资源 释放经济“热”效应
- 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获批3年 产业聚集效应不断释放
- 全球现役装载量最大的清洁能源汽车滚装船首泊天津港
- 数读今年麦收:机械化收获占比超99% 80多万农机手抢天夺时
- “点赞——徐圭逊捐赠作品展·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站”启幕
- 西南铁路计划开行旅客列车864对 预计发送旅客740万人次
- 美国学者成福州“荣誉村民”:把永泰文书搬进哈佛课堂
- 职业“上新”激发新活力 新经济动能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