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身高?解码儿童身高的秘密
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身高?解码儿童身高的秘密→
孩子的身高是家长们关心的话题,暑假期间,全国各大医院生长发育门诊、儿科矮小门诊迎来了不少被身高问题困扰的家长和孩子。
据专家介绍,儿童身高是一个非匀称生长的过程,出生第一年内身高增长速度最快,约25厘米;1岁长12厘米左右,2到3岁长8到10厘米,4岁到青春期前期,每年长5到7厘米,但生长速度会逐渐下降。而青春期时,孩子又会有暴发性增长,男孩可长28到30厘米,女孩可长20到25厘米。
但孩子身高是一个复杂问题,以上数据只是大多数孩子的数据,不是所有孩子都是同一个标准。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究竟是什么?传说中的“增高”方法,真的有效吗?如何判断孩子是“晚长”,还是“个头矮”? 先来看北京儿童医院矮小门诊的一个问诊现场。
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身高?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 陈佳佳:小孩子的骨头,越小的孩子的骨头,这个缝都没长满。越大的长得就越满。骨骺线基本上属于闭合的情况,用生长激素肯定不是最好的方法。你会游泳,多游泳,还能长但是长多少就看你自己努力了。现在属于偏矮,1米51,但不属于矮小症,身材也挺好的。
孩子长身高是长期过程
要定期监测
家长通常会参照生长曲线图,去判断孩子身高是否发育正常。对此医生也表示,生长曲线图确实可以呈现孩子不同阶段的身高在同龄人群中的位置。但对于孩子生长不能等发现问题才去关注,要定期监测。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 副主任医师 陈佳佳:家长都很关注孩子的身高问题,这其实是一个比较进步的想法。但是孩子的个子因为从小长到大,长的时间也是比较长的过程,所以我们一定要定期监测。从小就去关心,不是说发现不长了,停止增长了,然后再过来很着急。另外他不属于真正的矮小,他只是偏矮。
孩子的身高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专家介绍,孩子的身高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遗传因素是影响孩子身高最重要因素。除了遗传外,疾病等因素也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比如孩子得了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用药,药物就可能影响孩子的生长。还有饮食营养、睡眠、心态等也是影响孩子身高的重要因素。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 巩纯秀:一个孩子在生长期的时候,睡眠期的生长素分泌是多的,所以保证充足的睡眠除了有益于任何的细胞的生长以外,其实还促进了生长激素的分泌,能够促进孩子的生长,对骨骼的生长是有益的。关于孩子睡眠时长到底是多还是少的问题,个体差异是非常大的。养成了生活规律,即使睡眠少的孩子,他保证了充足的睡眠,睡眠质量特别好,起来之后他是精力旺盛的,这就叫睡眠充足。不是说他非要在床上待10个小时还是8个小时。
孩子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生长激素?
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居民的平均身高持续增长,而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身高期望值不断增加。这些家长除了通过饮食、睡眠、运动等传统方式帮助孩子增高外,还有人把希望寄托在注射生长激素上。那么,孩子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生长激素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 巩纯秀:如果没有病的话,其实是不建议用生长激素去治疗的。最近我们国家也批准了特发性矮小的孩子使用生长激素治疗。从生长激素本身来讲,个体差异是比较大的,有的孩子效果比较明显,但有些孩子效果并不是很明显。这和他的遗传基础等都有关系。如果用上生长激素,还要长期观察,要不断随诊,要监测它的安全性指标,来保证你在用药时候的安全。
孩子一定长得越高越好吗?
虽然家长们都很关心孩子的身高问题,想方设法让孩子长个子,但孩子一定长得越高越好吗?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 巩纯秀: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长得越高越好,其实健康、健壮是最好的。如果以自然的方式管理好吃喝拉撒睡,有很好的肌肉力量、肌肉容积,有很好的骨骼骨质,还有一个更好的心理健康,这个孩子实际上是最好的。如果过度高的话,或许在肌肉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反而会出现脊柱侧弯、无力,相对来讲力臂比较长,而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骨折的现象。在青春期猛长的时候,青春期的骨质疏松也是增多的,青春期的骨折率也是增多的。(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曹宇 湖南台 上饶台 湖州台 山西台)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壮族古老情人节的“新玩法”
- 吉林校园里的京剧“票友”:将“新元素”融入国粹
- “双节”假期两岸“小三通”客运航线客运量15439人次
- 青海新能源发电量占比首次超50% 电力“含绿量”逐年提升
- 世界气象组织:2023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
- 中新健康丨上海专家尝试“免疫+化疗”新模式 晚期肺鳞癌患者获生机
- 朝鲜试射新型防空导弹
- 上海推新举措进一步支持海关高级认证企业(AEO)发展
- 厄尔尼诺“烤热”中国空调出口,月度出口量由降转增
- 1月13日央行开展248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河北检察院:今年2月以来审查起诉侵害未成年人案件2203件
- 冬季地震灾后注意防范人体失温 这些知识请收藏并转发
- 关注身体成分 丢掉“坏”脂肪
- 山西多维联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难题
- 记者调查App“免费试用”“低价享用”乱象
- 中国国家能源局:迎峰度冬电力保供总体有保障 局部面临一定压力
- 郑丽平 | 弘扬科学家精神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 福建一批新材料新产品领跑全球 工业经济发展步伐稳健
- (走进中国乡村)从“吃得饱”到“吃得好” 中国粮食产业开拓科技新局面
- (第七届进博会)中国和新加坡企业签署15份谅解备忘录 总价值逾6000万新元
- 热门推荐
-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2024年中央企业资产规模突破90万亿元
- 【世界说】暴力威胁毒害美国政治、破坏民主 美官员叫苦:我不想带着保镖过一辈子!
- 增长、成效、活跃、力度……透过关键词“数”读市场信心
- “大器无量——谢无量的学艺人生”特展在成都开幕
- 日本东电将于4月10日开始受理福岛核事故追加赔偿申请
- 韩建业:最早“紫禁城”南佐遗址开创中国后世都城古典建筑先河
- 央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 预计平均降幅大约在0.5个百分点左右
- 派出国民警卫队!美国亚利桑那州长谴责拜登无视边境非法移民危机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无人机运输、数智化分拣,江西上饶探索智慧农业之路
- 2023年云南1231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亿元
- 开渔节在即 广东阳江保障首批港澳流动渔船入境
- 陕西延安一煤矿瓦斯爆炸 已致7人死亡
- 超六成球拍不合格 增塑剂危害不容小觑
- 老龄产业发展论坛:老龄产业也是“金山银山” 当用市场之“手”助力健康养老
- 【瞰全球】外国学者:美元绝唱即将奏响
- 美洲各界:美国加征关税势必重创多国经济 拓宽合作渠道势在必行
- 一增一降 两组数据折射下的中国市场吸引力
- 长征路上学党史|从“冯大刀”到“冯主任”,看宁化县大展红绿新图景
- 废旧家电如何处置?数字化平台让以旧换新更便利
- 日媒:日本小林制药红曲保健品已致2人死亡106人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