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诗意的自然—中澳艺术家联展”在悉尼开幕
中新社悉尼7月7日电 (记者 顾时宏)由悉尼中国文化中心、澳大利亚水彩画协会和澳大利亚华人文化遗产纸上艺术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诗意的自然——中澳艺术家联展”于当地时间6日晚在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开幕。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4日。
中国驻悉尼总领馆文化参赞王书羽、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兼中国驻悉尼旅游办事处主任肖夏勇、澳大利亚水彩画协会主席大卫·范·纽恩(David van Nunen)、新南威尔士大学美术学院前院长伊恩·霍华德(Lan Howard)等中澳艺术界、侨界、商界80多位代表出席活动。
王书羽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艺术是跨越不同文化背景和国别的语言。此次中澳艺术家联展呈现了两国人民对美好自然的共同热爱,将进一步加深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肖夏勇表示,此次参展的8位中澳艺术家用各自擅长的创作手法,阐释对自然生命和宇宙世界的感知与理解,进而引发观众对自然美的认识与思考。中澳艺术家在同一主题下进行艺术对话,32幅精品力作蕴含丰富的艺术语言、独到的艺术见解,无疑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共同的审美追求。
大卫·范·纽恩表示,他多次到访中国。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探索中国画和西方水彩画的关系。此次8位参展艺术家通过东方和西方在具象与抽象、传统与当代的审美方式之间的对话,促进了澳中跨文化交流,这种交流将有利于推动两国美术的发展。
该展览邀请乔·贝尔蒂尼(Jo Bertini)、利兹·贝兰吉·卡梅伦(Liz Belanjee Cameron)、卢西安·方塔纳兹(Lucienne Fontannaz)、大卫·范·纽恩(David Van Nunen)、李惊蛰、吴方敏、余向荣、刘大鹏等八位澳大利亚本土艺术家和旅澳华裔艺术家参展。
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展出的32幅精品力作,无论是油画、水粉画、丙烯画还是具象、写意、抽象作品,都力求完美呈现大自然包罗万象的魅力。
澳大利亚知名艺术评论家、作家琳达·范·纽恩(Linda van Nunen)为展览撰写了评论文章,并对参展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逐一点评。嘉宾对该艺术展给予高度评价,纷纷称赞中澳艺术家的参展作品极具艺术感染力。(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数据显示美国2022年自杀人数创新高 这一群体自杀率最高!
- 中国驻东京旅游办事处参展“2023中国节”
- 2020年以来 西藏调查登记石窟寺277处
- 哈尔滨工程大学举办首届CCF大学校长论坛
- 中越边境地区(东兴—芒街)举行紧急医学救援联合演练
- 天津推动法治宣传教育高质量发展 1470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全覆盖
- 强降雨来临,遇到城市内涝如何避险自救?
- 中国工信部:上半年锂电池全行业营收达6000亿元
- “立冬”时节到 “小雪”翩然来
- 青海划定光伏产业适建区域 促发电和防沙治沙融合发展
- 沪滇“牵手豆”为旅客提供“抵达上海的第一杯咖啡”
- 跳江救人小哥彭清林获杭州市政府最高级别奖励
- 2024“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创享会在湖南长沙举行
- 高温天谨防病从口入:少点外卖、不吃隔夜菜
-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将启幕
- “乌衣巷”等地名入选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
- “微实事”托举“大民生”
- “国潮”背后,文化自信与日俱增
- 粤北赣南等地4日有大暴雨 南方强降水5日后显著减弱
- 中国短片节”金鹏短片导演扶持计划“多项荣誉出炉
- 热门推荐
-
- 最高奖补500万元 山西出台举措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
- 当文化古都遇见动漫,如何擦出新火花?
- 中新健康丨完善医疗保健站 侨乡老区村有“医”靠
- 新疆启动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 护航农民工安“薪”无忧
- 壮乡鼎叮组合:古乐新声流佳韵
- 冬天“面瘫”高发,面部防寒保暖很重要
- 重塑数据价值探索 大模型重要方向指向“飞轮”
- 考古确认陕西神木杨家城城址为唐宋时期麟州城
- 浙江推出“龙程万里”生肖展 文物与标本结合展现龙文化
- 美国密西西比州发生连环枪击事件致6人死亡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南京“跨境新生态”:助力中国企业“云上出海”
- 多地宣布“取消公摊”,购房有望实现“所购即所得”
- 叙利亚国家军队:叙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政权已经结束
- 中国盐湖资源大省青海:食盐储备充足 不必过多“囤盐”
- 脑机接口将为人类带来什么
- 国际最新研究:植入神经假体或可减少帕金森病导致运动障碍
- 国际识局:时隔四年多,中日韩领导人重聚为三国合作带来新契机
- 2023杭州国际电子音乐节启幕 开启全场景沉浸式体验
- 加拿大野火致数万人撤离家园 中方全力保护中国公民安全
- “一带一路”金枢纽 | “小”义乌如何装下“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