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诗意的自然—中澳艺术家联展”在悉尼开幕
中新社悉尼7月7日电 (记者 顾时宏)由悉尼中国文化中心、澳大利亚水彩画协会和澳大利亚华人文化遗产纸上艺术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诗意的自然——中澳艺术家联展”于当地时间6日晚在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开幕。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4日。
中国驻悉尼总领馆文化参赞王书羽、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兼中国驻悉尼旅游办事处主任肖夏勇、澳大利亚水彩画协会主席大卫·范·纽恩(David van Nunen)、新南威尔士大学美术学院前院长伊恩·霍华德(Lan Howard)等中澳艺术界、侨界、商界80多位代表出席活动。
王书羽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艺术是跨越不同文化背景和国别的语言。此次中澳艺术家联展呈现了两国人民对美好自然的共同热爱,将进一步加深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肖夏勇表示,此次参展的8位中澳艺术家用各自擅长的创作手法,阐释对自然生命和宇宙世界的感知与理解,进而引发观众对自然美的认识与思考。中澳艺术家在同一主题下进行艺术对话,32幅精品力作蕴含丰富的艺术语言、独到的艺术见解,无疑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共同的审美追求。
大卫·范·纽恩表示,他多次到访中国。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探索中国画和西方水彩画的关系。此次8位参展艺术家通过东方和西方在具象与抽象、传统与当代的审美方式之间的对话,促进了澳中跨文化交流,这种交流将有利于推动两国美术的发展。
该展览邀请乔·贝尔蒂尼(Jo Bertini)、利兹·贝兰吉·卡梅伦(Liz Belanjee Cameron)、卢西安·方塔纳兹(Lucienne Fontannaz)、大卫·范·纽恩(David Van Nunen)、李惊蛰、吴方敏、余向荣、刘大鹏等八位澳大利亚本土艺术家和旅澳华裔艺术家参展。
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展出的32幅精品力作,无论是油画、水粉画、丙烯画还是具象、写意、抽象作品,都力求完美呈现大自然包罗万象的魅力。
澳大利亚知名艺术评论家、作家琳达·范·纽恩(Linda van Nunen)为展览撰写了评论文章,并对参展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逐一点评。嘉宾对该艺术展给予高度评价,纷纷称赞中澳艺术家的参展作品极具艺术感染力。(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南非:一轻型飞机在公共道路上迫降
- 中新真探:多吃猪油利于健康吗?
- 数字科技呵护新疆野生动植物
- 消费市场亮点频现 发挥中国经济持续向好重要支撑作用
- 签约超300亿元 天津携手多地共推文旅高质量发展
- 江苏已累计下调存量房贷利率373.81万笔 金额超2万亿元
- 广东省结核病防治“双万双联”健康促进行动启动
- 北美票房:《芭比》票房突破10亿美元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天镇:渔业里的绿色致富经
- 广西构建有色金属现代产业体系 将打造全球锡锑铟龙头企业
- 园林抢险车开价3000元挪树?官方回应:已约谈所属企业
- 学者评“中国汉学研究史论丛书”:充分反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 美媒:遭众议院弹劾,得州总检察长被停职
- 近400名务工人员“一站式”返粤!重庆今年首趟川渝粤返岗直通车发车
- 广州南沙龙舟赛时隔12年重启
- 中国智库与外资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携手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 刘心武新作《也曾隔窗窥新月》回忆与巴金、冰心等名家文坛往事
- 旅法华侨华人甲辰龙年春节彩妆游行在巴黎登场
- 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 我国近海海域有大风
- 青海:“清洁能源+”赋能绿色智慧发展
- 热门推荐
-
- 央行: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8.61万亿元 同比增长9%
- 融合三大非遗技艺 “非遗艺术玺”《基业长青 中华昌盛 玺上玺》首发
- (乡村行·看振兴)吉林村庄“追星族”不断:短途游催热“星空经济”
- 优秀辅警下乡记:“穿上警服,就得把责任扛在肩上”
- 上海发布政策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
- 防抗强降雨 福建电力部门全力抢修保供电
- 气候挑战 气候危机最热一年亟须行动
- 中国证监会:截至目前融券政策落实效果良好 余额明显下降
- 北京警方护航中小学、幼儿园秋季开学
- 新闻观察丨美国操纵七国集团维护其霸权打压他国
- 古特雷斯:加沙地带发生的事情是“一场人性的危机”
- 坠机事故已确认179人遇难 韩政府宣布进入国家哀悼期
- 甘肃敦煌:李广杏引食客寻味而来“预定尝鲜”
- 中国首个100%清洁能源可溯源绿色大数据中心实现“零碳”排放
- 天竺综保区政策优势持续释放 北京成海外文物回流主要口岸
- 甘肃风力发电装机容量突破3000万千瓦
- 琼州海峡进岛车流量增多 海口两港多举措保障车辆疏运
- 12省份2023年GDP数据出炉 9个省份增速跑赢全国
- 患者挂不到的专家号,为何“陪诊师”加300元就能挂到?
-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光电产业领域专业赛在佛山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