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如何看待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面临哪些堵点?上海这样推进→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今天(26日)起至28日在北京举行。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今天(26日)提请会议进行第三次审议。草案增加规定,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范围作了进一步明确。
进一步明确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范围
总台央视记者 吴玮:此前的二次审议稿规定,国家支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或者其他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便利。而今天的三次审议稿则进一步将加装电梯的范围明确为:城镇老旧小区既有多层住宅。明确这个范围,就是要让有限的资源更多地聚焦到无障碍需求较为集中的地方,让老房子加装电梯这件事儿,目标更加精准明确,措施更加务实可行。
此外,草案三审稿还专门提到,除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创造条件以外,加装电梯这件事儿,还要发挥社区基层组织的作用。为什么呢?因为不同楼层居民在房屋采光、费用分摊等方面可能存在不同的关注点或利益诉求,社区居民与政府相关部门也可能有需要沟通协调的问题。这往往需要社区基层组织在中间“搭桥牵线”“穿针引线”,帮助社区居民减少矛盾纠纷,获取更多支持,把加装电梯这件好事儿真正办好。
上海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落实加装电梯工程
为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对改善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在内的居民居住条件具有重要意义,是提升人民居住幸福指数的民生大事。在上海,这项工作一直在推进。早在2011年,上海就出台了《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指导意见》,启动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试点工作,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2020年,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被上海市列为民心工程,成立了加装电梯专项办公室,为这一工作按下“加速键”。如今这项工作开展得怎么样?
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城市更新和房屋安全监督处二级主任科员 严菁:在城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社会普遍关切的问题,加装电梯关键是要处理好居民意愿统一问题,整体提速提效问题。特别是针对态度上热、中温、下冷等问题,我们也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在做好居民协商的同时,鼓励对低楼层实施美丽楼道改造,来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据相关部门介绍,截止到今年5月底,上海已累计完工的加装电梯共计5538台,今年还计划加装3000台。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居民如何看待?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老旧小区中加装电梯成为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中大家最关注的话题。居民们对此如何看待,又有哪些意见和建议呢?
市民 张中威:对加装电梯,从本身来讲,我是非常赞同的,因为我们年纪大了,上下楼梯都很困难。虽然我现在是在二楼,有的人比如说包括一楼二楼,甚至三楼可能是有些意见,但是从长远,从大的方面考虑,装电梯对大家来说应该是一件好事。
市民 游江:这是一件大好事,但是装起来真的很难,因为要群众自己组织,加上我们这幢楼对面是同济小学,上课周一到周五就不能施工。双休日施工,很多居民要休息,要进行协调。还有我们楼栋里边,一楼的居民肯定也有矛盾,我们就通过感情沟通。所以安装电梯,好事是好事,关键是怎么把它做好?让一楼的居民最后能心里得到理解。
市民 傅红英:施工肯定有点影响的,我们也克服一下了。我们楼上的楼组长是不错的,做了很多大家的工作,帮一楼也解决了很多问题。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面临哪些堵点?如何疏堵?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能够给住在楼上的老年人日常出行提供方便,也能满足行动不便人员的急救需要。需求是明显的,但所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有不少。
上海市人大法工委委员 上海市人大代表 吴坚:从老旧楼所住的居民来看,尤其是一二楼底楼的居民,有相当的抵触情绪,还有居民不知道到哪里去报,也就是审批问题。工程建设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老的楼房,它原来很多设施本身就不健全。还有一条很重要的就是在加装过程中有一些噪声、垃圾堆放等问题,容易引起邻里之间的矛盾。最关键的,我觉得难度在于加装过程中,邻里之间利益的协调问题。
为推动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进程,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上海市从2021年1月1日起,调整了加装电梯业主表决的比例,需要本楼门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参与表决、参与表决的业主四分之三以上同意方可进行。此外,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房屋管理局、上海市财政局等多个部门,从简化加装电梯的审批流程到财政补贴等方面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凡按照上海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相关规定实施、并报所在区房屋管理部门备案的,均可申请政府资金补贴。
上海市人大法工委委员 上海市人大代表 吴坚:有关部门需要加强指导,尤其是个案的指导,因为政策上已经做了明确。第二,可能要有一些社会力量帮助他们。比如说街道,包括一些社工,通过这些社会力量帮助居民来进行加装电梯的申请,还有居民之间的谈判,利益的协调。这里面需要有个第三方,尤其是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比如基层街道、业委会。
上海同济新村完成18部电梯签约 有何示范效应?
上海的同济新村小区毗邻同济大学,这里的老旧居民楼大都修建于1975年至1995年,楼房的层高普遍都在7层。2018年,这里完成了第一部电梯的加装工作,目前小区已经有18部加装电梯完成签约,封顶运营的有7部。这里的居民在加装电梯时遇到过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有什么示范效应?
总台记者 窦筠韵:在上海的同济新村,我身后的这台电梯,就是整个新村的第一部加装电梯,可以看到这部加装电梯就是在老建筑外面加装的,不阻挡居民的采光,同时我们看到步入电梯也进行了适老化改造,有这样的扶手,坡道距离也是比较宽的,如果有轮椅也是非常方便行走的。整个电梯空间的格局还是非常宽敞的。
首台加装电梯投入使用以来,不同楼层住户的实际感受如何?记者也进行了走访。
同济新村一楼住户 葛俊杰:刚开始装电梯的时候肯定是有一定顾虑的。自己觉得,像网上看的,比如说有采光问题、噪声问题,就是关于换位思考的问题。真的装好之后感觉还行,这里的采光还是不错的,对正面的影响没有什么。稍微有一点影响是厨房那一边,就是装好电梯靠边这里。噪声基本上声音还是微乎其微的,还是不错。这样对我一楼没有影响,对上面几层的住户也有帮助,感觉还是不错。
同济新村七层住户 蒋美玉:我们楼里就年纪大,超过80多岁的,5楼、6楼都有。这电梯装得真好,我们老年人住家养老,是一个方便。像我爱人,装电梯的时候没什么,后来颈椎开刀了,脚不行,走不好,现在就方便多了,所以这个电梯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
在推进楼栋加装电梯的过程中,同济新村根据每一栋楼的实际情况,安排居民和负责设计施工的第三方进行充分沟通,进行个性化安装定制,尽可能地不影响采光、降低噪声,并在加装电梯的过程中进行相关设施的更新,使得原本的居住环境更优化。同一栋楼居民之间因加装电梯产生的问题,则由居委会、业委会来协调。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街道同济新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张立民:从启动这个事情,到最终电梯加装完成,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实际上在社区发动、组织宣传居民过程中,我们也一直秉承依法依规的原则,居民在整个过程当中的自治体现得也非常明显。居民在加装电梯过程当中遇到的一些困难、难题,我们尽可能地和业委会、物业,还有联合相关政府部门的这些资源,给予他们一些协助。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街道城建中心副主任 王郁:第一方面就是在资金上的支持。每台电梯最后竣工验收以后,我们都会进行政府奖励资金的申报。
第二方面,加装电梯与楼道微更新及适老化改造相结合,不仅仅加装电梯,也将楼道的粉刷、烟道的改造及井道周边的地坪铺设,为小区居民一站式全部解决。
第三方面,引导辖区的物业公司解决加装电梯的一些后续管理问题,后续的维保使用能够一样安心和省心。
创新推出“修缮+加梯”做法 提升居民满意度
为了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提升居民满意度,上海还围绕加装电梯提速、提效问题,创新推出了“修缮+加梯”的办法,对公共空间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以及环境改善。目前,对于高龄老人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上海也提供一定补贴。除了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近年来,上海市还积极推进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同步实施无障碍设施建设,已将“无障碍设施”列为修缮科目的必选项,主要包括公共空间居民楼道的无障碍改造和楼栋出入口无障碍坡道改造等。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最“热”五一
- 防疫不能出现“被遗忘的角落”
- 以色列军方:将对伊朗的攻击做出回应
- “孔子家乡 好客山东”文化旅游推介会精彩亮相日本
- “武林风”再起,少林功夫何以获跨族群文化认同?
-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工作人员从飞机上掉落?谣言!
- 解读诺奖得主福瑟:全才型作家?文学风格难以模仿?
- 浓浓烟味!日本航班两度遭雷击 紧急降落关西机场
- 中国翻译从业人员达642万 翻译企业布局大模型技术
- 文化中国行 | 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向世界打开美丽河北的“生态之窗”
- 集大原高铁山西段工程新进展:全线多项工程完工
- 《郎朗的迪士尼》音乐会在纽约举行
- “最具穿越感的胡同”有了一座美术馆 开启街区与艺术共生新篇章
- 财政部拟第二次续发行2024年记账式附息(十一期)国债(10年期)
- 汽车之家携手原生鸿蒙 共同构建全场景智慧车生活
- 山西省第九次旅游发展大会暨云冈文化旅游季在大同开幕
- 绿色能源为新产业拓展空间
- 中国音乐家协会赴英文化交流专场音乐会举行
- 中国美术学院以“两个AI”为题共探人工智能与艺术智性
- 成都:首个公交TOD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亮相
- 热门推荐
-
- 美国圣迭戈动物园举行大熊猫新馆开馆仪式
- 福建宁德: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满意度
- 广西“村晚”将开启 民众体验侗乡“文化盛宴”
- 古籍数字化是文化传承的当代使命
- 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应稳扎稳打
- 国庆节“老家”河南迎客6186.6万人次 乡村游受青睐
- 又一名女性候选人确定!墨西哥或将迎来首位女总统?
- 中国首座镶嵌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水电站首台机组并网发电
- 广西首座新能源汽车全液冷超快充电站建成投运
- 中职生“高考”记:同样经历3年奋斗,同样怀揣大学梦
- 长江上游发现野生疏花水柏枝新分布群落
- 国际识局:超级大国不作为,美国“魔杖”在加沙失灵了?
- (经济观察)新动能:中国多地发力布局新质生产力
- 罕见画面!13只豺在戈壁中组团“出游”
-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发生5.1级地震 震源深度18千米
- 寒潮期间,从中医的角度,如何预防呼吸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权威解答来啦!
- (身边的变化)甘肃和美乡村“内外兼修”齐发力
- 从严整治虚假摆拍
- 突发!红海海域发生爆炸 有人看到无人机和导弹
- 黑龙江恢复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