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陆续公布 各地推出多种方式服务考生志愿填报
央视网消息:眼下,各地高考阅卷工作陆续结束,从6月23日起,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
据统计,各地高考成绩查询时间集中在6月23日—26日。其中,四川、内蒙古、江西、上海等地在6月23日公布高考成绩,安徽、陕西、广西、山西等地预计6月24日公布高考成绩,北京、甘肃、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山东、青海等地预计6月25日公布高考成绩,浙江、西藏等地预计6月26日左右公布高考成绩。
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均会公布高考成绩官方查询的渠道,请考生和家长关注相关权威发布信息。
多种方式服务考生志愿填报
高考分数公布后,对考生来说,将进入志愿填报的关键时期。各地各高校通过线上线下咨询会、校园开放日、视频直播等多种方式,积极为考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
在江西南昌新建区,一场高新专业介绍会正在举行。这段时间以来,当地教体局邀请高校教师、专家,组织了一系列这样的活动,不仅对考生志愿填报的相关流程、规则、技巧进行指导,还让考生和家长对近年来高考招生中的新专业、新变化有了更多了解。
这段时间,各地各高校不仅密集举办校园开放日,邀请考生和家长走进大学校园,还通过网络答疑、在线直播等方式,为考生志愿填报提供服务。
目前,“2023年高考网上咨询周”活动正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举行(高考咨询周网址为https://gaokao.chsi.com.cn )。平台提供文字问答和视频直播两种方式,文字问答咨询时间为9时至17时。有关高校的视频直播活动安排,考生可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网页、“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微信公众号等进行了解,活动将持续到6月28日。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尽量寻求官方权威志愿指导服务,警惕个人或校外培训机构“高价志愿填报指导”诈骗陷阱。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董明珠:“网红”身份是靠实力干出来的
- 《新视听产业投资发展报告》在京发布 北京凸显“头雁效应”
- 普京签署总统令重建莫斯科军区和列宁格勒军区
- “世界瓷都”福建德化启动2023国际陶瓷文化周
- 内蒙古返乡农民乔亚哲:9年打造年销亿吨蔬菜产业链
- 多人曾起诉铁路部门,无座和二等座该同价吗?
- 生腌美味,背后的风险你了解吗?| 吃出健康来
- 山西芦竹苗首次出口老挝
- 特朗普“疑似刺杀未遂”事件嫌犯以企图刺杀罪名被起诉
- 3D打印药膜能“剿灭”癌细胞
- 泰国校车起火恐造成20多人死亡 泰总理发声
- 儿童友好城市是什么样的?一米高度看城市温度
- 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在山东青岛完工交付
- 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有何亮点
- 报告:中国25城二手房中介费率均值为2.2% 近七成费用由买家支付
- 财政部公布《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等三项制度
- 中国唢呐成新“顶流” 乡土乐器也能吹出国际范儿
- “中国造”公铁两用焊轨车首次进入哥伦比亚市场
- 青海:引导金融“活水”流向中小微企业及“三农三牧”
- 强制解散出租车司机微信群,谁给的权力?
- 热门推荐
-
- 线上增流量,线下有销量——这个暑期,数字消费人气旺
- 以健康老龄化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健康观察)
- 这个夏天啷个耍?“”
- 乌克兰西部一地发生爆炸 疑似弹药库遭袭
- 最长春节假来了,机票搜索量倍增
- “碳”路先行|探访陕西长庆油田 “碳”寻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 广西凌云:桑葚紫果飘香 制酒馥郁芬芳
- (身边的变化)浙江浦江:青山伴秀水 “银发经济”催生乡村新活力
- 10月23日央行开展7927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人贩余华英拐卖11名儿童案将于11月28日开庭二审
- 完成“自我升级”,飞书如何为海底捞提供全方位数字化方案?
- 异乡春节:“只要和亲人在一起,哪里都是家”
- 冬季警惕发生低温烫伤!医生提醒:不要通宵使用电热毯
- 通用人形机器人母平台“天工”在京发布
- 转账额度降至千元“误伤”用户
-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国际经贸合作框架倡议》在京发布
- 西藏阿里:警地携手,铸牢边境防控
- 世经述评 | 欧汽车业电动化转型挑战大
- 青海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九成 居中国首位
- 学者:发展智能医疗器械与装备需打破壁垒、推动交叉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