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师从业调查:莫让心理健康老师干“杂事”了
记者调查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从业情况
莫让心理健康老师去干“杂事”了
本报记者 赵丽 张守坤
暴躁、尖叫、咬人……前不久,来自河北的7岁男童小林在父母带领下,赶到北京看心理咨询师。小林的母亲说,孩子有些多动,不听老师指令,一次被班主任拉进厕所教育后,开始变得特别暴躁,遇到一点小事就无法控制情绪,学也没法上了。
心理咨询师陈静了解情况后,为包括孩子在内的整个家庭做了一套心理疏导方案:3个月内,每个月家长带孩子来北京一次,一起进行为期一周的心理疏导;每天进行线上交流、开展心理调节。如今,小林的情绪已经平稳并重返校园。
“如果当时学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及时介入,小林的心理防线也不至于崩溃,暴躁的小火苗就可能化解在萌芽中。”陈静向《法治日报》记者感叹道。
记者近日调查了解到,目前不少中小学校存在心理健康教师配备不足、心理健康教师由行政人员或德育教师兼任、缺少统一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心理健康课程被占用等情况,影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
受访专家认为,与其他学科专任教师相比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还面临着发展定位不明确,地位和待遇保障不充分,职业发展渠道不畅通等一系列问题,建议进一步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配齐配强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大力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水平,增强职业发展的支持和保障等,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基础设施尚不完备
师资力量有待配齐
“首先安慰遭受欺凌的女生,肯定她及时寻求帮助的做法。随后联系施暴学生的班主任,让家长对孩子加以教育。”
“为了保护女生以后不再被欺凌,也为了更好教育引导施暴者,和班主任策划班会,在征得施暴男生同意后,组织大家表演关于欺凌的话剧——让10名同学分别在施暴者身上贴带有叉号的标签,同时说带有否定意味的话。最后让同学们一一撕掉他身上的标签,并对他身上的优点给予表扬。”
这是一名心理健康老师得知所在学校一名女学生“经常被××男生欺负、当众取笑,想死的心都有了”后开展的心理教学。今年3月,这名心理健康老师将“经验”发到网上后,得到了广大网友的一致认可。不少网友直言:学校配备心理健康教师太重要了。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俊娉,现任北京某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她介绍说,心理健康老师的工作主要包括4个方面:定期开展学生心理测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组织举办心理健康活动、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
刘俊娉说,心理问题的预防非常重要,早发现可以让学生得到及时恰当的干预,效果更好,“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干预,与学校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程度息息相关,比如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数量应符合一定的师生比例,学校开设足够的心理教学课时等”。
据介绍,目前各个学校对心理课设置、课时安排等并不统一,差别较大:有的学校将心理课设为必修课,有的设为选修课;有的学校每周2课时,有的每周1课时,或两周上一次,还有的学校只有上半学期有心理课。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副教授蔡海龙告诉记者,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当前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由行政人员或德育教师兼任,他们之中有些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心理学教育和培训,有些只是经过短期培训就匆匆上岗,实际上难以胜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
河南省某中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赵娜(化名)说,实践中发现学生有抑郁、极度焦虑、自我伤害等情况,或遇到家庭变故、遭受虐待、校园霸凌等情形的,心理健康老师会及时介入开展心理疏导,并主动向学校领导报告,有必要时向更加专业的人员求助。
“然而,我国目前专业心理健康教师的数量不足,特别是在较为偏远的乡镇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师资力量短缺的情况更为突出。”赵娜说,而且不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由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兼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技术较弱,他们往往只能开展一些简单的心理教学工作,难以真正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通常要等到学生异常表现较为突出时,才能引起关注。
多位受访的心理健康老师认为,在考试焦虑、家庭冲突、同辈压力等环境下,一些青少年可能出现心理问题,若想让孩子健康成长,不应在问题出现时才寻求处理和解决的办法,而要在日常生活中用专业的知识和专门的教育进行引导。
对于很多心理健康老师而言,他们充分感受到了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同时,他们中不少人也感到无奈——有时候,校内心理健康教育好像是一种“奢侈”的教育,学校没有给更多的资源和时间在心理健康教育上。
来自天津、山东、安徽等地的多位心理健康老师说,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备,心理咨询室甚至没有专业咨询工具和设备,不能很好地满足心理健康老师的工作需要。
“目前心理咨询室的经费支出有限,不能很好地保障咨询服务的开展,也无法满足心理健康老师的应有收入。心理咨询室的场地较小,影响咨询效果,也无法吸引学生。”一位学校教导主任如是说。
专人不专用较常见
影响心理咨询效果
赵娜告诉记者,相比基础设施不完备,目前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还面临更尴尬的一种境地——工作不受重视,各种杂事都要做,发展受阻,这最终也会影响到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天津市某小学一位心理健康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学校只有1名心理健康教师,从业以来,她几乎没有为学生提供过一对一心理辅导,因为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心理健康课、心理知识讲座以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会议等,都由她一人负责,有大量整体性工作要做。
来自上海的辛晴也曾在公立学校当过心理健康老师,她对此感同身受,“一些学校设置心理健康教师岗,仅出于办学必须配备的原因,但心理健康工作并不真正被学校重视”。
“工作职责范围不清晰,专人不专用。”刘俊娉指出,有时候心理健康老师需要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范围以外的许多其他工作,比如行政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等,这些工作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心理健康老师对其专业工作的投入,也可能会造成心理咨询中双重角色的问题,影响心理咨询的效果。
赵娜说:“一些学校考核不规范、不科学,心理健康老师本来配置就少,工作任务还很杂很重,一些学校还开不足、开不齐符合要求的心理健康课,导致一些心理健康老师只能干其他工作来凑工作量,否则就会面临课时不足,考核不称职等风险。”
“心理健康老师的职称难以获取,导致职业倦怠。学校在评职称时更倾向于主科老师和班主任,又不允许心理健康老师担任班主任。”赵娜说,这对心理健康老师非常不公平。
河南某高中心理健康教师李玉(化名)告诉记者,这几年她拿的基本都是学校的最低工资,只因为开课少,课时费低。“一直以来,我都把自己当成学生最大的心理支持,但现在我的负面情绪比学生还要多。”
去年年终考评,让前年刚刚成为江苏省某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李乐(化名)有了想逃离的冲动,因为学校把他划分到行政教辅体系中进行测评。“现阶段,心理健康老师没有一个明确的职称评定体系,虽然有单独进行职称评定的呼吁,但对课时、科研、咨询等方面的工作都没有具体要求,我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何去何从。”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由于缺少完善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机制以及统一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部分学校将思政和德育混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课程被占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即便如此,采访中,不少家长乃至学校其他学科老师都用“自由”“清闲”“轻松”等词汇来形容心理健康老师,这样的刻板印象让不少心理健康老师“有苦说不出”。
思想观念有待转变
测评方式仍须完善
近年来,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为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教育部之前已明确把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检查,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心理健康教师是推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一环,但采访中,不少学生说,自己从未去找过心理健康老师咨询。多位受访心理健康老师也提出,一些学校的心理咨询室门可罗雀。
究其原因,赵娜认为除了人们思想观念需要转变外,校内心理测评的方式方法也有待改进。如何以恰当方式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测评结束后如何有效利用测评结果、如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疏导、诊疗服务等,对心理健康老师来说是一道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福建省妇联家庭关爱服务中心咨询专家武子期认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但如何把工作做得细致很关键,既要及时发现问题,早干预,也要在监测中减少对未成年人的伤害。
刘俊娉说,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测评可能涉及一些伦理问题,要保证测评不伤害到孩子,需征得监护人同意,告知监护人为什么要做心理测评、心理测评包括哪些内容、解释心理测评的过程以及测评结果的使用范围和管理方式等。
“家长可能会担心孩子的隐私得不到有力保护,或者担心测评的结果影响孩子在学校受到评价和获得发展的机会,学校应当做好知情同意,通过沟通了解家长的顾虑和需求,回应关切。”刘俊娉说。
“我们尝试借助机器学习对国民心理健康数据库的总体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希望做一个更多维的心理健康监测工具。”中科院心理所教授、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负责人陈祉妍说,如儿童青少年抑郁测量工具,有的量表题目确实过长、语言比较复杂。
刘俊娉认为,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测评工具不能“一刀切”,比如当下不同学龄段的心理健康测评目标也不同,要根据测评目标确定合理的测评工具。如果前期测评工具是科学的、步骤是规范的,才能保证测评本身不会给受试学生带来伤害,以及测评结果的准确性。
“学生正处于发展阶段,而心理方面的诊断往往需要建立在连续评估的基础上,不要轻易对他们贴‘标签’。学校心理健康老师只作初步的评估,发现学生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建议监护人带学生到合规的医疗机构就诊。”刘俊娉说。
配齐配强专业教师
支持保障职业发展
为推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要求配齐心理健康教师。中小学每校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鼓励配备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预计在2025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比例达到9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比例达到60%。
蔡海龙说,与其他学科专任教师相比较,心理健康教师面临着发展定位不明确,地位和待遇保障不充分,职业发展渠道不畅通等一系列问题。要想进一步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队伍建设,需要从三个方面改进:配齐配强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大力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水平;增强对心理健康教师职业发展的支持和保障。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亟待联合起来,改进心理健康教师的发展状态,为其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蔡海龙建议,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适时出台相关政策,在职称评审、工资待遇、评优评奖中给予适当倾斜;学校应在工作量计算以及绩效工资分配中作出具体的制度安排;有条件的地方还应支持和鼓励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实现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刘俊娉建议,在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将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发展的内容纳入其中,明确根据学校的师生比科学配备心理健康教师,对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进行合理的界定和分配,明确对心理健康教师发展的支持、培训、督导等工作,推动心理健康教师良性发展,最终更好的保障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法治日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长港澳侨医药界人士:聚力推动中医药拓市场
- 医药企业如何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来了
- 中国民航局:2023年民航旅客运输量6.2亿人次
- 江西吉水:数字化转型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罕见病少见,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 释放数字红利 长三角G60九城九链产业服务平台启动
- “飞虎队青年领袖计划” 广西启动 后代延续情谊
- 我国主雨带将南压 江淮等地降雨增强 仍需警惕次生灾害
- “云南民歌大家唱”走进大理巍山 游客享受视听加美食盛宴
- 俄朝外长商定继续进行战略磋商
- 培养护理型人才 全国61支队伍岳阳比拼护理技能
- 00后女孩传承醒狮文化
- 九旬院士徐如人:一生科研路 不断育“新果”
- 哪些儿童是流感重症高风险人群?流感有后遗症吗?
- 泰国改组内阁 外交部长辞职
- 山东老字号“出圈”背后,行业协会的鼓与呼
- 陕西省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赣闽“丝路海运”海铁联运天天班成功开行1000列
- 出游订到“虚假房”?严防酒店价格违法出现新变种
- 辽宁省贸促会经贸代表团出访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助力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
- 热门推荐
-
-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2024年全国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579.54亿元
- 加拿大政府计划对石油天然气行业排放量设定限制
- (乡村行·看振兴)聚焦农房建设“小切口” 福建福鼎持续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 第二十一届农交会在广州闭幕 采购商人数创新高
- 广州169件汉代建筑模型明器展出 见证先民生活场景
- 城市更新绽放新活力 新地标引领青年休闲新风尚
- 29省份上线运行医保定点药店比价小程序
- 换季咳不停,止咳有方法
- 塞西签署总统令同意埃及加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 海地黑帮暴力持续升级
- 新疆喀什光伏装机容量连年攀升 总容量达到368.43万千瓦
- 京城多元市场主体成立品质服务共建联盟 首批吸纳28家成员
- 孩子感染呼吸道疾病长时间咳嗽怎么办?中医来支招
-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五一”期间川渝黔三地预计发送铁路旅客1330万人次
-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新展将启 邀观众探秘古蜀文明
- 以色列建议该国民众做好在避难点停留72小时的准备
- 天津发放首批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试点贷款12.88亿元
- 德国数百名公务人员将从俄罗斯离境
- “关税始终是非常危险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