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传统优势食品“地图”:大江南北,美味再升级
大江南北,美味再升级(探访中国传统优势食品“地图”(下))
假期出游,越来越多人将品味美食作为出游的重要目的。淄博烧烤、武汉热干面、潮汕牛肉丸、安徽臭鳜鱼……中华大地,几乎所到之处,都有特色美食等着你。
这些美味有望再升级。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发布《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打造一批全国知名地方特色食品产品品牌。大江南北,将更有“吃”头!
“产品-产区-品牌”,全国美食地图轮廓浮现
对许多人来说,美食的“雷达”常与地域紧密关联。
比如,来到江苏,淮安、扬州这两座“世界美食之都”让人不忍错过,盱眙龙虾、高邮鸭蛋制品、镇江香醋、黄桥烧饼、苏州碧螺春等美味也令人垂涎;到达广东,不仅广府菜、潮汕菜、客家菜名头很响,广式腊味、广式凉果及英德红茶、潮汕牛肉丸等特色食品也享誉国内外。海内外的朋友常说:“吃了当地特色,才算此行圆满。”
食客眼中,美食是好味道、好体验。而在当地,地方特色食品也是产业、是经济。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认为,地方特色食品指在部分地域有30年以上传统食用习惯、采用地方特有的食品原料和传统工艺生产的食品,是传播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和助力传统农业资源有效转化的大产业。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禀赋丰富,悠久历史孕育出诸多极具地方特色的食品产业,形成了鲜明的‘产品-产区-品牌’映射关系,呈现出百花齐放的产业发展格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说。2022年,食品工业以占全部工业5.1%的资产完成了7.1%的营业收入和8.1%的利润总额。
刘文强认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快速发展,广西螺蛳粉、云南鲜花饼等一批特色食品率先进入全国乃至全球消费者视野,但仍有大量地方特色食品资源亟待挖掘、培育和壮大。
此次《意见》为更多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提供契机。根据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北、西南等七大地区分布,《意见》公布了重点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名单。比如,华中地区有湖北孝感米酒、黄石保健酒、武汉热干面制品、鸭制品和休闲食品、潜江小龙虾产业集群,湖南安化黑茶产业集群,河南漯河肉制品、方便食品、红枣制品、南阳黄酒、道口烧鸡、信阳毛尖、长葛蜂产品产业集群,江西酱鸭产业集群等。
循着这份名单,一幅全国美食地图已轮廓浮现。
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化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调味品在食品版图中看似不起眼,却有着几千年发展历史,背后更是特色产业集群林立。
“调味品品类众多,消费和生产具有较强的地域属性,形成了诸多调味品特色产业集群。”中国调味品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些调味品产业集群,有的因历史沿袭发展形成,如乐陵产业集群;还有的由区域产品形成,如郫县豆瓣、清徐醋等产业集群;也有的是当地大型品牌企业带动形成,如海天、太太乐产业集群等,部分调味品产业集群年产值已经突破百亿元大关。中国调味品协会数据显示,目前,调味品行业相关生产、经销、研发企业超过40万家,行业规模数千亿元。
从食品工业来看,特色产业集群形成路径各不相同,但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化是关键词。
“产业特色化的关键是充分挖掘资源禀赋的独特性,升级现有产品,突出差异化,形成比较优势,解决同质化和产能过剩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特色产业化的关键是将地方农产品资源和地方小吃转化为现代食品,打造涵盖一二三产业的特色食品产业链。”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沈篪说。
近年来,围绕“产业特色化”和“特色产业化”,涌现出大量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如海南椰子制品、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等,都将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食材、工艺等发展成产业特色,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很多地方特色饮食被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蕴含着一整套与食材遴选、配料加工、菜肴烹制和美食消费相关的知识和实践,是人际交往、礼仪节庆等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说,加强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品牌培育,推广新业态新模式,有利于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提升食品产业价值链。
新技术、新方法为传统特色食品添“风味”
在人们印象中,传统地方特色食品风味佳、口味独特,但也不时有标准、品质等方面的隐忧。如何破解?
“我国地方特色食品食用历史悠久,生产工艺和环境条件相对复杂,产品品质主要依靠长期经验的积累。”陈卫认为,需要利用现代食品制造技术、大数据、组学技术、智能感知等新技术和新方法,加大新食品资源开发力度,掌握传统产品加工过程感官、安全和营养等品质变化的基础理论,夯实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沈篪也注意到,长期以来,地方特色食品普遍缺乏标准化的生产管理体系和现代化的工艺设备,品质和安全保障能力有待提高。精益制造和数字化可以提高传统食品产业的效率与品质,现代化的食品检测技术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提供更加安全和健康的食品。
《意见》明确,要提升技术、装备和设计水平。比如借助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资源,开展地方特色食品营养成分等机理阐释研究,加快营养靶向设计、风味品质修饰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以肉制品为例,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赵燕介绍,目前,特色肉制品特征风味成分挖掘与鉴定技术、定向风味调控技术、低盐腊肉风味调控技术、肉制品工业化加工快速成熟技术等系列绿色、低碳、智能、安全技术研发已逐渐开展。
比如,金字火腿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年产5万吨的肉制品数字智能产业基地,涵盖传统火腿、特色传统肉制品智能生产线,还包括肉类网上交易平台、肉类产业网红直播基地等。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传统腌腊肉制品加工的关键工序标准化、装备化、智能化,并通过大数据衔接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和商超,实现从原料到餐桌的数字化质量跟踪。
“落实《意见》对扩增传统地方特色肉制品研发种类,提升传统地方特色肉制品的智能化、数字化加工水平,助力行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创新发展有重大意义。”赵燕说。可以预见,随着研究水平不断提升,更多新技术、新方法将为传统特色食品增添独特“风味”。
(人民日报海外版 李 婕)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锁定北约成员国位置后,这国总理在选举中落败
- 云南2年多打掉黑恶团伙119个 命案大幅下降
- 四川眉山:绘出“天府粮仓”“三苏文化”“乡村医疗卫生”路线图
- 福建漳州海警查获3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 查获海马12000余尾
- 中国首座500千伏直流换流站换上“中国心”
- 11月11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上周五下降0.92个点
- 深圳:8月31日起施行“认房不认贷”政策
- 你的歌单里,还缺一首歌!
- 企业信心恢复加大中长期投资 为稳增长奠定基础
- 克宫:尚未看到延长黑海粮食协议的理由
- “负二代”李幸泽的逆袭之路:一颗土豆一世情
- 乐于分享的年轻人让中国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 陕西启动陕南和关中片区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 冰箱储存食物,你最容易犯这4个错误!
- 柬埔寨严厉打击非法博彩活动
- 越共中央建议由苏林和陈青敏分别担任国家主席和国会主席
- 辽宁沿海部分城市突发海水倒灌 后续处置工作正有序进行
- (经济观察)金砖国家经贸合作有哪些重磅成果?
- 报告显示法国市场鹅肝和烟熏三文鱼的销售表现强劲
- 贵州广西北部等地有较强降雨 华北黄淮大气扩散条件较差
- 热门推荐
-
- 防东铁路全线连续梁结构全面完成 开通后将提升中越互联互通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跟着悟空游山西!
- 2023年中国光伏行业总产值超过1.7万亿元
- “铲屎官”发热不退,竟是“撸猫”惹的祸
- 8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8.3% 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
- “碳”路先行 |全国专家学者中条山下探索中国铜产业绿色发展
- 我国油气管网建设提速 “全国一张网”不断完善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湖南石门:智能工厂精准布“橘” 56年果香海外
- 中国太保董事长傅帆:保险为民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
- 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将至,年轻人会怎样迎接?
- 城心养老2.0发布 第三届中国保险养老融合与发展论坛举行
- 日月谭天丨大陆的APP为什么在岛内年轻人中这么香?
- 国际最新研究:化石碎片揭示西班牙一恐龙标本为棘龙类新物种
- 辐射超标?刚刚,苹果回应
- 江南名楼滕王阁北园即将开放 章江晓渡再现赣江之滨
- 京津冀以就业服务协同激发区域就业新活力
- 秋分时节亿万农民庆丰收 第6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了
- 打造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枢纽 助“空中丝绸之路”升级
- 重仓AI的基金 现在怎么样了?
- “以旧换新”,楼市开启新万亿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