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展出龙泉寺唐代地宫出土的五重宝函
中新网太原2月6日电 (记者 胡健)山西太原龙泉寺唐代地宫出土的五重宝函6日在山西博物院展出,这场名为“瑞相重光”的展览是首次将该文物以专题形式展出,其中金棺上的蝴蝶结,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年代最早的蝴蝶结。
龙泉寺唐代地宫出土的五重宝函中金棺上的蝴蝶结。太山博物馆供图
2008年5月8日,太山龙泉寺文管所在修建蓄水池时发现一座神秘地宫。经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抢救性发掘后,认定这是一处佛塔遗址。塔基上部已损毁,中部为以砂石筑砌的地宫,面积约1平方米,地宫石门两侧各有一尊浮雕力士像。
当六边形的地宫被慢慢打开后,一件石函赫然在内,经考古人员层层揭取,石函、木椁、铜椁、银椁、金棺,盛唐五重宝函得以重见天日。
“瑞相重光”——太原龙泉寺唐代地宫出土的五重宝函特展6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山西博物院供图
石函盖外表刻满文字,根据铭文可确认,舍利宝函为武周至唐睿宗时期的遗物。木椁由椁盖、椁身和椁座三部分组成,饰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及供养人、佛足等饰件。银椁周身还镶嵌珍珠、绿松石、红玛瑙等珠宝百余颗。
宝装木胎银椁,周身还镶嵌珍珠、绿松石、红玛瑙等珠宝百余颗。山西博物院供图
金棺用丝带捆扎,上系蝴蝶结,这也是中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蝴蝶结。2020年,太原文保机构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合作开启金棺,佛舍利就藏在双重锦囊中。
据展览负责人介绍,随着历史发展,由古印度地区流传而来的舍利瘗埋现象与中国传统丧葬思想逐渐结合,形成具有中国化特色的舍利瘗埋制度。而使用小型棺椁瘗藏舍利始于唐初,龙泉寺地宫出土的五重舍利宝函为这一时期的重要发现。(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青春主场】AI眼中的中国|看顶流团宠的运动营业日常~
- 多地发放新一轮消费券 涵盖餐饮、住宿、电影等多个领域
- 甘肃武威:全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旅游目的地
- 云南文博会启幕:行至十年 展示非遗传承创新成果
- 探馆广交会 采购商越来越认可“中国设计”!
- 俄总统助理:现阶段俄罗斯不会与乌克兰对话
- 无人机使用在俄乌冲突中日渐常态化
- 崇启公铁长江大桥首个主塔墩封底成功
-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寄语新生:传承执著求精的品格
- 乌防长称俄动员50万士兵,最快2月24日发起重大攻势
- 4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056元 上调2个基点
- 国际观察:恶意诋毁一带一路合作 美西方包藏祸心
- 过去一年,你读了几本书?第20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发布
- “共享充电器”竟能为旅馆刷好评?揭秘灰黑产交易→
- 驻澳大使肖千会见澳大利亚前总理莫里森
- 广西一陈列馆个性十足 76米古城墙成超大号“镇馆之宝”
- 河南安阳发布六条精品旅游线路
- 青海消防抢救疏散110名被困群众
- 多地发布网约车运力饱和预警,网约车抽成问题受关注
- 英媒:英美两国存在普遍的种族仇恨 表现形式高度相似
- 热门推荐
-
- 中新健康|公益电影关注银屑病患者 专家:不传染、不一定遗传、勿过度担忧
- 超级台风“玛娃”登陆美国关岛北部 造成大面积停电
-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取得关键进展
- 广西汽车城绘制新能源产业链全景图
- 弹性提前退休,何时能领养老金?北京人社部门回应
- 在建最高海拔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吊装完成
- 月圆情浓好“食”光 月饼你真的吃对了吗?
- 参与国际公共采购 中企练内功“打入”联合国采购市场
- 航司加大运力投入 各方热盼中柬交往“更上层楼”
- “共筑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研讨会在曼谷召开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京津冀等地将有大到暴雨
- 2023“汉语桥”—“诗琳通公主杯”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演讲大赛在贵阳举行
- 我国冰雪产业市场规模预计明年突破1万亿元!这个冬天你滑雪了吗?
- 科技赋能使广西六堡茶产业产量、产值 “双倍增”
- 高铁让贵州千年侗寨业兴民富新发展
- 国产新能源“三蹦子”试水中亚市场
- 中国成品油价一个月内“三连涨”
- 云南大山包保护区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棕尾鵟
- 甘肃酒泉市肃北县发生4.7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美政客痛批枪支暴力:不严格控枪,美国人都会成为“活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