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冲洗道路年消耗自来水1000万吨:再生水排河道,自来水遭巨耗
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紧缺。然而,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在一些缺水型城市,大量优质自来水被用于绿化浇灌、道路清扫、施工降尘等。在有的城市,被视为解决缺水和水污染问题的再生水利用率低,甚至直接外排河道。
优水难优用,自来水消耗惊人
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2019年联合印发的《国家节水行动方案》中要求,城市生态景观、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和建筑施工等,应当优先使用再生水(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不同水质标准,满足相应使用功能的水)。半月谈记者在部分缺水型城市调研发现,现实中,城市生态景观、绿化浇灌、道路清扫、建设施工却消耗大量自来水。
在中部某大城市一主干道拓展项目建设现场,施工负责人告诉半月谈记者,该项目建设期间每月用于抑尘降尘的自来水量超过4万吨。“据我们估算,全市一年用于绿化浇灌、道路清扫、施工降尘等用途的自来水量约700万吨,相当于约7万户三口之家一年的用水量。如果这一情况不改变,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突破900万吨。”该市水务局一名干部表示,自来水被用于浇花、洗地、降尘,没有做到优水优用,是一种很大的浪费。
类似现象并不鲜见。在东部某城市,近年来公共绿化浇洒及市政道路环卫保洁使用自来水占比约85%,2019年全市市政道路冲洗耗水1200万吨,其中自来水用量约1020万吨。
尴尬的再生水利用
基层环卫人员坦言,再生水难用是造成自来水大量消耗的重要原因。在中部一缺水型城市,当地园林和环卫部门干部告诉半月谈记者,该市城区再生水回用工程直到2020年才开始建设,并且相关设施设备建成后很长一段时间处于试运行阶段,可供使用的再生水水量和取水点都十分有限。“我们也想用,但目前用不上。”
利用途径单一,甚至直接“外排河道”。在中部某省,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供的2020年和2021年统计资料显示,考核的再生水应用领域含城市杂用、工业、景观环境、绿地灌溉、农业灌溉等5项。但据统计,2021年,该省8个缺水型城市用于景观环境(含河道补水)的再生水量约占总量的95%,而城市杂用、工业、绿地灌溉3项用水分别仅占总量的0.6%、3%、0.9%,农业灌溉用水则为零。
“一方面把花钱生产的再生水大量外排,另一方面园林、环卫、城市杂用等领域想用再生水却无水可用。”该省一名水务局干部惋惜道。据了解,该省目前生产1吨再生水的成本在0.6元到1.8元之间,按照该省2021年再生水利用量7.8亿吨计算,当年生产再生水耗资约10亿元。
一名基层水务局干部告诉半月谈记者,目前不少城市用于“景观环境”的再生水中,河道补水占比很大,并且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河道补水的水量超出水体生态补水需求,“这些超需求补充的再生水,属于无效利用”。
再生水利用数据存疑。半月谈记者调研了解到,一些地方城区再生水处理工程建设滞后,有的几乎没有能力生产再生水。但地方上报的数据显示,当地连续几年再生水利用量达数千万吨。对此,节水部门负责人解释,他们把部分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一级A尾水水量统计为再生水利用量,这些尾水先排入城郊内河,然后流入另一条大型河流。“我们认为这些尾水经过河道自然净化,达到了再生水利用标准。”
与再生水生产和利用相关的设施、管网建而未用。据地方城建部门工作人员介绍,绝大部分再生水是利用污水处理厂处理的达标排放污水生产出来的,如果污水处理设施没有配套建设或建而不用,那么再生水的生产和利用就无从谈起。
2020年11月,西南某省份在生态环保督察中发现,一座耗资3000多万元建成的污水处理厂长期闲置,导致周边群众生活污水多年来直排。半月谈记者在华东地区某缺水型城市调研也了解到,该市城区目前建有3条再生水输送管网,其中1条线路自2016年建成后长期未使用。
让再生水用得其所
节水优先。“自来水可不是‘自来’的,它是花费高昂代价生产出来的优质水,应该用到真正需要的领域。”中部某市园林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建议,结合我国水资源紧缺现状,广泛开展节水宣传,让节水意识深入人心。同时,将那些自来水浪费、消耗量较大的领域纳入节水成效考核,用完善的机制引导用水单位和一线作业人员爱水、节水。
推进替代水推广利用。从国际经验看,包括污水再生利用在内的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是节水的重要途径。安徽省阜阳市多年前就开始探索推广再生水利用,并取得良好成效。“科学规划布局,推进再生水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扩大覆盖范围,确保有水可用;此外,要完善考核机制,以实际利用效果为导向,让再生水用得其所。”阜阳市城乡建设局公用事业科科长彭勃说,应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再生水处理设施和管网统筹规划、一体布局,通过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方式推进再生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同时建立健全科学的再生水利用考核机制,避免政策执行者为了完成考核而不顾实效。
合理利用市场机制,让更多用户接受再生水。“企业取用自然河湖水,每吨费用可能只要几毛钱,但使用再生水成本就要增加好几倍。”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曹树青说,使用再生水的成本不仅远高于自然河湖水,有时甚至比自来水还要高,出于降低成本和保证水质的考虑,很多用户不愿意使用再生水。“要利用市场机制,缩小再生水与其他水源的价格差距,让更多高耗水单位选用再生水。”(半月谈记者:金剑)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四中等三所学校与雄安新区签订委托办学协议
- 多地举措出新 助力家电换新
- 甘肃东乡设公益小课堂:教授知识与培养兴趣兼顾
- 多吃蔬菜水果有助改善睡眠
- 北京推动设备更新 将在42个细分领域实施贷款贴息支持
- 江苏张家港一企业厂房发生火情 致2名员工死亡
- “中国多民族作家作品系列”展现民族文学独特魅力
- 上海青少年科技创新与中医药碰撞 焕发夺目光彩
- 陈星灿:边疆考古为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等起到不可替代作用
- “新乡人”带来新活力 浙江创新“打法”扩大乡村朋友圈
- 远程医疗、智慧旅游、云端课堂……十年来互联网带来这些新变化→
- 以色列撤销没收美联社直播设备的决定
- 加拿大儿童呼吸系统病例激增 看急诊最长要等11小时
- 一亩田“减肥”又增收 种植户感受智慧化种田“乐趣”
- “鼻内口罩”有望加固抵御病毒防线
- “手机变砝码”,能否让“鬼秤”无处藏身?
- 奶茶正在“毁掉”中国年轻人?
- 伊拉克从英国收回百年前出借的约6000件文物
- 央行周学东:财富管理市场迫切需要解决类似“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问题
- 前7个月我国吸收外资7667.1亿元 多项数据增速保持稳定
- 热门推荐
-
-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第300万辆整车下线 1/3出口海外
- 商务部回应“取消营运车辆、摩托车使用一定年限后强制报废”建议
- 智慧植保“虫口夺粮”
- 古巴小伙任瑞:想看遍中国风景 尝遍地方美食
- 美国哥大教授:北约在浪费资源、在撒谎
- 业界、学界上海聚焦生物医药源头创新:从患者需求出发、五力联动
- 美防长:不寻求和伊朗发生冲突
- 前8月中国铁路发送旅客近30亿人次 创历史同期新高
- “云核查”“无感审批” 江西南昌创新服务模式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 助力长三角航运绿色发展 上海闵行靠港船舶岸电使用创新高
- 从顶层设计到基础设施 文旅康养产业的“晋城路径”
- 第七批集采中标结果官宣,中选药企供应及备供省份确认
- 北京亦庄“新药智造”产业高地行动已见成效
- 国家统计局:全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望较好完成
- 汉中藤编,小藤条编出大产业
- 国家交通应急宜昌储备中心开工
- 阜阳野生动物园20只东北虎死亡,专家再吁出台动物福利法
- 果香惹人醉 “苹果之乡”陕西洛川迎采摘季
- 近百家民营企业齐聚浙江金华 共谋科技装备业发展新机
- 国家林草局出台18项措施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林草融合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