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钢城”的转型答卷:打造长三角的“白菜心”
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
“十里钢城”的转型答卷:打造长三角的“白菜心”
作为安徽融入沪苏浙的“先头部队”,马鞍山始终有一个愿望:打造长三角的“白菜心”。
这个“白菜心”是什么样?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高质量发展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生态优、产业强、活力足、城乡美、百姓富。
于是,马鞍山有了更清晰的目标,这座以工业起家、靠制造业吃饭的资源型城市,开始走“开放路”、打“创新牌”,让发展逐“绿”,转型加“数”。
一个个园区合作共建、一个个交通壁垒被打破、一项项民生服务被串联……在这背后,承载的是马鞍山积淀数十年的东向情愫,更折射出这座城市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的执着追求。
生态共护“一个家”
五月的薛家洼,清澈的长江宛如缎带,不见打鱼船,只见远处一艘艘货轮穿梭忙碌。近岸处,绿意盎然,风光旖旎。水面下,绿草悠悠,鱼翔浅底。
如今,尽管渔民“三姑娘”陈兰香早已退捕上岸,但她还会经常来到薛家洼,看着曾经自家渔船停靠的地方,变成了“城市生态客厅”,她不禁感慨:“如果不是那棵树,这里已经变得快不认识了。”
最让她高兴的是,现在能看到江豚了。“过去在江边连鱼都看不到,现在江豚越来越多,离江边越来越近,这说明长江水变好了,我们渔民上岸是对的。”陈兰香说。
长江江豚,是长江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被誉为长江中的“微笑天使”。它们数量的多少,直接反映了长江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否。
如今,长江江豚的“能见度”越来越高,马鞍山的一江碧水起着关键性作用。
2019年,马鞍山市在全国率先实现对长江干流及重要支流禁渔禁捕,3个月时间拆解各类渔船5651条,包括“三姑娘”在内的一万多名渔民退捕上岸。
马鞍山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胡伟称,四年来,马鞍山在安徽省率先完成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新改建雨、污水管网43.3公里。1393个长江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全市10个国控断面水质和3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持续稳定达标。
与此同时,马鞍山积极推动长江江豚保护跨区域协同立法。去年10月24日,马鞍山联合镇江、南京两省三市共同颁布《关于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的决定》,打破过去各自为政的局面,共同推动长江江豚全生命周期联动保护。这也是全国首例对单一物种的流域性区域协同保护立法。
随着长江江豚保护“朋友圈”的不断扩大,长江的“微笑天使”们有了一个安全、自然的家。
园区共建“一盘棋”
走进马鞍山青浦工业园内的中钢诺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巨大的厂房里,一台台机床设备正在高速运转,“你眼前看到的这些高精度专用轧机,都是已经预定好的,马上就要发往重庆、上海等地。” 中钢诺泰装备中心副总经理严汉说。
作为园区首家竣工投产企业,中钢诺泰自投产以来,公司产品始终供不应求,目前在手订单十分饱满。
“之所以能够供不应求,是因为马鞍山的工业基础,再加上长三角广泛的人才市场,公司能够在这里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长材控轧控冷技术、智能柔性水冷技术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核心优势。”解密企业发展,严汉直言不讳。
跨界合作,产业是基础;发展产业,离不开载体。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基础上,马鞍山与长三角地区创新共建合作园区,以园区实体化运作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2019年底,马鞍山经开区与上海青浦工业园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共建马鞍山青浦工业园,着力打造长三角绿色生态工业合作园区;
2020年底,马鞍山青浦工业园被授予全省首批“省际产业合作园区”;
2021年3月,马鞍山经开区与上海青浦工业园就利益分享机制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同年5月25日,马鞍山经开区驻上海青浦工业园区办事处正式挂牌……
在马鞍山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陶猛看来,一个个节点的背后,是马鞍山经开区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机遇,实现制造业三年倍增而增添的新的强劲“引擎”。
深度“沪”动,借“海”扬帆。如今,马鞍山经开区以马鞍山青浦工业园为抓手,园区加速与苏浙沪创新链、资本链、技术链、人才链有机融合,积极构建“长三角研发、马鞍山生产”的协同发展新模式。截至目前,入驻合作园区共11个项目,总投资196亿元。
办事只进“一扇门”
自南京大学毕业后,家住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的何婷婷就留在南京工作。前几天,准备回家乡发展的她,在苏皖“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办结了户口迁移业务,将户口迁回了丹阳镇老家。
“记得几年前我把户口迁到南京时,迁入地、迁出地要来回跑好几趟,现在只跑一趟就办理好了。”何婷婷说。
“两省共一镇,一镇两丹阳”,在皖苏交界处,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与南京市江宁区丹阳社区,地名相同,街道相通。过去,由于行政区划不同,两地群众在办理一些业务时常常“南奔北走”。
2016年,两地公安派出所就共同在交界处设立苏皖“两省一街警务室”。为进一步破解行政区划的影响,更好解决省际毗邻地区群众办事“痛点”,今年2月苏皖“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正式挂牌运行,让两省群众实现“进一扇门,办两省事”。
“目前警务室的政务服务事项包括户籍类、居住证类、证明类和业务咨询类四大类12项业务。”马鞍山市公安局博望分局丹阳派出所民警俞泓介绍,自苏皖“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正式运行以来,两地派出所共办理居住证200余张、户政业务77件、业务咨询300余次。
检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成果,归根结底是让老百姓有获得感。近年来,马鞍山在教育、医疗等民生方面频频“牵手”南京,让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这幅“工笔画”,在这里越描越精细、越绘越精彩。
(人民网记者 周坤 张俊)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东本外币资金池试点企业突破百家
- 拧紧网售医疗器械“安全阀”
- 四川宜宾至攀枝花高速公路火山隧道右洞贯通
- 海南核电累计安全发电突破700亿千瓦时
- 印度南部一大学发生踩踏事故 已致4人死亡
- 2024泰国精品购物节在南宁举行
- 江西“轮椅护鸟员”:鄱阳湖是我的家,无人机是我的翅膀
- 广交会观察:用技术锁鲜 让“中国味”香飘四海
- 日本九州岛东部海域发生4.1级地震 多地有震感
- 日韩“穿梭外交”重启 深层裂痕难弥
- 种业创新、农机现代化 江西南昌聚焦“三农”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社区食堂应“多条腿”走路
- 陶器,一把破译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钥匙
- 广西积极应对第11轮“龙舟水” 疏散营救遇险被困民众266人
- 文创热潮来袭 文化底蕴增添暑期消费新活力
- 陕西丹凤回应“强砍3万多棵国槐树”事件:属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
- 2023“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部长论坛即将举办
- 美国纽约一公园发生枪击事件 至少1死6伤
- 西宁-呼和浩特-大连航线开通
- 哈马斯称对以色列中部城市特拉维夫发动导弹袭击
- 热门推荐
-
- 推动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 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3.0级地震 震源深度11千米
- 海南航空深圳—罗马、奥克兰、布鲁塞尔航线即将复航
- 文化中国行丨“数字”马王堆、闯关“探长安”……这个国庆掀起文博热
- 公安部修订规定:大中型客货车准驾年龄延长至63岁
- 海南机场集团暑运旅客吞吐量超942万人次 创历年同期新高
- (聚焦海峡论坛)妈祖文化活动周开幕 27个莆台经贸合作项目签约
- 美媒:美国芯片三巨头CEO或劝说拜登放弃对华限制
- 山西文旅冬季再发力:多彩活动续写“悟空”传奇
- 台湾当局下修今年GDP增长率至2.04% 创八年新低
- 法国警方加强欧冠赛事安保严防恐袭
- 德国中小企业总部集聚区落户湖南湘江新区
- “声动千年——中国古代音乐文物特展”亮相天津
- 以节能创新锻造产业优势
- 国风玩具“圈粉”中年玩家
- (寻味中华 | 文博)乘“移动博物馆”一日看尽长安花
- 目前最白涂料可使建筑物降温
- 山西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粮食生产
- “知音湖北·2024温泉嘉年华”正式启动
- 韩国央行下调基准利率以刺激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