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为翻出旅者梦中的大山 广西“天眼村”村民倾力付出
图为坐落于峰顶的弄温屯。 王伟臣 摄
中新网河池5月8日电(王伟臣)“翻过了一座山,越过了一道弯……”行车在广西河池都安瑶族自治县保安乡,这句歌词成了记者近日的真实经历。因该乡的弄温屯坐落于山顶洼地处,俯瞰外形酷似眼睛,被网友称为“天眼村”,引发不少旅者前往打卡,这里也是记者此行目的地。
到达弄温屯已临近中午,记者正准备拍摄航拍时,一位乡干部走来,想借用航拍找一下屯中制高点。这位干部介绍,弄温屯原有20户人家,后因外出务工或是易地扶贫搬迁,目前屯中只剩下7户常住,约42人。他此次来,是因为近段时间弄温屯成了“网红”,他来考察地形以便未来发展旅游产业。
翻阅旅游攻略类社交账号,有关“广西天眼村”的攻略很多,在弄温屯中,记者也见到自驾前来的游客,这里俨然成了旅者心中的“世外桃源”,更是喜欢自驾的游客心中的绝佳“秘境”。
进入弄温屯的唯一行车道起初是砂石路,2017年才通车。多年前,村民们想翻出大山,只能依靠步行翻越一处狭窄的石板路。2016年,在城市工作的弄温屯村民蒙流回乡带头修路,在运土时,不慎坠落山崖。如今进屯公路已经完成了硬化,他的故事,仍在弄温屯这一小方“天眼”中回荡。
官方资料介绍,广西中山、低山、丘陵和石山面积约占全区陆地面积的70.8%。石灰岩地层分布广,岩层厚,褶纹断裂发育,为典型的岩溶地貌地区。独特的地质奇观让广西山水秀甲天下,令游客心驰神往,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复杂的地质环境,让当地政府官员和民众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才翻出大山,过上如今的生活。
如今的弄温屯,路边已经立起了“天眼村”的景区指路牌,这条山路不仅是满足村民日常生活的配套,也成了满足旅者们前往梦中大山的必经之路。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保安乡党委书记蓝碧庆介绍,保安乡有人的村屯基本上都通了路,接下来将抓住“天眼村”的“网红”机遇,对村屯提质改造,助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完)
翻译
搜索
复制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开幕
- 美媒预测:特朗普已获得210张选举人票,哈里斯获得112张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京津冀等地将有大到暴雨
- 高校人事调整密集,这些高校迎来院士校长
- 福建尤溪3.5级地震致部分列车晚点 铁路部门启动应急响应
- 发展新质生产力 多措并举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 高培勇:高质量发展必须告别惯性思维
- (第七届进博会)中国和新加坡企业签署15份谅解备忘录 总价值逾6000万新元
- 中国驻乌克兰使馆提醒元旦、春节在乌同胞注意安全
- (乡村行·看振兴)新能源改变的东北村庄
- 美国拒绝说服以色列立即停火 世卫组织谴责对医疗机构的袭击
- 博物馆里的文化年
- 上海东又一“陆地航母基地”建设迎新进展
- 女子向大熊猫投掷玉米芯 成都熊猫谷通报:终生禁入
- 每年举办不低于2万场市民文化活动 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不打烊”
- 又见太湖碧波漾:17年,南太湖走出一条以生态保护促产业发展的变迁路
- 青海海南:分类施策助禁毒宣传工作“破圈”
- 乡约福建:“一杯米酒”促振兴
- 尺素金声丨“专利竞争力居首”,中国风电何以领先全球?
- 打好特色牌,拓宽致富路(现场评论)
- 热门推荐
-
- 联合国老龄所授予福建寿宁“世界长寿乡”证书及标牌
- 早期留法“艺术天团”共绘的“新美术”图景
- 青海实现生态监测全覆盖
- 演绎红色经典,和《伟大转折》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 “90后”女调酒师“兰州情怀”:本地土特产寻灵感 自创特色鸡尾酒
- 俄罗斯莫斯科一居民楼发生爆炸 造成2人死亡
- 中国创新指数走势表明:我国创新发展水平稳步提高
- 商务印书馆推出《杨武能译德语文学经典》集译者60年之大成
- 一奥地利籍妇女在尼日尔被绑架
- 国家外汇管理局6个“加力”明确2025年重点工作
- 黑龙江举行惠民促消费活动
- 光影沟通世界 快门声中聆听浙江丽水的“问候”
- 百年大戏《龙凤呈祥》来袭,国粹+科技跨界双赢!
- 今年1至5月青海西宁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近百亿元
- 北京集中发布考古成果 琉璃河遗址人骨DNA研究成果首次公布
- 苗族传统刺绣传承人韦祖英——一针一线 指尖生“花”
- (乡村行·看振兴)上万亩煤炭复垦区变身花园背后的秘密
- 湖北恩施以品牌引领着力发展茶产业 83万名茶农因茶致富
- (经济观察)2023年中国各地GDP出炉 未来规划“新意”足
- 青藏高原首个乡村振兴科技示范站落户青海班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