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十年·筑梦丝路丨中国援外医生:白衣执甲 十年圆梦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多年来,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援外医疗合作,提高当地医疗水平,惠及当地百姓。在距离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约140公里的奇特旺地区,有一座中国援建的B.P.柯伊拉腊肿瘤医院,目前在这里工作的第14批援尼医疗队的17名队员分别来自河北省的几家医院。就在昨天,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还向他们颁发了“国家健康卫士荣誉勋章”。
新闻频道从今天起推出《大道十年 筑梦丝路》系列报道,展现在奋斗在海外的各行业工作者,如何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实现自己青春梦想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听援尼泊尔医疗队医生的故事。
我叫贾晓鹏,来自中国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这里是尼泊尔的奇特旺,这是咱们中国援建的一座肿瘤医院。去年6月我来到这里,这10个月的工作其实是圆了我10年的梦。
中国第14批援尼泊尔医疗队医生 贾晓鹏:从我选择读医以来,一直想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2013年,我的一个好朋友被选派为第9批援尼泊尔医疗队的队员,他给我讲了很多在尼泊尔的经历,让我了解到尼泊尔的医疗条件不是特别好。当时我就想,如果能来尼泊尔工作,不仅能帮助他们,更能体现一名医生的价值,也就是从那是起,我就特别向往能成为援尼医疗队的一员。
当我这个专业有机会来尼泊尔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报了名,能被选上我觉得特别光荣。来到这里后,我不仅出门诊,还会参与手术,对当地医生进行指导。
中国第14批援尼泊尔医疗队医生 贾晓鹏:今天两台手术,他们把电切的那台放后边了是吧?
尼泊尔医生 拉米查内:对,放后边了,第一台是大手术,不是小手术。
今天的手术是用腹腔镜做的,这个技术他们刚刚开始使用,也是咱们医疗队一直推动、培训当地医生使用的新技术。
第14批中国援尼泊尔医疗队医生 贾晓鹏:这个病人的手术时间很长,他们这边腹腔镜的技术水平相对来讲稍微差一些,所以手术时间很长,在国内的话这个有个三四个小时,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在这儿今天已经做了六个小时了,不过做得也可以,挺好的。
援外医生推广先进技术 培训当地医生
在尼泊尔的这段时间,我发现当地医生不敢做微创手术的一个原因就是做B超的基本功比较差,但是动不动就开刀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太大了。我现在坚持给他们培训,教他们如何看准B超,我们其他科室的中国医生也都很重视给尼泊尔本地医生进行培训,我们觉得中国援尼医疗工作不仅是医院建筑、设备仪器的援助,更是医疗理念和诊疗方法的沟通与交流。
尼泊尔医生 拉米查内:他们(中国医生)的经验和知识都分享给我们,他们的倾囊相授让我们受益匪浅。
深入偏远地区义诊 惠及当地百姓
到3月底,我们第14批医疗队门诊诊治人数达到了7532人,手术人数2082人,中医诊治9473人。除了在医院里的医疗工作,我们医疗队还经常出去做义诊。我们已经进行了16次大规模义诊,看的病人超过3000人。
第14批中国援尼泊尔医疗队医生 贾晓鹏:这种药每天服用两次,一次服用两片。
我们也曾去过一些偏远的贫困地区。以前那些贫困地区的老百姓生病去医院都要翻山越岭,现在换成我们医生翻山越岭主动去给他们做免费体检,他们特别感动。
贾晓鹏治愈的患者 比绍格尔玛:几个月前我生病了,那段时间贾医生经常来看我,帮助我。手术他亲自做的,很负责任,告诉我注意事项。这几个月我的身体恢复很快,现在感觉很好,现在我能够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正常上班了。
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 倍感自豪
我们也去过一些中尼合作的“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为项目上的员工提供医疗服务。由于交通不便,我们在尼泊尔多地建立了11个爱心医务室,定期补充药品,并开展线上问诊。“一带一路”项目的员工身体好了,干劲儿也足了,双方的合作也更顺畅了。能为“一带一路”项目保驾护航,我们也挺自豪的。
在我们医院,每一批中国援尼医疗队的中国医生都和当地的尼泊尔医生、患者成了朋友。
尼泊尔医生 拉米查内:老贾首先是一个最好的朋友,最棒的医生。他在这边对我们的帮助很大,给我们教导,跟我们一起看病,帮很多病人的忙。
来尼泊尔的这十个月,只能抽空与家人视频通话。还有两个月我们就要告别尼泊尔了,还挺舍不得的。过些日子我们要搞一个义诊周,这也许就是我这次驻外生涯在尼泊尔参加的最后一次义诊了,希望能够帮到有需要的人,也希望今后过来的医疗队都能在尼泊尔收获成长。
尼泊尔医生 拉米查内:我们通过与中国医疗队的交流建立了友谊,希望这种交流能一直延续,希望他们能将更多的中国新技术带来这里,他们继续传授我们新方法。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陕西发现真菌新物种秦岭隐孔菌
- 上海启动“明眸关爱·护眼计划”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 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进入常态化运营
- 宁夏倡导绿色低碳祭扫 节地生态安葬呈增长趋势
- 中国(福建)图书展销会在澳大利亚新华书店举行
- 青海出台条例 填补乡村振兴领域地方立法空白
- 武汉大学发布赏樱政策 公众需预约入校
- “吾城吾歌”——新时代城市民谣歌汇(第二季)收官
- 做养生操品药膳 台胞在皖“花式养生”迎端午
- (新春走基层)打造滑雪配套+ 新疆青河积蓄冰雪旅游发展后劲
- 第12届东西方哲学家大会举行“全球文明对话:中国与世界”分论坛
- 日本市民团体开设网站 开展反对核污染水排海活动
- 滴滴联合永辉超市送暖心福利,落地便民打车站牌、室内候车休息区
- “艺荟中西”图像展亮相天津 200余件作品展现海上丝绸之路变迁
- 男子在列车上醉酒扬言敢打乘警 已被铁路警方拘留
- 海南大学启用观澜湖校区 着力打造高水平国际化校区
- “90后”民乐迷“复活”古代阮 国风遗音走向海外
- 中国贸促会驻澳首席代表陈敏:中澳经贸合作潜力巨大
- 成都老茶馆:保存城市微观历史 包罗社会众生百态
- 世界最大跨度无砟轨道斜拉桥首片钢梁吊装完成
- 热门推荐
-
- 当中秋遇上国庆 各地文旅“盛宴”等你来打卡
- 中新真探: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心脏病?
- 第一批网红奶茶,正在悄悄消失?
- 杭州迎天气大“变脸” 西湖将切换至冷冻模式
- 中国建行:新受理房贷提前还款需求总体趋于稳定
- 国际最新研究:受全球气温升高驱动 制冷需求增加因国家而异
- 从大同古城到中国院子:一座城的“活化之路”
- 热浪滚滚,多地如何应对持续高温“烤”验?
- “清六家”和“四僧”精品画作亮相黄浦江畔 约半数首次展出
- 高分剧“狂飙”,谁伴你“漫长的季节”?
- “雄狮少年”逐梦不止
- 浙江:企业向“新”逐“绿”迎新优势
- 中国能源大省山西:破立并举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 (经济观察)新产业:“新三样”走俏海外 中国制造优势持续显现
- 最新报告:中国已有126个指标提前实现联合国2030议程目标
- 中国大部陆续升温 多地入春较常年偏早20天以上
- 广西北海优化营商环境为企纾困 “保交楼”出成效
- 冷门专业在就业市场受青睐说明什么?
- 致敬!
- 中国南方航空大连-济州-大连航线正式复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