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学者:中欧合作大势所趋、潜力巨大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授克劳斯·齐默尔曼9月11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在这个充满国际挑战的时代,全球经济发展、应对气候变化以及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焦点。在此背景下,中国与欧盟、特别是德国的合作潜力巨大。
中欧合作是大势所趋
文章指出,当下,世界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气候变化对所有国家构成威胁,并继续在世界范围内造成破坏,我们必须迅速采取措施以减轻其灾难性影响。与此同时,持续推进的科技变革正在改变行业、劳动力和社区,既创造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应对全球和地区社会经济问题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堪称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天然合作伙伴。
有鉴于此,欧盟在意识到双方存在激烈竞争后,依然寻求与中国建立伙伴关系。而中德合作堪称中欧关系典范,两国之间有诸多共同利益和目标,并且长期在各个领域深化合作。
中欧合作潜力巨大
目前看来,中德应当继续加强合作,稳定全球供应链,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就应对气候变化而言,德国位于欧盟前列。德国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即到2030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较1990年减少一半以上,到2045年实现碳中和。中国同样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广泛措施,并在碳减排方面取得良好进展。与德国一样,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技术方面进行了大力投资。
科技发展是中欧合作的另一个重要领域。高科技领域的持续发展可以称作“高科技革命”,它正在改变工业和社会。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5G的重大发展已经彻底改变医疗保健和制造业等各个领域。中国和欧盟在相关领域具有互补优势。
毫无疑问,中欧合作对双方都有利。通过联合研究,双方可以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先进制造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通过技术转让、为新兴技术制定共同标准可以让企业进入新市场,进一步促进创新,减少贸易壁垒。
要赢得未来,我们就必须承认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全球经济发展、气候变化和科技进步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巨大挑战,无法单独应对。如今看来,中欧携手合作将为其他国家树立榜样。(中国日报网)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AI大模型集中亮相全球数字经济大会 “安全”备受关注
- 大庆: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
- 外媒:黎巴嫩南部遭以色列无人机袭击 致1人死亡
- 截至今日10时 西藏日喀则共记录到余震660次 最大余震4.4级
- 新闻1+1丨寒潮来袭,如何应对?
- 日本启动第五批核污染水排海
- 贵州镇宁赴穗刮“甜蜜旋风” 推动蜂糖李销往粤港澳大湾区
-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探“绿”:应对环境挑战 投资贸易如何逐“绿”而行?
- 音频爱好者都在“听”什么?
- 4月制造业PMI为50.4% 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 解决自动驾驶“最后一公里”难题 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常熟开赛
- 北约不断拱火,军援再次加码!美援乌新计划首次包括贫铀弹
- 专家:季节性因素和前期政策带动中国9月PMI超预期回升
- 外媒:一客机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斯机场着落时起火
- 安徽铜陵楼房坍塌事故现场:失联人员最大80多岁
- 中国七省市实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近十年累计成交额152.63亿元
- 湖南省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 (新春见闻)南木特藏戏里的“青春面孔”
- 湖北启动精品消费月 开展千余场活动促消费
- 报告:全球绿色建筑革命有望释放1.8万亿美元市场机遇
- 热门推荐
-
- 美国多地发生针对亚裔的入室盗窃案件
- 第七届“创业北京”创业创新大赛报名数量创新高 学生参赛项目过半
- 全球头部电商齐聚湖南跨交会 探寻发展机遇
- 中国证监会:加强源头治理 推动投资者保护迈上新台阶
- 沈铁:积极应对持续降雨天气 确保行车安全
- “不降价只能一直挂着”,北京房租还得接着降?
- 下周北方气温将大面积创下半年来新低 中东部迎较大范围降雨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千亿莆田鞋产业再出发
- 北京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将达35℃及以上
- 北京晴晒持续最高气温将达35℃ 谨防中暑和热射病
- 浙江台州首批酱料调味品“香飘出海”
- 武汉首开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
- “手绘地图寻亲案”一审宣判 两名被告人获刑
- 首体将以体育公园形式于8月开放
- 百余件亚美尼亚文化珍品亮相广东省博物馆
- 动画要2D还是3D?未来由市场决定
- 《天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加快建设京津冀世界级港口群
- 广西参与推动林产品国际贸易畅通高效
- 别克ELECTRA E5限时一口价16.99万元起
- 重庆万州区“7·4”洪涝因灾死亡15人 失踪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