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月圆”中秋晚会在缅甸仰光演出 中缅艺术家携手展两国文化续“胞波”情谊
中新网仰光9月28日电 (记者 韩帅南)秋水长天,情谊无限。28日晚,在中国中秋佳节来临前夜,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云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2023年“花好月圆”跨国中秋晚会在缅甸最大城市仰光上演。中缅两国50余名艺术家用精湛技艺联袂展示两国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演绎千年“胞波”(缅语音译,意为兄弟)情谊。
在仰光极具中国韵味的东方宫内,《彩云追月》这支情意绵绵的舞蹈甫一开场,即展现出“月华满人间,团圆永安康”的美好场面。来自缅甸各界的代表人士与中国云南代表团共千余人欢聚一堂。此次跨国中秋晚会是2023年“花好月圆”中秋文化交流活动走进缅甸的重头戏,也是新冠疫情后,中国首次在缅甸举办大型文艺晚会。
中国与缅甸山水相连,两国人民友好交往跨越千年、绵延不绝。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2020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缅甸,进一步推动中缅关系进入新时代,中缅命运共同体更加紧密。云南与缅甸接壤,有漫长的边境线,有瑞丽、畹町、清水河、猴桥等国家级口岸,是中缅之间的重要通道。长期以来,两国经济、文化和民间往来频繁。
中共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曾艳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云南省与缅甸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近年来,云南与缅甸在共同抗击新冠疫情、促进互联互通、推动人文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取得明显成效,滇缅合作不断走向深入,双方传统友谊不断巩固。
今年4月,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王宁率团访问缅甸,双方就加快推进滇缅互联互通建设,全面提升滇缅经贸合作水平达成共识。“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未来滇缅合作还有更大空间、更多可能。”
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临时代办、公使衔参赞曹静在现场致辞时向广大在缅华侨华人和中资企业人员送上节日祝福。她表示,祖国的日新月异和繁荣富强,离不开海外侨胞和中资企业的辛勤付出,中缅共建“一带一路”的每一个足印,都留下了大家的身影。希望大家继续胸怀大局、群策群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缅甸中华总商会会长林文猛致辞时称,缅甸与中国的文化都崇尚月圆,寓意和谐、团圆、美好,饱含家国情怀。今天晚会的主题是“花好月圆·中缅情长”,希望进一步增进缅中两国交流互鉴,为两国人民带来幸福安康。
“月亮出来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当“东方小夜曲”《小河淌水》歌声响起,中方舞者翩翩起舞,瞬间吸引全场目光。“《小河淌水》讲述了云南‘马帮文化’中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小时候我就听爷爷讲过,云南马帮早在数百年前就沿西南丝绸之路到缅甸交流、经商。”现场观众张雨是新生代华人,动人的表演勾起他儿时记忆。
作为中国距离缅甸最近的省份,云南与缅甸的交流交往可追溯至千年前。20世纪30年代末,滇缅公路见证了两国共同抗击侵略、守卫国土的过去。1956年,昆明市开通首条国际航线,飞往仰光。如今,随着昆明至曼德勒,芒市至仰光、曼德勒等航线开通,云南与缅甸的空中往来更加便捷。同时,双方公路、铁路、能源设施联通条件也不断改善。目前,中缅国际通道高速公路境内段全线贯通,中缅国际铁路通道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中缅天然气管道投运十周年。今年10月1日起,在中缅边境瑞丽—木姐口岸将启动持护照通行试点工作,双边民众交往将进一步密切。
此外,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的澜沧江、怒江、恩梅开江,经过云南奔腾南下,流入缅甸后,称为湄公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蜿蜒千里,滋养着缅甸5000余万人民。云南和缅甸人民自古“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这首《共饮一江水》改编自1956年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陈毅访问缅甸时创作的诗篇《赠缅甸友人》,赞颂中缅胞波情谊如水长流,绵绵不绝。
中缅老一辈领导人在云南边境参加中缅边民联欢大会的情景,至今被传为佳话;他们亲手栽种的缅桂花树现已如同中缅友谊亭亭如盖。缅甸是第一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与国之间交往重要的国际准则。如今,中缅经济走廊建设渐入佳境,双方积极构建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硕果累累。
此次,《共饮一江水》重新编排,更加新颖别致。在中缅艺术家的联袂演绎下,悠扬的歌声在演出大厅久久回荡,令不少现场观众不由自主随声合唱,击节而歌。
当天晚会上,两国艺术家还带来了缅甸国宝级舞蹈《木偶舞》、舞蹈《敏格拉巴》、葫芦丝演奏《竹林深处》、民族乐器俄比演奏《曼德勒的花朵》、缅甸舞蹈《遇见爱情的故事》等具有浓郁中缅两国文化特色的精彩节目,现场高潮迭起
现场还有一个吸睛的节目——短片《我在缅甸修佛塔》。该片讲述了中国专家团队在缅甸“万塔之城”蒲甘修复地震中受损的他冰瑜佛塔的感人故事,以及在长达数年的文物保护援助行动中缔结出的中缅友谊之花。
“喊一声胞波,花儿就开了……亲如一家许下不变的承诺。”会进入尾声,缅甸青年艺术家梁玉华以中缅双语演唱《喊一声胞波》,动人的旋律饱含中缅两国人民自古以来相亲相融、历久弥坚的兄弟情。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现在,已从边陲末梢变为开放前沿的云南,正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开放优势、人文优势,积极建设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必将与缅甸产生更多交集,创造更好未来。
2023年“花好月圆”中秋文化交流活动走进缅甸于9月25日-10月1日在缅甸多地举办。包括“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图片展、2023年“花好月圆”跨国中秋晚会(仰光专场、曼德勒专场)、2023年“花好月圆”跨国中秋文艺联欢会(马德岛专场)等精彩纷呈的活动,为缅甸人民及华侨华人送上美好的中秋祝福,弘扬中缅传统“胞波”情谊,深化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滇缅文化交流互动。(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加拿大邮政大罢工进入第四周 连锁反应继续恶化
- 高温高湿天谨防五种身体不适
- 广西多条河流涨水1至4米 茅岭江支流出现超警洪水
- 国庆假期新疆机场集团旅客吞吐量首破百万人次
- 拼多多二季度营收523亿,消费恢复态势向好,坚持高质量发展
- 黑龙江省林业碳汇交易体系建成 首批签约428.5万元
- 国家烟草专卖局累计投入13亿余元开展对口援藏工作
- “九一八”事变爆发92周年:长春各界缅怀抗战英烈
- 成都考古中心筹备重磅展览 盐源老龙头出土青铜铠甲将首次亮相
- 大胖媳妇儿杰米:余生都想留在北京
- 七大兽首回归:海外流失文物的艰难追索
- 国家大型新能源基地重要电网支撑项目——内蒙古珠日河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运
- 广西中医药蛇伤疗法“漂洋过海” 冀与东盟共建蛇伤数据库
- 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回头客”和“新展商”超过550家
- 专家:车、路、云一体化推进是智慧交通大势所趋
- 《周处除三害》里这些细节,你看懂了吗?
- 新中式艾草门挂受年轻人欢迎 成端午“新晋网红”
- 海关总署:一季度我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合计进出口3.08万亿元
- 10月1日起京港、沪港间高铁动卧列车全面提质升级
- 中国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 首批项目8地入选
- 热门推荐
-
- 美媒曝光美政府用间谍软件监控手机用户
- 特殊功能性核糖体影响精子的结构与活力
- 三方面9条政策助力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 为经济持续回升提供“硬支撑”
- 广东聚力打造世界级种业创新高地
- 第六届亚布力春雪节开幕 延续游客玩冰乐雪时光
- 彩云之南飞来“雀之灵”,杨丽萍再现经典舞台
- 第九次中俄财长对话联合声明
- 榴莲壳陈皮红枣煲瘦肉
- 作家鬼子历时18年出新作 展现当代乡村的时代变迁
- 联合国报告谴责美国警察和司法部门普遍存在系统性种族主义问题
- 注意保暖!较强冷空气将影响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
- 第七届进博会企业展签约面积超30万平方米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长治:“电”亮“北方瓷都” 赋能乡村振兴
- RCEP迈向全面实施新阶段 全部15个成员完成生效程序
- 多地发放新一轮消费券 “真金白银”促市场升温
- 以加关税重振美国经济?国际企业及专家:代价还得美国自己付
- 梁晓声原著《人世间》发售数字藏品 7月15日开启预购
- 央行: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2023年提供查询服务达53亿次
- 北京发布雷电、大风黄色预警 局地伴有大风和小冰雹
- 重阳节错峰游三亚 “银发族”乐享南山长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