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民族有多彩丨贵州沿河土家族:穿越千年,黔东有“唱”不完的故事!
一曲山歌唱土家,一出花灯传村寨。
在贵州沿河,你总能领略到不同的美。走进寨子,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循声向前,看到精致的灯笼,动听的唱曲,带有岁月痕迹的传统戏服……恍如穿越千年。
沿河是全国四个单一土家族自治县之一,民族风情十分浓郁。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歌舞、民族习俗别具一格,被命名为“中国土家山歌之乡”。
淳厚古朴的民风民俗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不仅吸引许多游客驻足欣赏,也让越来越多的本土年轻人热衷于研究沿河土家文化。
赏傩堂戏,听一曲黔东故事汇
“傩”起源于远古的驱鬼逐疫仪式,就是让人渡过“难关”的意思,是一种具有原始宗教意义的文化现象,据悉,有关傩的活动可追溯到殷商时期。
沿河土家傩堂戏由傩仪、傩戏、傩技三部分组成,傩中的傩戏,被理论界誉为戏剧的“活化石”。也正因当地傩戏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所以有“世界傩戏在中国,中国傩戏在贵州,贵州傩戏在黔东”的赞誉。
在贵州沿河土家族聚居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文化结构等诸多因素的作用,致使“傩”这个原始古朴的文化现象流传并保留至今。
沙坝村的杨云霞是土家族傩戏及傩面具的主要传承艺人。
1999年,杨云霞从沿河卫校毕业之后,受父亲的影响,杨云霞从医务人员转行成为了傩面雕刻手艺人。她2005年开始向父亲学习傩面雕刻艺术,经过父亲三年的精心传授,杨云霞成为村里傩面具雕刻技艺的第七代传人,传承了土家傩文化,推动了沿河土家傩文化在国内外传播,吸引不少专家学者到村里采访研究。
从一块木头变成一个傩面具,共涉及取材、制坯、雕刻、打磨、着色、上漆6个流程20多道工序,要用到80多把刻刀,一个大面具要雕刻上万次,只有匠心精神,才能把精彩呈现。
截至目前,杨云霞已雕刻了上千副傩面具,并远销贵阳、深圳、南京、苏州等地,原本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在杨云霞的坚守中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耍”花灯,舞一出土家风情史
在沿河,土家花灯是一种春节演出的民间传统戏剧,当地人称“跳花灯”或“玩花灯”“耍花灯”,表演时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是一种原生态的群艺性民俗娱乐活动,独具地方特色,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很多村寨都要跳花灯贺新年。在沿河很多村寨都有花灯队,土家人说新年“耍灯”是为主人家驱灾还运,有的村寨花灯队在本村表演完了还要去邻村交流表演。
根据寨里习规,“花灯”一般在正月初一到初三出灯,在寨子上挨家挨户表演,演到哪一家,主人都要燃放花炮“接灯”,表演结束又要花炮“送灯”。每户大约跳半个小时,每晚跳10多户。
跳花灯分上下半场,一般上半场是“车马灯”,下半场是“花灯”,中场休息10分钟,表演期间主人要摆茶酒、果品、糕点招待跳灯人和看灯人,有讲究的人家还要泡米酒、炒上三四碟下酒菜。
花灯戏通常是村民自由参与,由老年人带年轻人,几乎人人会唱,个个会跳。表演者中年龄大的有八十多岁,也有十来岁的青少年。表演形式有车马灯、双唐二、二人跳等,表演节目有盘灯、开财门、洗财门、祭四神、扫五方、打闹台等。
沿河土家花灯,是土家儿女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步创造形成的,深深扎根于土家人的生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群众基础,是土家儿女智慧的结晶,是土家族民间“歌”“舞”“乐”相结合的戏剧艺术瑰宝。
如今,沿河土家花灯已被列入贵州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唱山歌,写一本沿河人民生活传
“啄杯儿、咿呀喂、姐勒、拿杯儿、姐儿勒……”
乌江之畔,依山沿河间。
自古以来,沿河的土家族文化,就是巴蜀文化的代表之一,沿河山歌是土家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历史上,山歌在民俗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体现了土家族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和团结和睦的精神面貌与文化气质。
今天的土家族继承了先民极具天赋的歌唱才能,土家族地区也被誉为“歌的海洋”。沿河土家山歌,就是这片海洋中极美丽的一朵朵浪花。曲调优美动听,旋律质朴无华,情感真挚热烈,几乎覆盖了当地生产、生活的所有内容。
“创作于乡野,歌唱的是乡村,赞美的是农耕生活,百姓都很喜欢。”沿河土家族高腔山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波说,“在山歌之乡沿河,土家人种田可以唱山歌、放牛可以唱山歌、打渔可以唱山歌,谈情说爱、婚丧嫁娶都可以用歌唱来表达情感,从出生到离世,山歌伴随着土家族人一生。”
20世纪80年代,在沿河的乡间,随处可听见山歌声。在机动船出现前的乌江上,还可以听到纤夫时而高亢嘹亮、时而婉转悠扬的号子。
《望牛歌》《栽秧歌》《乌江船工号子》《这山没得那山高》等山歌先后多次在央视《民歌中国》栏目录制并播出。其中,《太阳出来照北岩》和《望牛歌》被该台《民歌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9年,沿河“土家山歌”被列为贵州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10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国土家山歌之乡”称号。文化和旅游部网站公示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沿河再揽“土家山歌之乡”荣称。
打镏子,谱出土家族的民风录
沿河民族音乐打镏子,2007年5月29日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镏子,又叫“打行李”“打响器”,是沿河土家民间广为流传的打击乐,其音域宽广,激荡悠扬,刚柔相济,节奏感强而富于感染力,在傩堂戏、花灯戏、摆手舞及丧仪活动等演出时作伴奏,也在节日庆典、结婚、祝寿等场合选择曲牌演奏。
洪渡镇“打镏子”传承人陈庆福,从小受父辈的影响,1975年进入陈家班子,1983年收集整理打镏子曲谱,并潜心于打镏子曲谱与表演组合的研究,熟练掌握100多首曲牌,并创作20多首新曲谱。
在表演上他能自娱自乐,潇洒自如,不仅能深刻表演曲谱内涵,还能创作曲谱以外的含义内容。1972年至今,陈庆福将打镏子搬上舞台,并多次获县级、地区级、省级等奖项。
半边鼓是沿河土家族独有的打击乐器,小巧灵活,声音清脆。表演者边击打半边鼓边舞蹈。2011年4月30日至5月2日,由中国文学界联合会、中国民艺家协会、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展演大赛在常州淹城春秋乐园响亮开锣。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半边鼓舞《开山围猎》作为贵州省唯一一个参赛节目精彩亮相,与来自云南彝族、广西瑶族、四川羌族、广东瑶族、湖南苗族、青海藏族、江苏留左大鼓、河南汉族、辽宁满族的10支民间文艺表演队伍角逐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全国“鼓舞鼓乐”奖项,《开山围猎》获金奖。半边鼓舞《开山围猎》来源于土家人打猎的传统习俗,表现土家人祭拜山神与赶猎围猎的过程,分“拜山请神”“围山赶猎”“猎神出山”“永呈英豪”四个乐章,鼓声激越雄浑,跌宕回旋,鼓舞刚健热烈,欢快轻盈。
素材来源 铜仁网信办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梓颜
编辑 龙海若
二审 何涛
三审 闵捷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去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再创新低,下降至30微克/立方米
- 春运以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3亿人次
- 西门子将携创新技术和开放生态亮相第六届进博会
- 《中国禹迹图导读》出版 收录禹迹点651处
- 视评线丨巴勒斯坦“入联”再失败 撕开美国伪善“面具”
- 以色列南部多地拉响警报
- (乡村行·看振兴)广西容县沙田柚飘香 成乡村振兴“致富果”
- 国产动画电影《雪域少年》湖北首映礼在武汉举行
- 直击黄山市汛情:“只要人在,就可以了嘛!”
- 什么是商用密码?数字时代商用密码为何重要?一文解读
- 图书角、WiFi、教学用具……灾区教育板房装扮一新 全部投入使用
- 非学科类培训不是法外之地
- “樊锦诗·敦煌女性杰出人才计划”正式启动,凝聚文化传承的女性力量
- 广西供销系统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 年销售总额逾2148亿元
- 先授课再观影,沉浸中品尝“真理之甘
- 中新网评:挺膺担当,不负青春韶华
- 人民来论:假期博物馆热,折射民众丰富精神世界
- 发力短视频 小信鸽孵化大产业
- “译中国”文库发布首批图书 推出我国对外翻译首部综合性业务规范
- 日媒:日本原子能机构茨城设施确认2处放射性物质污染
- 热门推荐
-
- 海外网评:纵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美国够损
- “我墩墩又回来啦!”
- 来襄阳过年,这篇攻略就够了!
- (经济观察)部长密集对话企业 多部委为市场主体“宽心”
- 山西古建院携手哈佛大学共促古建筑数字化国际传播
- 芍药提前绽放扮靓景山公园 科普互动丰富游园体验
- 中外嘉宾相聚山东青岛探讨中国与东盟经贸人文合作新机遇
- 美媒揭西方对乌军援内幕:付款未到货、输送破旧武器
-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滨湖样本”显山露水
- 2024西藏林芝工布新年旅游推介会亮相广州
- 国际最新研究发现一种神经性厌食症的潜在疗法
- 中外媒体聚焦重庆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畅联东盟 向海而兴
- 印尼北苏门答腊遭山洪和泥石流袭击 至少19人遇难
- 为什么“民本”思想构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
- 人卫社启动编写《十万个健康为什么丛书》科普丛书 “健康一生系列”面世
- 斗鱼签约战队武汉eStarPro登《精品购物指南》,年轻面貌尽显时尚活力!
- 沈阳红梅文创园再启“破冰艺术计划” 200件作品呈现“流动的图景”
- 三季度中国民航业总体运输规模基本恢复至疫情前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新绛:特色养殖让村民“鹌”居乐业
- 记者调查多家青少年培训机构发现 地下二层办班的多问题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