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美术馆副馆长:人文交流促进中法理解和友谊 | 中法老友记
中新网成都12月19日电(吴辛茹 何美琨)“不同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归根结底是个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因此,基于民间交往的文化交流活动,可能是加深两国友谊的最有效途径。”
近日,留法归国学者、成都市美术馆副馆长肖飞舸在接受中国新闻网采访时,分享了自己在法国的学习经历以及对中法文化交流的深刻见解。
视频:成都美术馆副馆长:中国非遗文化深受法国民众喜爱|中法老友记来源:中国新闻网
肖飞舸曾在法国尼斯大学攻读文化管理专业。她认为,中法两国文化有许多共通之处。两国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并且都对文化和艺术充满尊重与热爱。
回忆在法国的求学经历,她表示,自己目前的工作与所学专业高度相关。在课堂上学到的文化管理方法论、艺术史理论以及艺术研究方法论,为她在美术馆的管理运营提供了重要指导。
在她看来,中法两国美术馆和博物馆的机制和体制略有区别,要将法国的实践经验带回国内并应用于实际操作,首先需要了解中国的社会现实和基本构成。对于文化艺术从业者来说,还需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生态,然后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她观察到,在所有西方国家中,法国对中华文化的接受度相对较高。中国的历史、传统艺术、民间文化,尤其是非遗文化,深受法国民众喜爱。她认为,以民间交往为基础的文化交流活动是增进两国理解和友谊的最佳途径。
成都市美术馆自开馆以来,已举办多场中法文化交流活动。2021年,美术馆举办了开馆展暨2021成都双年展,邀请了多名法国艺术家参与。2024年底,美术馆为法国著名摄影师马克·吕布筹备摄影展。马克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位获准进入中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目前,美术馆已开始组织摄影征稿活动,邀请民众上传“你眼中的中国”主题摄影作品,优秀作品将在展览中与马克·吕布的作品一同以影像轮播的形式展出。
肖飞舸希望,通过这些跨国文化交流活动,中法文化工作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对方的工作机制和初心情怀,建立具象连接,未来,共同组织更多中法文化交流项目。(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外嘉宾北京畅谈文旅互融共“远方”
- 医疗机构动辄要求患者多拔牙多种牙 被质疑借此牟利
- 山东东营追“风”逐“绿”:“绿电”乘“风”而来
- “天价药”开出“平民价” 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呈现三个新特点
- 香山公园迎来红叶观赏期 请提前预约
- 国际航空公司复航黎巴嫩贝鲁特 机场客流量增多
- 河北涿州救援现场:救援队“孤岛”提吊救援39人
- 武大教授爱情课走红抖音,短视频成年轻人“学习与发展指南”
- 机器人技术走上高原 致力实现科技惠民
- (乡村行·看振兴)山东烟台:数字果园化解苹果种植“五老”难题
- 陕西迎来今冬最强寒潮 民众解锁“暖经济”抵御“速冻模式”
- 别当下一个吃“纸螃蟹”的人
- 走进彰武章古台固沙造林试验林场:听“55秋”松林背后的故事
- 马斯克撤回针对OpenAI的诉讼
- 中国光谷:提升创新能力 加快迈向“世界光谷”
- 【世界说】美国又一州拟废除童工限制 美媒:被扔进历史垃圾箱的做法又回来了,这是社会的大倒退!
- 探寻宁夏“六特”产业高质量发展“密码”
- 美国企业1月裁员人数大增 四成在科技行业
- 更多年轻人喜欢“零添加”食品
- 过多饮用含糖饮料增加早死风险 用水代替最为科学
- 热门推荐
-
- “智慧供热”赋能民生工程提质
- 持续强化现代信息技术运用 智能监管为医保基金打造“安全闸”
- 助内陆民众感受“扬帆”魅力 陕西汉中举办2024“五一”帆船展示活动
- “一张网”提升城市能源安全韧性
- 20余万种图书亮相2023中国黄山书会
- 我国已有超过1500个科技类博物馆和科技馆
- 讲好中国故事 民族舞剧《热血当歌》研讨会在京举行
- 浙江杭州出台《决定》:城市与青年“双向奔赴”
- 北京住房公积金出新政支持老旧小区改造
- 甲流患者近期增多,专家提醒:服用奥司他韦请遵医嘱
- 甘肃开发农产品出口小程序 企业一键可查外贸信息
- 第九次中俄财长对话在华举行
- 叙利亚和朝鲜谴责美国霸权主义行径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产医融合双向奔赴 上海打通医疗产业创新链
- 复旦大学成立四个新工科创新学院
- 2023年上海文创产业规模达2.34万亿元
- (新春走基层)晚熟“爱媛”带来甜蜜新春 四川小城明星水果远销海外
- 辽宁抽检糕点等食品 未发现不合格产品
- 美国数千人将举行集会 要求停止对乌提供武器
- “第比利斯-海口-米兰”第五航权货运航线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