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物资如何放更久?被隔离怎么打包?清单来了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梁超仪
通讯员简文杨
疫情防控之下,有些市民也提出了置办家庭“药箱子”的需求,希望给出居家必备药物的指引。疫情变化下,突然接到被隔离通知,一时间不知道准备什么物品?如何准备便携小药袋拿起就走?居家家庭药箱怎么打造更实用?
在家中和工作单位 各准备一个拉杆箱
近日,广州市越秀区卫生健康局微信公众号“广州越健康”、广州卫健委微信公众号陆续发布了《突然被通知隔离,需要准备些什么物品呢?这份清单请收好》,为大家整理了一份隔离必备物品清单,特殊时期,备好这些,从容应对疫情之下的突发情况。
该文章指引从证件类物品、防疫类物品、医药类物品、生活用品等各大类给予建议,“首先是个人建议,最好在家中和工作单位,各准备一个拉杆箱,里面提前放好备用物资,这样一接到通知可以拉起箱子就走,更加方便快捷。”
如果是集中隔离,证件类物品可打包医保卡、身份证、必要的检查化验单、疫苗接种卡;防疫类物品应带上口罩、免洗洗手液、消毒湿巾、橡胶手套、小喷壶、体温计等;医药类可携带体温计、N95口罩若干、个人日常应用药品、创可贴等;生活用品可根据个人需要,如必要的洗漱用品(香皂洗衣液牙膏牙刷毛巾)、换洗保暖衣物、便携电热水壶、卫生纸、拖鞋、脸盆等,工作需要携带好便携式电脑和电源、充电宝;便携式小药箱可放感冒药、创可贴、常用药。
在集中隔离期间,所有隔离人员足不出户,除了核酸采样、取餐、扔垃圾这几件事以外,不能打开房门。因此,应注意携带一些健身小物件以及零食书籍类物品,有助于改善心情。小健身物件有弹力带、跳绳等;个人根据口味需要可携带巧克力、罐头、饼干等零食以及榨菜等各类调味品,另外还可按需携带喜欢的书籍。
关注老年人心情
及时为老年人辟谣
如果是纳入封控区或是管控区、防范区的市民,近期出入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居家期间应注意什么?特别是有老年人、小孩的家庭,应该从哪些地方入手,提前准备一些生活物品,可大大减少临时慌慌张张的情绪。
这几日忙着收拾整理家庭内务的张女士介绍,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宝宝才一岁多,对于“菜篮子”和“米篮子”的供应情况,张女士并不担心,“去菜市场看了看,发现补货很迅速,量很足,所以并不担心”。这几日,张女士忙着清点家庭的物品,置办了一个家庭应急箱子,准备一些必要的生活物资,“我放了一些常用物品进去,如手电筒、纸巾等,另外,宝宝的奶粉、尿片、小零食和玩具也准备充足,万一要居家了,也有各种室内游戏可以跟宝宝一起玩。”
对于老年人,居家期间外出减少,精神注意力集中在手机上,容易被疫情期间的一些谣言信息误导,家庭成员可多关注老年人的心情,聊天互动,给予一些情感的支持,及时为其辟谣,减少心理压力和顾虑。同时,居家期间老年人也应注重身体锻炼,一般室内居家活动可以适当做八段锦等活动。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赵方圆)特殊时期,家中储备物资如何放更久?昨日,记者综合多方了解到,将绿叶菜包上保鲜膜、冰箱温度调低等方式可以延长食物的存放时间,保存猪肉做个“处理”,再放冰箱……熟练运用以下几个小窍门,能让蔬菜保鲜的时间延长很多。
窍门一:绿叶菜包保鲜膜 存放时间更久
新鲜绿叶菜的水分含量很高,一旦水分蒸发流失,菜就会发蔫。同时,微生物也是蔬菜储存的“敌人”。新鲜绿叶蔬菜表面会存在很多微生物,储存超过一定时间,微生物大量繁殖,蔬菜就“变烂”了。因此,做到“抑制微生物”+“锁水”,就能延长储存期。
具体做法是将蔬菜仔细清洗后,用厨房纸巾将表面水分轻轻吸掉,然后再包上保鲜膜或者放入保鲜袋中,放在冰箱冷藏储存。大部分绿叶蔬菜,通过这种方式都可以保存3至7天左右。
窍门二:蔬菜放进冷冻室 可放几个月
在冰箱里冷冻的蔬菜,可将储存期延长至好几个月。
具体做法是:蔬菜先在开水中进行焯烫(1~2分钟左右),焯烫后迅速将蔬菜转移到冷水中降温,然后吸干水分放入保鲜袋中,放入冷冻层。
焯烫的目的是让蔬菜中的酶失去活性,不会再消耗自身营养。虽然这样做相当于多煮了一次,会让蔬菜的营养和口感有些损失,但是可以保证在较长时间的冷冻过程中营养不会进一步流失。
窍门三:冰箱温度调低一点 储存时间更长
很多冰箱冷藏室的默认冷藏温度都是4℃,可以考虑将温度设置为0~2℃。这个温度下,微生物会更不容易繁殖,菜也可以保存得更久。
如何调节?比较新式的有显示面板的冰箱,可以直接在面板上操作;没有显示面板的,可以找到冰箱内部这个旋钮,调节档位。注意别调到0℃以下,过于低温的话贴着冰箱壁的蔬菜容易冻坏。
窍门四:新鲜猪肉切成小块 用保鲜膜裹紧
新鲜猪肉如果直接放冰箱,不仅会破坏新鲜度,还会因肉香味流失影响口感;水洗后再放入冰箱保存,也容易导致变质。
可以将大块的猪肉切成每顿饭使用量的小块,先用白酒将猪肉涂抹均匀,静置一会儿后,再用食用油将其涂抹均匀。随后,用保鲜膜将猪肉包裹起来,注意不留空气、包紧包严实,放入冰箱,可以有效锁住肉类的水分,保持口感。如果担心串味,还可以用一个大塑料袋,将所有用保鲜膜包好的猪肉密封好,再放进冰箱冷冻。
窍门五:宅在家中自己种菜
大葱、蒜苗、豆苗、黄豆等,经过水培后能够继续生长,更重要的是能够持续保鲜,还不用占冰箱。其中,大葱、蒜苗、豆苗要注意,要买根部保存完整的,洗干净后找个杯子插进去,加的水量没过根部,每天换水。
黄豆在水中浸泡一晚上,第二天沥水,然后放进有较大平底的容器,再加少量的水(水高度不要超过黄豆),放在光照不强的地方,每天换水,两天后,黄豆就能变身为黄豆芽了。
窍门六:采购速冻蔬菜或干制菜
速冻蔬菜是新鲜蔬菜非常好的替代品,能放几个月甚至更久,但营养损失却不大。速冻蔬菜经过预处理,打开后可直接开始烹饪,省掉了洗、切、焯水的麻烦。
如干黄花菜、木耳、银耳、干香菇、腐竹等干制菜,不需要额外处理,只需放在干燥的室温下即可,也不占用冰箱空间。
特别注意:干货泡发时间一定不能太久,一般冷水泡4~6个小时就够了。泡发时间太久,极易引起微生物繁殖,造成食物中毒,建议在冷藏室里泡发。
家庭小药箱这么置办更实用
慢病患者可备上两周药量
疫情防控期间,各位街坊不妨常备一些居家常见药物以及医疗器械,大家都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药学部主任黎小妍给予了专业的指引。
专家介绍,一般家庭的药箱可应对几大类常见的疾病,如感冒类可置办连花清瘟胶囊、抗病毒口服液,在感冒初期往往能起到不错的作用,感冒期间应注意多喝水多休息;居家期间还可准备维生素C;有痰液类疾病可置办易坦净(氨溴特罗口服液),发烧类可以置办布洛芬。需要提醒的是,疫情期间一旦有发热的症状,应前往医院就诊。另外,止痛药、便秘药、腹泻药等都可列入“采买清单”之中。对于居家办公者而言,人工泪液、眼药水也可适当备齐,预防干眼。
被蚊虫叮咬可用炉甘石洗剂,皮肤破损时不建议用;对于小创伤类,可用碘伏消毒液、创可贴、酒精、百多邦,其中酒精应有75%的浓度才能起到杀菌消毒作用,百多邦外伤烧伤后使用可帮助预防感染;如果身体有炎症,可以用消炎药;肠道胀气可以准备藿香正气水;腹泻类准备蒙特石散、需要时口服补液盐防脱水;抗生素药物要谨慎使用,一般有炎症才用,建议遵医嘱,可准备头孢克洛备用;咳嗽类可准备川贝枇杷膏,一般对热症有用,“对于中成药类,一般有分寒症和热症,要对症使用。”
如果有慢病在身,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最好做到以下情况比较“保险”:身患基础疾病者,一定要备齐完整药物,最好能准备两周以上药量;如果有特殊情况,需把诊断证明、就诊记录和化验单准备好。如果“家有老小”,建议检查下家庭药箱里是否有足够的必备药物:比如慢病老人的降压降糖、护心脑血管等每天必服药物的量,是否能够满足隔离期限;此外,孩子头痛脑热也是换季时特别容易发生的情况,常用药是否全都备好,尤其是退烧、腹泻等应急药物。鼻塞类,可准备海盐水鼻腔喷雾,幼儿便秘可准备开塞露。
近期春季容易发生过敏,专家提醒,家庭药箱可准备一些过敏类药物,如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可以缓解过敏症状,适用于荨麻疹、湿疹、皮炎、虫咬症以及过敏性鼻炎等。皮肤细菌感染可用红霉素眼膏。
常备药别存太多
胰岛素需要在冰箱里储存,硝酸甘油应在阴冷、避光条件下保存。黎小妍表示,老年人可准备一些应急急救药物,但是也要有合适的储存条件,“有的老人长期把硝酸甘油捂在口袋里,体温高又出汗湿热,药物容易失效”。专家补充,一些药物打开后有短期的使用时间,过时无效,因此,家用药箱应定期查看定期替换更新,药物打开时间过长失去药效的应及时替换。
专家提醒,常备药不用囤太多,一是谨防滥用,二是药物过期易失效;说明书要保留,包装不要乱扔;保质期一定要留意,过期药最好选择进行专门回收处理。关于药物的储存也有讲究,最好是放在干燥避光、儿童拿不到的地方,以免发生儿童误食药物等情况。
健民医药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广州暂时没有出现抢购药物的现象,我们也在全力以赴以保供应,盘点检查库存的工作一直在做,大家可以适当采买,不必大量囤药。”
一位连锁药店负责人表示,大家在居家情况下切忌盲目照单吃药,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用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药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不要随意估算用药量,处理不了,要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处理。”该负责人表示。
专家表示,目前互联网医院发展很快,一些慢性病药物可通过网上问诊医生开方配送到家,照顾疫情期间慢性病人群,因此有各种慢性病的患者也可通过互联网医院的方式,准备好药物,及时跟医生沟通病情,做好复诊。
市民还可选购一些家庭常用医疗器械,包括电子血压计、体温计、血糖检测仪等。一位连锁药店负责人表示,目前,在售的电子体温计以及红外线体温计的销售情况较为理想,电子体温计读数清晰、携带方便、测量时间较短,但是示值准确度会受到电子组件及电池供电状况等因素影响;红外线体温计操作方便、测量迅速,但价格较昂贵,使用时对环境温度要求较高。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梁超仪、涂端玉 通讯员简文杨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七夕:唯有真情最浪漫
- 中国质量协会:2024年电视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显著提升
- 台风“苏拉”将影响华南沿海 华北东北地区多雷雨天气
- 安徽淮南:凤毛快速通道假期“不打烊”
- 首届川渝集体婚礼在重庆举行 百对新人共享甜蜜
- 3月中国百强房企销售好转
- 聚焦漂泊命题 小说集《装脏》新书发布
- 《龙与地下城》能拯救“游改电”惨淡票房吗?
- 成都:计划2026年实现算力规模超3万P
- 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 上海浦东推18项举措
- 外媒:因乌军“活动”,俄别尔哥罗德州疏散部分地区人员
- 邂逅国潮繁花浪漫 这些地方龙年“潮”味拉满了!
- 国庆假期新疆旅游市场火热 游客解锁“新玩法”
- 山西晋城:审批“加速度” 项目建设“跑起来”
- 财政部:10月份全国共销售彩票473.41亿元 同比增长59.3%
- 一嗨租车2023国庆预订量同比增长超300%
- 驻美使馆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招待会
- 新航客机事故死者为73岁英国男子 死因疑为心脏病
- 韩国医政风波持续 医协新任会长要求政府取消扩招计划
- 海南自贸港加快打造中国最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
- 热门推荐
-
- 大熊猫如何求爱?野生熊猫比武招亲,圈养熊猫相亲
- 蓝莓、樱桃等国产水果纷纷降价 今年国内市场水果为啥便宜?
- 一名湖南娄底新农人的“十二时辰”
- 哈尔滨文庙推出冬季旅拍新体验 传统文化融入冰雪元素
- 探访金庸西湖“书房”云松书舍:耗资千万遗爱人间
- 多地严查“上头电子烟”
- 福州泉州肖厝口岸单日出入境船舶创历史新高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近期美系列涉华贸易限制措施发表谈话
- AI如何为中国医疗保障体系减压
- 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魏云:从“心”出发 为民解忧
- 专家学者齐聚“运河古都” 共探大运河保护与利用之策
- 抖音生活服务:双11“暖经济”释放消费力,火锅团购订单量是去年1.35倍
- 防风保暖!北京今日北风在线 阵风可达6至7级
- 海南优化市场主体登记平台便利外商投资
- 芒种忙种!雨水充沛高温频发 全国夏收地图看哪里需抢农时
- 中新人物|倪虹洁:没有年龄焦虑 希望80岁还在演戏
- 行程卡取消星号后机票搜索量猛涨
- 四川省巴中市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 三星堆新出土文物首次赴港展览
- 让科研成果“落地生金” 浙江推动科技与企业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