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火星中纬度冰沉积物或为寻找火星生命关键地点
中新网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最新发表一篇天体生物学论文称,一项建模研究显示,暴露在火星表面的尘埃冰为光合作用生命的存在创造了必要条件。因此,位于火星中纬度的冰沉积物应当成为寻找火星生命的关键地点。
美国航空航天局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拍摄的火星地区道谷的一条沟壑,图像中央的白色区域据信是尘冰区域,与研究中模拟的区域类似。施普林格·自然/供图
该论文介绍,来自太阳的高水平有害紫外线辐射,让当下的火星表面几乎不可能存在生命。然而,足够厚的冰层能吸收这种辐射,保护生活在其表面下的细胞。存在于这些条件下的任何生命都必须位于一个所谓的“辐射宜居区”——浅到能接收进行光合作用的大量光照,但又深到能抵挡紫外线辐射。
美国航空航天局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拍摄的火星地区萨瑞南高地的几条沟壑,沟壑边缘的白色区域据信是尘冰区域,与研究中的模型类似。施普林格·自然/供图
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Aditya R. Khuller和合作者一起,计算了在火星上观测到的含尘量和冰结构中是否会存在这样一个辐射宜居区。他们发现,含尘量很高的冰会阻挡太多阳光,但含尘量在0.01%—0.1%的冰的5—38厘米深处(具体取决于冰晶体的大小和纯度)可能存在一个宜居区。在更干净的冰中,在2.15—3.10米深处可能存在一个更大的宜居区。
2012年阿拉斯加马坦努斯卡冰川上冰晶石形成的洞。冰晶石由灰尘颗粒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灰尘颗粒会融化到冰层中。施普林格·自然/供图
论文作者解释称,冰内的尘埃颗粒可能会使最深约1.5米的位置偶尔出现局部融化,为光合作用生命的存续提供必要的液态水。他们认为,火星上的极地对这一过程来说可能过于寒冷,但中纬度地区可能存在地下融化(约在纬度30度到50度之间)。
论文作者提醒说,理论宜居区的可能存在并不意味着火星上现在有或曾有过光合作用的生命。但这确实说明火星中纬度暴露的一些冰或是未来搜寻火星生命的关键地点。(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加价倒卖过海船票 海口警方抓获三人
- 以色列多地爆发抗议 至少11人在与警方冲突中受伤
- 2022年以来我国有效抵御主要江河14次编号洪水
- 联合国中国青少年环境大会在沪举行
- 《全国重点城市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报告》发布
- 上海虹桥机场口岸出入境客流量单日首次突破1万人次
- 好医生连续12年蝉联工信部“中国医药工业百强”
- 焦点访谈丨冰雪经济等成为新蓝海 如何打开消费新空间?
- 浙江衢州:山呼海应 唤醒茶产业
- 南非警方针对非法采矿活动展开打击行动 共计逮捕79人
- 新疆尉犁:160万亩罗布麻迎盛花期 沙漠边缘现“粉色花海”
- “走近中国城市系列:青岛”文化沙龙在柏林举办
- 打造宋朝文化盛宴 江西吉安县开启文化景区新模式
- 国风满满 情定七夕
- 各地全力应对强降雨 防汛救灾加紧进行
- 江山如画丨山西河曲:秃岭披“绿装” 沟壑变桑田
- 列车经过柳州站,可以点螺蛳粉吗?
- 第134届广交会一期展会天津交易团意向成交2.3亿美元
- 中外学生广西共度泼水节 促进文化交流
- 茶艺师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课程上线发布会在京举行
- 热门推荐
-
- 印尼一列火车与巴士相撞致11人死亡4人受伤
- 专家学者倡议:推动中国与东盟康养领域务实合作
- 中国官方:新冠病毒KP.2变异株引发新感染高峰可能性低
- 江西德兴小小“问问室”解开群众“千千结”
- 讲好“陕茶故事” 陕西省持续推进茶产业链建设
- 拜登遇上“大麻烦”?美国共和党人掀针对性调查!
- 在昌台胞走进非遗文化博物馆:感受非遗魅力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 返程高峰将至 广州交通部门预计高速拥堵程度同比略有上升
- GDP被德国反超,日本经济界忧思重重
- 2024年11月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851.4万件
- 辽宁省举办首届公共资源交易职业技能大赛 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 (聚焦博鳌)全球自贸区(港)共商开放合作
- 二广高速内蒙古段一处路面出现塌陷 多车坠落
- 冻雨下的高铁之“困”:绿皮车出山能否解决难题?
- 平凡亦有光——主题性美术创作中的新型劳动者形象
- 中央气象台停止对“格美”编号 湖南辽宁吉林等地仍有强降雨
- LRQA劳盛领导力系列:企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与创新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
- 云南临沧:非遗傣族造纸产品焕发生机远销国外
- 中俄艺术家联袂奏响《千里潇湘·丝路回响》
- 梅汝璈后人讲解“东京审判”11载:“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