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识局: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巴以冲突一年,地缘风暴何时平息?
中新网10月7日电(记者 陈彩霞)“加沙地带好像注定要成为一个大墓地一样,活着的人只是等待死亡降临到自己身上。”巴勒斯坦作家尤斯里·阿尔古勒曾这样写道。
过去一年,以色列对加沙地带采取的军事行动,已致超4万巴勒斯坦人丧生,230万人流离失所。
冰冷的数字背后,加沙人民几乎失去了一切——他们的亲人、家园、事业以及梦想。
本轮巴以冲突为何延宕一年之久?
中东局势未来将走向何方?
中新网特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田文林、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余国庆展开深入解读。
20年来最严重!巴以冲突为何持续一年?
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从加沙地带向以色列发起近年来最大规模的火箭弹袭击,以方称造成约1200人死亡,200多人被挟持。随即,以政府宣布进入“战争状态”,迅速展开“铁剑”行动,誓言报复哈马斯。
自那天起,以军不断空袭加沙地带,同时加强地面行动。从街道到住宅,从医院到难民营,“以军把所有人都当成袭击目标,没有人是安全的,”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何塞普·博雷利直言,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已经把这片土地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坟场”。
这场20年来死伤最严重的一轮巴以冲突,为何持续一年仍未见和平之光?
田文林分析称,背后可能有以下几大因素:
·以色列刻意对哈马斯进行不对等报复,恐吓防止其他反以激进武装效仿哈马斯,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以色列想要彻底消灭哈马斯,让加沙去军事化。这是个很高的战略目标,本身需要花费巨大的投入和漫长的时间来实现。
·以总理内塔尼亚胡自身的政治考量。为维持其“安全先生”的人设,内塔尼亚胡如果停战,便会面临着国内反对力量的质疑和清算。
·美国的力挺,使得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有恃无恐。
·巴勒斯坦包括哈马斯,总体上处于弱势位置,无法对以色列形成强有力的制衡。
“本轮冲突持续长达一年,的确出人意料。”余国庆称,哈马斯的“阿克萨洪水”行动超出以方预料,事发突然,以色列没有足够的应对方案,以及以总理内塔尼亚胡提出的三个战略目标等,都使得双方冲突时间延长。
余国庆还表示,“各方都没有预料到这场冲突会造成如此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加沙地带240万人口中,主要集中在加沙城、南部的汗尤尼斯和拉法等城市,当前,已有80%的房屋被毁,90%的人口流离失所,食物、饮用水等物资严重匮乏。
他指出,各方应对局势进行全方位的反思,反思冲突爆发的原因、造成的损失,以及冲突要持续多长时间等,否则加沙停火无望。
冲突外溢难止
以色列处于“地缘战略风暴中”
加沙战火尚未平息,中东多地又硝烟四起。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后,出现明显的外溢效应。”田文林指出,“胡塞武装在红海不断袭击商船,黎巴嫩真主党不断向以境内发射火箭弹,伊拉克、伊朗等国的民兵武装也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
日前,黎巴嫩传呼机大规模爆炸,以军连续对黎巴嫩发动“最猛烈空袭”,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在袭击中身亡。当地时间10月5日晚间至6日,以色列对黎巴嫩首都南郊发动新一轮空袭,中东“火药桶”一触即发。
《纽约时报》称,杀死纳斯鲁拉是近期以色列对真主党迅速扩大攻势的重大升级,这场攻势有可能演变为一场“全面的地区战争”。
田文林强调,本轮巴以冲突与当前的黎以冲突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它使得中东地区由“和解潮”转向了“动荡潮”。很多中东国家,尤其是温和的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此前关系稳定,但现在互不往来、非常疏远。
“巴以冲突处于牵一发动全身的状态,令整个中东地区冲突升级不断加温。”田文林说。
余国庆则认为,过去几十年里,真主党在斗争中积累经验,作战力量和武器装备均远超哈马斯。对以色列来说,它是更具威胁的对手。当前,以色列面临多条战线的威胁,正处于“地缘战略的风暴之中”。
“此轮巴以冲突给周边国家,如黎巴嫩、叙利亚、约旦乃至埃及的安全局势都带来了不利影响。”余国庆指出,冲突如果长久得不到解决,可能会使国际社会维护和平与安全的框架——尤其是联合国的权威和作用,受到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和平曙光在何方?
落实“两国方案”是根本
日前,在第79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多位国家领导人发出强烈呼吁——要求以色列立即停下战争的脚步,留住和平的希望。
当地时间9月27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称,“加沙局势的外溢可能让整个区域陷入危险,必须朝政治解决危机而努力。”
与绝大多数国家一道,中国在中东展开了积极有效的“穿梭外交”,将“两国方案”作为解决巴以问题的根本方式。
余国庆提及,7月,应中方邀请,巴勒斯坦14个派别高级别代表在北京连续举行和解会议,共同签署《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
“在冲突过程中,中方将冲突一方巴勒斯坦各派别的人召集到北京,帮助解决其内部分歧,做出了重要的协调磋商的工作。”余国庆表示,“国际社会未来也应该帮助巴以认识到冲突若长期化,伤害极大,双方应尽快停战止火。”
田文林也指出,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中国在国际场合多次呼吁双方停火止战,同时向巴勒斯坦提供大量的人道主义援助,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
田文林同时强调,“对中东局势影响最大的域外国家是美国——美国客观上推动了冲突的长期化。”
“美国应尽早结束对以色列的‘双轨’政策。作为以色列的主要捐助国,美国承担着推动结束暴力和挽救生命的道义责任。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需要立即加以关注,并采取行动。”田文林称。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麦卡锡称债务上限谈判有进展 但美股却应声下跌
- LPR时隔9个月下调 30年房贷少还上万元
- 从源头到大海 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以“影像”诠释命运紧相连
- 托育市场需求旺盛供给寥寥无几 找个平价托育班可真难
- 新疆非遗乐器制作传承人:制琴四十载不忘传承初心
- 大型音乐实景剧《芳草情》首演 庆祝新疆兵团成立70周年
- 中越歌手壮乡献唱:以声传情促友谊
- 国际识局:枪支泛滥枪案猛增,美国校园枪殇之痛何时休?
- 巴西东南部发生严重车祸 已致至少39人遇难
- 广西河池建设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 打造生态文明强区建设样板
- 巴西:“我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征文比赛收官
- 丝路青年说(六) | 为世界提供稳定高效的物流服务
- 重庆开行首条“小巷公交便民健康专线”
- 国际最新研究:人工智能驱动深度学习方法可生成各种功能性蛋白质
- 旅客中秋出行需求旺 广铁集团预计发送旅客980万人次
- (新春走基层)动车“验血师”:春运期间每天至少检测逾百份油液
- 甘肃天水市3月以来累计接待游客772.5万人次
- 新主流影像如何走近青年、影响青年
- 江西广丰:“双向服务”助力千年古镇谱新篇
- 探访敦煌鸣沙山“挖手机”派出所
- 热门推荐
-
- 灾后如何关注心理健康?医学专家:急性应激障碍通常在一个月内缓解
- “五一”假期首日中国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创历史新高
- 1488部!“天坛奖”影片报名数量再创新高
- 粤博举办《诗经》国风音乐会 演绎七夕浪漫
- 小菌菇撑开“致富伞” 大棚里收获“黑黄金”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6版)、《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辞典》首发
- “中原粮仓”河南麦收基本结束 夏播面积超八成
- 渐进式、小尺度 金陵智慧赋能青海“茶马古都”微更新
- 巴西副总统阿尔克明:巴中经贸合作涌现新机遇
- 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院揭牌成立 欧阳友权任院长
- 【地评线】有声漫评 | 青年夜校,点亮年轻人的夜生活
- 《中国奇谭》何以出“奇”?
- 桂渝川启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交通强国专项试点
- 上海邮轮入境游客渐多 两艘访问港邮轮陆续抵沪
- 中韩长沙共探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技术
- 中炼化上半年在境外新签合同按年增长1.07倍
- 覆盖上亿人 多地长护险补短板
- 江苏大丰龙卷风灾害已致2死15伤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有序开展
- 中国商务部:望美方谨慎决策不要重蹈覆辙
- 青海黄河岸畔小城环境整治见闻:乡镇“擂台比武” 民众齐抓共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