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霸权加剧全球经济动荡 多国人士呼吁货币多样化
在结束了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之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9月18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50个基点,降至4.75%至5.00%之间的水平。针对美联储的此次降息决定,多国人士纷纷表示,美国一直利用美元作为金融武器,不管进入美元加息周期还是降息周期,都会给世界经济带来很多动荡,世界各国应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实现货币的多样化。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治理与永续发展研究所所长 卢耀群:近年来,美元的升值对世界造成了很大冲击,美元指数一度达到20多年来的历史新高。当美元处于历史高位时,各国将不得不花更多的钱来购买美国的商品和服务。与此同时,它也增加了企业的借款成本,我认为这是一种双重打击。而当美元利率开始降低时,世界再一次陷入波动,企业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我认为从本质上讲,非常重要的是世界各国必须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尤其是亚洲国家,必须慢慢地实现货币的多样化,也许转向亚洲自己的货币,也许转向一篮子货币,从而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南非国会议员 孟亚:美联储的降息行动可能会对世界经济带来冲击,特别是对那些刚刚从疫情中恢复过来的发展中国家。多年来,美国一直利用美元作为武器,对抗包括非洲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因此非洲必须抵制这种将美元武器化的行为,寻找用本地货币进行贸易的替代方案。
墨西哥国际问题专家表示,美联储降息有可能引发货币挤兑,为了稳定自身经济,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强内部市场。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国际问题专家 马丁内斯:由于美联储降低利率,美国的经济增长将会加快,这反过来又会引发货币挤兑,我认为当美联储开始第三次降息时会引发围绕美元的货币挤兑。在这种情况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要做的就是加强内部市场,通过扩大内需来实现经济稳定。
“美元潮汐”收割全球财富
转嫁危机
长久以来,利用美元霸权体系,美联储按照美国利益的需要,在“开闸放水”和“落闸限流”之间反复横跳,通过货币流动从他国攫取经济利益。美联储降息、加息形成的所谓“美元潮汐”不断地在全世界收割财富、转嫁危机。
“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美国前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的傲慢言辞在本轮“美元潮汐”中再次得到了验证。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美联储激进降息,从2020年3月开始连续下调利率区间至接近零,并开始实施所谓“无上限”量化宽松,进行了史无前例的货币“大放水”,美国通胀被迅速推高。截至2022年6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9.1%,通胀率创下1980年以来的新高。
△美联储加息历程图2022年3月至今
为应对通胀,美联储自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连续11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达525个基点。过去一年间,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之间,为23年来最高水平。
美国大规模降息的同时,通过超发美元进口商品、投资他国等方式输出资本,劫掠他国;激进加息时,又导致全球流动性快速收紧、多种货币大幅贬值,以美元计价借贷的国家清偿债务压力骤增,不少发展中国家陷入了“汇率震荡-资本外流-融资成本升高-偿债困难”的困境。
货币贬值、通胀高企
全球多国经济承压
美国《纽约时报》今年4月报道称,在彭博社追踪的约150种货币中,有三分之二的货币对美元走弱。日元是受影响最明显的主要货币之一。今年以来,日元对美元一度跌至161.90日元兑1美元的水平,创1986年12月以来新低。
许多发展中国家更是损失惨重。以埃及为例,据统计,自2022年以来已有约200亿美元热钱逃离了埃及市场。大量外资流出,导致其并不充裕的外汇储备快速缩水,埃镑汇率一度由今年年初的1美元兑换31埃镑跌破1美元兑换50埃镑,经济持续承压。
货币贬值伴随着通胀的高企。土耳其2022年10月通胀率达85.51%,为24年来最高,2024年5月通胀率依旧高达75.45%。
而阿根廷2023年累计通胀率甚至达到了211.4%,创1990年以来新高。
融资难、还债贵
中低收入国家陷入债务危机
为减轻美联储加息的不利影响,许多经济体不得不应声而动,给自身经济增长带来风险。受美国战略裹挟最紧的欧洲紧随美国多次被动加息。货币紧缩政策导致欧元区经济持续疲弱,欧洲央行在遏制通胀与寻求经济增长之间,经济困境加剧、进退两难。许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陷入“融资更难、还债更贵”的双重困境,债务危机风险增加。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今年6月发布报告说,2023年全球公共债务创历史新高,达到了97万亿美元。专家指出,美国金融政策加剧了中低收入国家的债务危机。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十几年头疼,病灶竟在心脏!心脏病,有哪些不常见症状?
- 四川持续推进交通基建 上半年公路水路建设投资超1300亿元
- 突发!上海游客进入杭州可能被赋黄码,需要联系社区转绿码
- 全国人大代表刘宏: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培养高水平人才
- 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长沙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 甘闽合栽文旅“梧桐树”:倾情倾智“引流”百余优质项目
- 英伟达芯片能火多久
- 辽宁大连:万米高空过端午 百年皮影登云端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出现“持枪者”?美总统专机“空军一号”停靠地临时封闭
- 稳定房地产市场仍需持续发力
- 科技赋能助力渔业丰收 新疆尼勒克县实现养殖智能化、加工数字化
- 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突破200亿元 还将纳入更多行业
- 法官被指干预案件重审? 青海海西州中院发布最新通报
- 从传承接力到创新发展 台湾电子工程博士的中医之路
- 湄洲岛:“和美海岛”养成记
- (聚焦海峡论坛)两岸农业界人士携手探索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
- 世界最大跨度无砟轨道斜拉桥主塔封顶
- 北江航道全线船闸逾一年半累计过货量近1.5亿吨
- 万只野生天鹅返回新疆巴音布鲁克陆续进入筑巢孵化期
- 热门推荐
-
- 第十四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合作项目引资额844.75亿元
- 2024年,你走进了几次电影院?
- 以色列南部部分城镇拉响警报
- 从“双向奔赴”到“双向成就” 浙江宁波让人才“站C位”
- 未来安徽多强降水 主雨带在南北摆动
- 谢锋访问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
- 3046公里“绿围脖”,护好塔克拉玛干沙漠
- 官方:元旦假期国内出游5271.34万人次 体现三大特点
- 文化派对再现运河北首集市盛景
- 山水即心境——专访内地赴港办展的艺术家唐悟刚
- 拜登发表国情咨文先谈乌克兰危机:“我不会低头”
- 北京火锅美食文化节启动 千余家火锅温暖冬日京城
- 中新健康丨治癌药物突破 中国首次获得克量级镱-176同位素并制成镥-177
- 上市公司“年报盛宴” 中国人寿荣膺“最佳实践”
- 多家外媒呼吁欧盟放弃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贸易战没有好处
- (申城风景线)上海打造文化人才之家 社区与人才“深层触达”
- 今年前11个月四川外贸进出口增长8.7%
- 时隔13年,北京调整楼市限购政策,这些人可再买1套房
- 中新网评:国泰解聘空乘,更需解除傲慢与歧视
- 广州地铁二十一号线将进行拆解 首条环线十一号线将因此实现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