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突破200亿元 还将纳入更多行业
中新社北京10月27日电 (记者 阮煜琳)成交数据显示,截至10月27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3.756亿吨,累计成交金额201.71亿元人民币。中国生态环境部官员表示,经过两年多的建设运行,全国碳市场总体运行平稳,达到了预期建设目标。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年覆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45亿吨,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
中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27日在北京对记者表示,经过两年多建设运行,全国碳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企业减排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达到了预期建设目标。
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进展情况,夏应显说,初步构建了制度框架体系。推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则,打通了报告核查、配额分配、市场交易、清缴履约等关键环节的堵点、难点,并通过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实现全业务智能化,运行框架基本建立。
同时,顺利开展配额清缴履约。据介绍,第二个履约周期(2021年、2022年)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50亿吨。2021年、2022年度配额已于今年8月完成发放,目前正在有序展开清缴履约,履约完成率已超过60%。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亟待将更多符合条件的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夏应显表示,下一步,将坚持稳中求进,优先纳入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大、产能过剩严重、减污降碳协同潜力大、数据质量基础好的行业。(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台湾青年民众戏剧工作者在沪演出《红色青春》
- 四川蒲都高速公路因滑坡等交通中断
- 中新教育丨20余名港澳台大学生在天津完成暑期实习
- 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庆祝长城奖学金设立30周年
- 山西新增天津-朔州-长沙航线
- 甘肃以数据全过程监管危险废物 打通危废收集“最后一公里”
- 北京人艺再演《吴王金戈越王剑》
- 俄罗斯人在黑河享受互联生活:快递、外卖“哈拉少”
- “我们身边的故事就是中国故事” 第五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开幕
- 酱制品年产值3.6亿元 江南古镇何以“弄潮”?
- 乌克兰何时加入北约?北约秘书长到访基辅后给出答案……
- 现实主义含量:电视剧质量的分水岭
- 广州南沙多举措打造海洋牧场 建设“蓝色粮仓”
- 2023年度“最美基层好医生”推荐展示活动总结会在京举行
- (新春见闻)“圈粉” 传统文化 老外沉浸式体验“在中国过大年”
- 600余名外商“掘金”拉萨雪顿节展览会
- TikTok恢复在美服务
- 共话汉字之美 中马书法家在西安开展青少年交流活动
- 深入178个行政村 北京门头沟区开展灾后重建规划工作
-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会见科恩集团首席执行官泰尔
- 热门推荐
-
- 《燃烧的月亮》热播:草原实验与人生旷野
- 专访安永中国主席: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已扮演大国角色
- 第十二届陕西省阅读文化节开幕
- 2023桂林艺术节开幕大戏上演舞台剧《骆驼祥子》
- 2023年中国国际广电产业交流会在荷兰举办
- 新业态、新模式、新活力 乡村与青年“双向奔赴”赋能乡村新经济
- 外卖小哥:留下来过年挺温暖挺值得
- 西藏墨脱举办茶树修剪与技能交流活动 助力文旅融合
- 突出传承要义 第十七届“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遗演出季”在京上演
- 第二届滇商大会前期促成签约金额超130亿元
- 解读中华文明密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帛书传奇》在京启动
- 弘扬圆瑛文化 “复兴之路·圆瑛之光”书画展福建古田举行
- 海内外青少年“玩转”创意发明 在科创中寻乐趣
- 上海海关固体废物平均在港时间逐年缩短
- 中新健康丨南京高校团队研发出精准识别血栓的纳米递药机器
- “公园城市”湖北咸宁:满城桂花 景城相融
- 百川归海 万物生辉
- 智能可穿戴设备破解中青年高血压管理难题 专家:需通过准确性验证
- 第九届中国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名师讲堂聚焦科学有效防控
- (身边的变化)科尔沁沙地锁边区:治沙治出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