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助力渔业丰收 新疆尼勒克县实现养殖智能化、加工数字化
央视网消息:在新疆伊犁尼勒克县,来自天山山脉的冰雪融水水质纯净冷凉,富含溶解氧,为三文鱼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科技赋能更让三文鱼有了高品质的保障。这尾来自天山深处的三文鱼到底是怎么养殖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湾天山深处的碧蓝水面就是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的三文鱼养殖基地,水面上这一个个巨大的圆圈就是当地的大型生态环保网箱。而工人们正忙着用自主研发并取得专利的远距离智能投饵系统给鱼喂食。这个系统可以通过对水温、水溶氧、鱼体总量的统计,科学合理地计算出投喂量,实现精准投撒,大大节约了人力。
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三文鱼养殖基地成鱼组负责人 沙比·沙都阿卡斯:调整好它的公斤数、风速、下料速度,然后调成自动,一键启动,这个鱼吃食就均匀了,不像人工撒一会儿撒多了、一会儿撒少了,没有那种情况。
三文鱼分为鲑科鲑属与鲑科鳟属,它不是特指某一种鱼,而是鲑鱼和鳟鱼的统称,三文鱼只能在低温水域中繁衍生长,属于冷水鱼。养殖三文鱼主要有大西洋鲑、王鲑、虹鳟、银鳟等品种,而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养殖的三文鱼分类是三倍体虹鳟,在国际上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这些鱼类对生存水质有非常高的要求,略有污染就无法生存,因此,这些水下清污机器人就派上用场了,它搭载的声呐成像系统、光学摄像机能够在水下识别地形、保障通行,并准确识别清理污物。
在养殖基地的繁育中心,鱼卵孵化养殖到一定程度,就要按大小把不同规格的鱼分配到不同的网箱里养殖,便于更科学精准地进行管理,这种分级计数平台的应用改变了原来人工挑选的方式,让生产更加高效科学。
为了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养殖基地通过数字渔业发展,不断攻克技术难题,取得58项技术专利,实现智能化养殖、数字化生产加工。
随着新疆交通、物流的快速发展,这一尾尾三文鱼从生产基地到老百姓的餐桌实现了全程冷链,快速到达。到今年年底,新疆尼勒克县三文鱼养殖基地将实现6000吨的量产目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巴基斯坦媒体:所谓“民主峰会”无视国际社会意愿
- (乡村行·看振兴)湖南浏阳发展大棚经济带动农民增收
- 马泰总理会晤:携手推动两国边境地区发展
- 国际识局:乌克兰危机进入第1000天,乌军将“腹背受敌”?
- 三峡文物保护工程已实施考古发掘项目994项
- 台风“摩羯”的中心已于越南广宁省南部沿海登陆,最大风力达17级
- 湖南省气象台发布霾黄色预警
- 五一假期乘坐火车、客车,应该如何防护?
- 北京交警“随手拍”上线4年收超千万条投诉,这5类最多
- 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开馆 为首个互联网主题大型科技馆
- (国际观察)俄乌冲突两周年 劝和促谈呼声愈高
- 浙江基层治理观察:“早上好”何以推动“村社好”?
- 波兰政府通过就二战损失对德国索赔的相关决议
- 商务部公告2024年第37号 关于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进口油菜籽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的公告
- 安徽实现全部公安事项“只进一门”就能办成
- “村网”共建“蔬”写湖南常宁乡村振兴致富经
- 支原体肺炎有后遗症吗?专家:一般预后良好
- 用好红色资源 凝聚奋进力量
- 广东受台风影响用户近九成已恢复供电
- 《铁路12306密码》新书首发式在京举行
- 热门推荐
-
- 青海启动禁毒宣传教育进农牧区活动
- 中国国家网信办发布报告: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50.2万亿元
- 皇家园林“寻龙记”:中国唯一双面九龙壁藏着多少龙?
- 化“流量”为“留量” 专家支招桂林艺术节走向“长红”
- 中国科大机器化学家采用火星陨石智能创制产氧电催化剂
- 北京怀柔科学城加快构建科创生态体系 推动产出世界级创新成果
- 今年上海口岸海运智利车厘子进口季正式拉开序幕
- 外媒:济州航空官网首页刊登声明,向所有受务安机场事故影响的人员致歉
- “好客山东”掘金夏日“夜游经济” 拓展文旅“新夜态”
- 2023年全国山地自行车锦标赛在杭州淳安举行
- 新疆巴州戈壁滩上瓜果香 两千余亩“老汉瓜”迎来丰收季
- 魏微长篇小说《烟霞里》用一个女性成长史反映中国40年社会变革
- 上半年山西实际使用外资4.94亿美元 同比增144.26%
- 《迷失之城》将映 桑婆、钱老板组“欢喜冤家”
- 80年前诺曼底登陆,那里曾有中国年轻人奋战的身影……
- 2.6万件中央救灾物资紧急调往安徽
- 湖南强降雨持续 576乡镇累计雨量均超100毫米
- 聚集世界文明传承与创新 国际青年史学家对话会举办
- 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第十次刷新装卸效率世界纪录
- 以文化城,河北定州焕发千年古城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