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重大项目密集批复,铁路投资迎来转折向上
铁路固定投资在连续下降3年之后,今年有望增长提速和总额回升。
国家铁路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61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比1~4月加快0.9个百分点。
第一财经梳理发现,今年以来,1月、1~2月、1~3月、1~4月和1~5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4.8%、5.9%、6.7%、6.3%和7.2%,总体呈现加速增长的势头。
多条线路密集批复
投资增长的背后是在建项目工程进度的加快推进。国铁集团官方网站消息称,近期,国铁集团抓住施工黄金期,优质高效推进铁路建设,在确保工程质量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完成投资和实物工作量。一大批工程项目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按照年初的计划,2023年,全路预计投产新线3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铁2500公里。国铁集团称,贵南高铁、福厦高铁、沪宁沿江高铁、昌景黄高铁进入通车倒计时,另外,雄商高铁、雄忻高铁、津潍高铁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这些在建续建项目进度加快,有力地提升了铁路固定投资的增长。不仅如此,各地各部门也在加紧推动新项目的开工,更多项目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将形成投资增量。
国家发改委4月召开了第十二次全国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协商会议,确定了2023年全国将重点推进40个铁路项目,其中包括20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和20个储备开工项目,这无疑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进度。
5月9日,云南省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召开2023年铁路重点前期项目专题调度会议。会议要求,按照国家发改委“周调度、月报告”的工作要求,定期调度项目前期工作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前期工作存在问题,全力推进云南省4个重点铁路项目前期工作。
2023年宁夏全区铁路建设工作专题会议称,宁夏有2个项目纳入其中,其中,包兰铁路银川至中卫段扩能改造工程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项目,未纳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被直接列为2023年新开工项目,将原计划开工时间提前了3~5年。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耀向第一财经表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还是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引擎。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一些铁路项目借此机会加快推进建设,也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事实上,今年以来,铁路项目的前期工作明显加快,已经有十多个铁路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或者国铁集团及地方政府的批复。其中,5月以来,包括合浦至湛江高铁、邵阳至永州高铁、潍宿高铁及青岛连接线、合肥至武汉高速铁路等项目获得批复。
6月26日,湛江市发改局发布《新建合浦至湛江高速铁路首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最近刚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合湛高速铁路历经两次调整,设计标准从时速200公里提升到250公里,后又提升到350公里。
铁路项目从可研批复到最后开工还要经历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多个审批程序,而每个程序中又需要多个前置条件的审批。在可研批复之后,其他环节不同部门的审批工作也在加快推进,这些前期工作的加快推进为工程开工奠定了基础。
今年3月,黄桶至百色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近日,黄百铁路(广西段)项目建设用地预审获得自然资源部审查批复,项目用地预审总面积为179.46公顷(约2692亩),用地预审获批后,项目将进入先行用地报批阶段,为早日开工奠定坚实基础。
不仅如此,地方政府也在加快项目的进展。比如,近日海南省举行了湛海高铁项目建设动员部署会,要求统筹调度各方面积极因素,全力以赴推进项目于今年年内开工建设。该线路主要包括湛江至海安段铁路工程和琼州海峡过海轮渡工程两部分,总投资超500亿元。
铁路投资迎来拐点
最近3年来,铁路投资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2020年全国铁路固定投资跌破了保持5年的8000亿元以上的规模。2022年,全国铁路固定投资为7109亿元,这是2014年以来的最低点,下降5.1%,比2021年跌幅扩大0.9个百分点。
今年年初,国铁集团没有公布今年的铁路投资计划,但是在2023年铁路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中的铁路项目,强化铁路建设投资的支撑拉动作用。
陈耀表示,目前,“八纵八横”高铁网络基本形成,现在修建的是网络的补充线路。基础设施建设是拉动经济较大的动力,现阶段铁路投资还有增长空间,铁路网络整体上说还不足以满足出行和货运的需求,比如,中西部地区铁路密度还不够,甚至一些省会之间的沟通还不够。
国铁集团也称,铁路部门着眼联网、补网、强链,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快前期工作,科学有序推进新项目开工,为稳投资、扩内需、带就业、保民生提供更多支撑和保障。在其6月的月度会议上,要求确保完成铁路投资目标任务和实物工作量。
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固定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已经显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5%,增速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3.5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6.4%,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1.5%,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7.5%。
今年5月,国铁集团发布《铁路工程建设按下“快进键”激发新动能》,文章称,一季度,全国铁路完成基建投资756亿元,同比增长6.7%,带动钢铁、水泥、工程机械等多个产业复苏发展,发挥了铁路对恢复和扩大内需的拉动、支撑作用。
长城国瑞证券研报认为,“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9万亿元,平均每年7980.2亿元。2021和2022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远低于“十三五”同期水平,因此,他们判断2023~2025年,全国铁路投资有望进入提速期。
浙商证券研报认为,疫情后铁路投资有望拐点向上,2016~2020年铁路投资规模约4万亿元,预计“十四五”投资规模与“十三五”相当,2023~2025 年年均约8400亿元,较2022年提升18%。不过这一预计超过了铁路投资历年最高峰,即2010年的8235亿元。
第一财经 作者:李秀中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时隔三年,西藏昌都迎来第九届三江茶马文化艺术节
- (第七届进博会)前瞻:上海与进博会“同频共振”添新动能
- 中国专家填补国际空白 为指导骨移植保髋术提供科学依据
- 福州闽侯县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大会举行 促产学研成果落地
- 广东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 茉酸奶致歉:安排涉事门店即刻闭店,并永久解约
- 第八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开幕 陈凯歌获东西方交流贡献荣誉
- 大雁塔下乐声扬 西安交响乐团户外公演举行
- “制造业大市”宁波加“数”前进:聚焦推动数实融合
- 综述:联合国呼吁采取紧急气候行动确保人人享有宜居未来
- 中国科技馆举办生态文明建设系列科普教育活动
- 高校图书馆借阅量下降 背后是阅读方式多元化
- “华龙一号”核电技术74件/套实物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国家发改委:增发国债资金已全部落实到1.5万个具体项目
- 中国队获得2020年“RVF葡萄酒盲品世界锦标赛”亚军
- 中国铁路北京局“五一”假期运输收官 发送旅客1132.7万人次
- 香港青年员工看上海交流活动启动:沪港交融 共创未来
- 收费高昂、多头收费……办公软件套娃收费坑了谁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近期通过对外军援一揽子法案答记者问
- 银发“搭子”参与社区治理 浙江阿姨“舞”出精彩晚年
- 热门推荐
-
- 孕妈妈该怎样运动?专家:无妊娠期运动禁忌者应规律运动
- 中柬机构共同举办针灸推拿高级人才研修班
- 既“灵”又“活”,让公积金制度惠及更多灵活就业者
- 《志愿军:存亡之战》李家三口战场团圆 小家分离只为守护万家灯火
- 国际最新研究发现果蝇能感知碱性物质的新味觉
- 宫灯、京剧脸谱……这些非遗技艺有多绝?
- 川渝7个区县开展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文旅合作共建
- 中非共探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湖南建设中医药强省 优化优质医疗资源延伸布局
- 遭遇内涝如何避险?来看注意事项,关键时刻能救命!
- 俄副总理:俄罗斯将于8月每日减少50万桶石油出口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修订发布《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
- 涉嫌贩卖出生医学证明 广西南宁相关医院责任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2024汉学青年学者研习营”在贵阳结营
- 档案里的时光:正乙祠戏楼历史上第四次大修复情况如何?
- 电动自行车切勿加装或改装电池
- 挪威作家约恩·福瑟获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
- 今年开年中国经济表现如何?一组先行指数感受经济活力
- 1488部!“天坛奖”影片报名数量再创新高
- 全球制造业《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合肥)倡议》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