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称,未来20年全球70%人口或经历极端温度和降雨的快速变化
中新网北京9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最新发表一篇气候变化建模研究论文称,在高排放场景下,未来20年里全球70%的人口可能都会经历极端温度和降雨的快速变化。
该研究认为,如果实行有力的缓解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个受影响比例预计将减少至全球人口的20%。
据介绍,持续的气候变暖正在影响极端天气,未来预计许多区域将会经历更为剧烈的热浪和降雨事件。过去的研究集中在极端天气变化的预测幅度上,较少关注变化率,但理解极端事件的变化率很重要,因为其影响取决于社会适应变化条件的能力。
基于此,论文通讯作者、挪威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Carley E. Iles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使用大型气候模型模拟集合,研究了极端降雨和气温预计在未来20年的变化率。他们通过建模估计,在高排放场景下(SSP5-8.5),大部分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包含了70%的全球人口)未来20年预计将经历较高的极端气候和降雨变化率。在有力缓解排放的场景下(SSP1-2.6),即全球温室气体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估计受这些趋势影响的全球人口将减少至20%。
论文作者指出,世界大多数地方都会经历工业革命前时期不太可能发生的气温变化趋势。北方高纬度、亚洲南部和东部以及赤道非洲也会经历急速的降水变化。
论文作者总结说,他们这项发现是基于模型得到的,但其结果表明,需继续采取缓解和恰当的适应举措,来限制未来20年气候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此心安处是吾乡丨“新疆是我心之向往的地方”
- 山西碧村遗址揭开黄河岸边史前聚落形态变迁
- 规范零工市场 优化就业服务
- 民政部动员引导全国慈善组织积极有序支援西藏灾区
- 阿斯利康投资4.75亿美元在华新建小分子创新药工厂
- 湖北昭君文化旅游节启幕 弘扬昭君“和美”精神
- 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国辉向青少年科普视神经再生的奥秘
- 十年磨一剑 国际互联网小镇如何走向世界?
- 美国须正视国内毒品泛滥的顽疾
- 美财长说准备采取更多行动确保银行存款安全
- 114名蒙古国白内障患者来华“光明行”
- 四川成都: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连续三年上调
- 出现会计差错!美国防部承认对乌军援多算了62亿美元
-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再登进博会中国馆 以国礼形象展现中国风采
- 冷空气结束全国大部晴好 新疆云南黑龙江等地部分地区有雨雪
- 书香满赣鄱 截至2022年底江西建成城市书房372家
- 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即将竣工交付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李瑶: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绿色金融体系 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 广东首个近浅海油田油气上岸项目有新进展
- 三月春回拉萨暖意浓
- 热门推荐
-
- 新图景里的数智脉动|大国重器
- 北京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 提供社保“一站式”服务
- 重磅!世卫宣布:阿斯巴甜可能致癌
- 农村电商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 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大(环球热点)
- 大量吃荔枝会致“酒驾”?验血可辨真相
- 二手房交易占比超六成 中国楼市现关键转变
- 广州海关查获一批违规携带进境的保健品,共计1374瓶
- 听得见民意 摸得着民心——新疆创新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 池黄高铁岭上村隧道贯通
- 美日将在G7峰会宣布俄罗斯“核威胁” 扎哈罗娃:令人震惊
- 广东要求粤东海域所有海上作业渔船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 Costco上海浦东店3月10日将开启试营业
- 美国2023年12月失业率环比持平为3.7%
- 南铁迎中秋小长假运输客流高峰 预计发送旅客114万人次
- 曼谷国际时装周展示泰国时尚独特魅力
- 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讲述“大美南极”
- 中国企业承建的尼日利亚拉各斯轻轨红线一期通车
- 越南文版《泌语医谈》新书首发式在北京举行
- 消费市场绿意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