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世卫宣布:阿斯巴甜可能致癌
中新网7月14日电 综合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当地时间14日发布相关评估结果,将阿斯巴甜(一种人造甜味剂)列为可能致癌物,但补充说,如果每天摄入量不超过每公斤体重40毫克,摄入阿斯巴甜是安全的。
世卫组织营养与食品主管弗朗切斯科·布兰卡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对阿斯巴甜研究的两项评估结果,并表示,“我们不是建议公司撤回产品,也不是建议消费者完全停止使用。只是建议适度摄入。”
近期以来,“阿斯巴甜致癌”争议引起广泛关注。14日,世卫组织官网上发布消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发布了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结果。
据世卫组织介绍,阿斯巴甜是一种人造甜味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被广泛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中,包括减肥饮品、口香糖、冰淇淋、乳制品(如酸奶、早餐麦片)、牙膏以及药物(如止咳药水)等中。
IARC引用了对人类致癌性的“有限证据”,将阿斯巴甜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IARC 2B组)一类,JECFA则重申,每日可接受的摄入量为40mg/kg体重。
JECFA表示,一个人每天的摄入量在这个限度内是安全的。并举例称,如果一个人没有从其他食物来源摄入,那么一个体重7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超过9-14罐含有200或300毫克阿斯巴甜的无糖饮料,才能超过可接受的每日摄入量。
“癌症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每年有六分之一的人死于癌症。”布兰卡表示,对阿斯巴甜的评估表明,虽然安全性不是常用剂量的主要问题,但已经描述了其潜在影响,需要通过更多更好的研究进行调查。
消息称,IARC 和JECFA两个机构进行了独立但互补的审查,以评估与使用阿斯巴甜相关的潜在致癌危害和其他健康风险。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联邦调查局:首要任务是确认特朗普集会枪击事件枪手动机
- 黄山为茶产业发展安装“智慧大脑”
- 捐款1元却被收3元“手续费”?记者调查多家筹款平台
- 广西启动“畅游广西”全季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活动
- 上海专家一体化复合手术成功救治60CM钢筋直插盆腔外伤患者
- 海南航空深圳至温哥华国际航线6月9日起复航
- 山东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村民实现“家门口”寄件取件
- 高通钱堃:以知识产权保护助推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 外媒:泽连斯基称乌克兰“胜利计划”已准备就绪
- 广东最低气温跌至-1.2℃ 部分高速路或有结冰
- 菲律宾投资署:马科斯总统出访带动大量欧洲对菲投资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从荒滩到“绿洲” 陕西渭南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 《行在·杭州》新书首发 余秋雨作《杭州宣言》开篇
- 对校园欺凌说“不”!这些措施你应该知道
- 快讯!纳瓦夫·萨拉姆被任命为黎巴嫩总理
- 六部香港电影亮相第27届加拿大奇幻国际电影节
-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什么区别?糖尿病人吃水果要注意什么……权威解答来啦!
-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科学评估 助力个性化养老
- 德意志银行下调英国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
- 《狂飙》之后,张颂文渴望“自由”
- 热门推荐
-
- (第七届进博会)乌拉圭牛肉为何“七进”进博会?
- 因威胁多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 美国一男子遭逮捕
- 演唱会一票难求 文化消费一定“费钱”?
- 新疆阿图什市发生5.5级地震 救援先遣队已赴震中探查
- 外国留学生亲历桂林艺术节:分享给世界各地网友
- 洪都拉斯养殖南美白对虾获准输华
- 义乌展销会助力宁夏同心县农特产品拓展市场 签约金额约1.35亿
- 以乐为桥 台湾三代音乐家“唱响”山西觅“知音”
- “古瓷新韵—中日陶瓷文化交流论坛”:与会者期待推进多领域人文交流
- 山西电网用电负荷创新高 最高达4408.8万千瓦
- 商务部就美发布对外投资审查行政令答记者问
- “高热惊厥”每发作一次都会对孩子的脑神经元造成伤害
- 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 俄防长:美西方向乌提供重型武器将导致局势朝着不可预测方向升级
- 逆势上调存款利率 银行鏖战开门红
- “高铁静音车厢”上热搜:实际早已推出该服务,乘坐体验如何?
- 治“碱”迎“丰”景 中交路建助力肇源盐碱地改良见成效
- 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生产呈现较快增长态势
- 古典遇上爵士 2024北京长城音乐会再度上演
- “中国诗歌的文化特质与社会参与”诗歌论坛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