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丨美方必须就大规模使用兴奋剂问题给世界一个交代
眼下,2024年巴黎奥运会赛程过半。一股“暗流”也在赛场内外涌动——美国媒体和机构一边炮制虚假话术、攻击别国运动员违规服用兴奋剂,一边对兴奋剂检测呈阳性的本国选手进行袒护和包庇,再次玩弄“双标”,将体育政治化、武器化。
当地时间7日,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发表声明指出,2011年以来,美国反兴奋剂机构(USADA)至少在三起案件中,对使用类固醇和促红素(EPO)的运动员免予指控和处罚,允许他们继续参加比赛。声明指出,这一做法明显违反WADA旨在保护体育竞赛完整性的规则,破坏了体育比赛的公平性,也危及相关运动员的安全。
与此同时,根据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面向全球受访者发起的一项网络民调,95.01%的受访者强烈谴责美方假借体育之名打压对手的卑劣伎俩,痛批这是“美式霸权”对奥林匹克的践踏;96.84%的受访者认为,美方缺乏对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尊重,是在挑战公平和权威;96.11%的受访者呼吁各国遵守奥林匹克精神,共同维护国际体育组织的权威性和公正性,营造公平竞争的体育竞赛氛围……
这些表态和呼声,坐实了美国体育运动中存在大规模、有组织、系统性使用兴奋剂的严重问题,也说明国际社会看清:美方为保住所谓“优势地位”贼喊捉贼,无所不用其极。
回溯时间线,人们不难发现,早在本届奥运会开幕前几个月,美国就开始有预谋地“带节奏”。今年4月,美国反兴奋剂机构和《纽约时报》等西方媒体接连炒作称,中国游泳运动员在2021年被查出兴奋剂曲美他嗪阳性却没有受到处罚。此后,美方不顾世界泳联、WADA这两大权威机构客观、公正的调查结果持续炒作。之后,美国政府还就所谓“兴奋剂事件”传唤世界泳联执行董事,并扬言对WADA展开调查。少数美国国会议员日前提出一项新法案,威胁要扣留对WADA的经费支持。对于美方做法,国际奥委会明确表达了不满,甚至警告考虑取消美国城市的奥运会主办权。
竞争不过就使出歪招,美国这一套在国际政治领域可谓劣迹斑斑。如今,它又在体育竞技领域复制。这不仅是对倡导公平竞赛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亵渎,也是对所有付出艰苦努力的干净运动员极大不尊重。美国一些人在国际场合大谈“规则”,实际奉行的是美国规则。
近年来,美方针对中国的全方位遏制打压步步升级。炒作所谓“兴奋剂事件”、抹黑中国运动员和中国国家形象,也成为手段之一。从体育层面看,美国一直自诩为“体坛霸主”,将体育竞技视为软实力重要一环。这些年,随着中国等国竞赛水平的不断提升,美国在田径、游泳等一些传统强项上的优势被削减或反超,这让美国一些人患上了“焦虑症”。
比如,本届奥运会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中,中国队勇夺金牌,打破了美国在该项目上长达40年的垄断。在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中国运动员潘展乐以巨大优势夺冠,引发西方舆论一片惊呼。美国一些人越来越多地借所谓“兴奋剂问题”做文章,给他国运动员下绊子,干扰他们的竞技状态。
根据公开报道,自今年1月初至巴黎奥运会前夕,中国游泳队平均每人接受反兴奋剂组织检测21次,远高于美国队的人均6次和澳大利亚队的人均4次。国际奥委会发言人马克·亚当斯回应称,中国游泳队“经受了全面检测”。WADA媒体关系总监詹姆斯·菲茨杰拉德认为,“(美国)某些人纯粹是想通过这些涉事运动员是中国人来捞取政治筹码,这将会在反兴奋剂系统内部造成不信任和分裂”。
讽刺的是,就在美国以“兴奋剂”为由攻击他国运动员时,它一贯的“双标”行径被曝光。今年3月,美国奥运田径选手埃里扬 奈顿被查出呈类固醇阳性,但美国反兴奋剂机构辩称,这是由“运动员食用了受污染的肉类引起的”,因而决定不对他实施禁赛处罚,并允许他参加巴黎奥运会。从过往看,美国很多获得过奥运金牌的田径名将都被检出兴奋剂阳性,但在美方庇护下,要么保住了名声,要么被从轻处罚。美方对自身长久以来的反兴奋剂“陋习”视而不见,却试图越界管辖别国,如此“双标”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反感。
奥林匹克精神不能被美式霸权玷污,反兴奋剂工作不应沦为抹黑和打压他国的工具。相关机构有必要对美方严重违反《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的掩盖行为开展独立调查。美方必须停止“长臂管辖”,正视自身问题,就大规模使用兴奋剂事件给世界一个交代,重树全球运动员对公平竞赛的信心,还奥林匹克运动一个干净、安全的环境。
(国际锐评评论员)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五一”火车票为什么难买
- 学成归来,筑梦湾区!这场“创业盛会”激发海归共鸣
- 一分钟下线一台新车!这个汽车基地很硬核
- 先诊治后缴费,广东多地试行“信用就医”
- 2023大洋洲少林考功大赛颁奖典礼在悉尼举行
- 中缅边境云南瑞丽:警方深夜查获走私野生动物案
- “双节”假期新疆博斯腾湖迎来旅游“小高峰”
- 大件垃圾不再“露宿”街头
- 百户海内外家庭相约广州共赴中秋文化之旅
- 这届年轻人为何爱上“打卡”江西红色景点?
- “我们跨越万里来相聚”(环球热点)
- 打造中国服务贸易“金字招牌”
- 通讯:爱“钱”的耄耋老人
- 7国农业科研人员及政府官员在海南开展果业研修
- 超七成受访大学生认同购物节消费应“依计行事”
- 黎真主党警告以色列勿发动战争 以军空袭加沙避难所
- 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四川内江 共话异种移植发展现状与未来
- 执责任之笔,绘就鲜明绿色底色 解读招商银行2023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 12岁学生仔查出脂肪肝 别再把“白白胖胖”当好事
- 加拿大政府公布新财年预算案 预估赤字规模扩大
- 热门推荐
-
- 家电企业跨界机器人赛道蔚然成风 人形机器人成焦点
- 沈阳集装箱小镇“开箱” 奉出一道潮流文化大餐
- 乘地铁“穿越”回20世纪 北京地铁“时光列车”上线试运营
- 西藏定日地震已有407名被困人员获救
- 俄称打击乌武器装备 乌称击退俄多次进攻
- 两岸交流仲夏音乐会在厦门奏响
- 上半年中国PM2.5浓度同比上升 生态环境部回应
- 绽放中华文化之美 第七届传统工艺振兴主题展“十一”更精彩
- 山东书画艺术“百花齐放” 产业链条向宽领域延伸
- 吉米·卡特逝世,奥巴马、克林顿等多位前总统纷纷悼念
- 江南小镇“以白酒为兴” 新老乡贤抱团酿造“共富酒”
- 中新真探:加点醋泡脚能治脚脱皮吗?
-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空管工程正式开工
- 2024全球产业合作大会在杭举办 共探开放合作新道路
- 菲律宾1月外国直接投资净额增至9.07亿美元
- (经济观察)多地用电负荷创新高 中国如何保障电力供应?
- 61家建筑央企入渝发展 促当地建筑业稳定增长
- 外卖骑手的心愿,不只是“防疲劳”
- “最毒乳腺癌”临床诊断有了“智能方案”:无创、快速、准确鉴别分型
- 从新特点看消费升级 向“新”而行折射中国经济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