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新疆哈萨克族毡绣布绣
库拉西与徒弟准备展示作品。 喇小飞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27日电 (喇小飞)“这件毡绣产品既可以挂在墙上当饰品,也可以铺在沙发上。”近日,在乌鲁木齐二道桥大巴扎举行的一场非遗展示活动上,中新网记者见到了正向围观民众介绍作品的哈萨克族毡绣布绣非遗第四代传承人库拉西。
“今天来的人挺多,应该能把这些从合作社带来的产品都卖掉。”凭借独特的民族风格与精美的构图,库拉西没多久就卖出了一张羊毛毡坐垫和一对绣着鲜花的枕套。
哈萨克族居家生活必需品
“毡绣和布绣是我们哈萨克族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已经流传几百年了。”库拉西对记者说,毡绣和布绣就是在毡子或者布面上绣制各种图案,有羊角牛角、日月星辰、花草树木等等,都是牧区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事物。
记者了解到,毡绣和布绣技艺是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族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所创造的一项文化瑰宝。所绣内容与草原生活密切相关,构图多采用连环对称形式,构思巧妙,绣艺精湛,呈现出鲜明而独特的民族风格。既有实用性,又有很强的艺术性、装饰性,是哈萨克族极具代表性的家庭工艺品。
如今,这项非遗手工艺流传于新疆哈萨克族牧民聚居区。库拉西家住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红旗农场,她说,哈萨克族的姑娘从小就开始学习毡绣与布绣,从枕套到毡墙帷幔上的墙毡,其中做得最多的就是花毡。花毡在哈萨克族人的生活中用途广泛,房间里要铺花毡,坐垫上、炕上、出门去草原上休息都要铺花毡,她已经记不清自己做过多少张花毡了。
库拉西从展品中拿出一张花毡说,所有的花毡里,花费心血最多的是姑娘出嫁时带去的花毡,这张花毡包含着姑娘对爱情和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另外也能向婆家展示自己的才华。所以,待嫁的姑娘往往要用几年时间来绣这张花毡。
传统手艺如今“海纳百川”
谈起自己的毡绣布绣生涯,库拉西感慨地说,她从小就跟母亲学习毡绣布绣,14岁时已经能独立制作成品,结婚后,她又跟随手艺更好的第三代传承人婆婆卡门继续学习,至今已经三十多年了。
“我小时候经常看到奶奶和母亲把羊毛处理干净,擀成羊毛毡,然后把盐、面粉与牛奶调在一起,用小木棍蘸着在羊毛毡上画出各式各样的图案。我母亲画图案不用任何辅助工具,都是一笔画成的。”
传统的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保留着原生态的制作技艺,用料讲究,刺绣的毡布用纯羊毛擀制而成。针法严谨,施绣前先用颜料勾画图案,再一针一线地进行刺绣。
库拉西说,现在她把传统手绣与现代机绣工艺相结合,既保留了原生态的民族特色,又大大提升了制作效率,为毡绣和布绣的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你看,这是我在苏州交流学习之后回来绣的作品。”库拉西打开手机相册,向记者展示她最喜欢的一幅用丝线绣成的玫瑰花绣品。她说,苏绣的技法和哈萨克族传统技法有很多不同,在很多地方给了她灵感,这幅作品就是她学会苏绣技艺后结合哈萨克族传统技法创作出来的。
此外,库拉西还经常参加相关非遗研修培训和刺绣比赛,与不同地区的传承人互相切磋交流。“2016年的时候我在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培训‘技艺大拼’活动里还拿了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颁发的一等奖。”
非遗传承向现代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2008年,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库拉西既高兴又担心,欣喜于这标志着她们世代沿袭的民族文化得到了认可、保护及传承,又担心自己不能很好地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为了更好地传承毡绣、布绣技艺,红旗农场兴建了一座占地1300余平方米的民族手工艺产业孵化园,库拉西也在农场的帮助下,在孵化园里成立了刺绣合作社,将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向前来学习的哈萨克族妇女传授。
农场相关负责人说:“我们购置了44台绣花机,建成2个机绣车间、2个手绣车间,并选派专门的经纪人与商家洽谈订单,保证毡绣、布绣作品的市场销路,形成毡绣、布绣的产业化与市场化联动机制。”
库拉西说,现在有了固定的场地和先进的机器,她就能带着姐妹们大显身手了。“我们在绣品中融入很多现代文化元素,使图案更具时代性,增强文化和艺术的感染力。还使用了一些其他地区技艺,比如汴绣、苏绣技艺,让绣品工艺更多元化。”
“过去,我们都在自己家里绣,一个月也绣不出几件成品,而且绣品没有好的销路。现在不仅技艺上能跟合作社里的姐妹交流学习,产品制作也更快了,销路也更广。”
当日在活动现场,记者看到,库拉西和她的徒弟古力巴提玛·比兰还通过手机直播向网友介绍毡绣布绣产品。“我也是刚开始尝试网络直播,既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毡绣和布绣,也能增加我们的订单和收入。”
库拉西说,以后,她准备推动合作社、实体店、电商平台一起发展,让更多人了解毡绣、布绣技艺,推动非遗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这项哈萨克族民族传统技艺焕发新的生机和魅力。(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在卢森堡感受“春晚”
- 湖南“博士村”传承“勤耕重读”家风 以文促产育产业
- 世界在建最大内河省水船闸——平陆运河马道枢纽首仓船闸结构混凝土浇筑
- 全新模型提前十年预测阿尔兹海默病发病风险
- 春光如此明媚,为什么我不开心?
- 截至10月底中国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总规模达3307.9万人
- 天津港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1188万标准箱 创历史新高
- 探寻历史建筑的“地下空间”
- 天山观察丨12条措施解锁阔恰乡村振兴密码
- 韩媒:尹锡悦最快将于12月4日改组内阁,或更换多名部长
- 受需求恢复带动 中国物流运行趋稳向好
- SHEIN埃安领衔广州独角兽榜 科技创新与全球化企业亮眼
- 广东自贸试验区形成制度创新成果696项
- 渝遂高速公路复线北碚至铜梁段将于9月13日通车
- 国家能源局:截至6月底,全国充电桩总量达到1024.4万台
- 青海茫崖出现强沙尘暴天气 能见度低至317米
- 女子每天化精致“口罩妆”患上干眼症
- 1月6日央行开展14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泰国旅游局:中老铁路将联通中老泰三国跨境旅游
- 建行绿色金融拿下“小金牛”
- 热门推荐
-
- 焕发文化和自然遗产新光彩
- 中企承建孟加拉国首个集中式风电项目投产 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 江西首列冷链进口榴莲海铁联运班列顺利开行
- (新春见闻)印度博士夫妇乐享龙年春节:欲把中国比故乡
- 杨怡芬新作《海上繁花》:虚实之间 凝望历史
- 电视剧《我们的日子》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
- 全国铁路暑运累计发送5.4亿人次 多举措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 广东社区学院在华南农业大学启动
- “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仲裁高级别对话会在陕举行
- “山丹丹”绽放京城舞台 民族管弦乐组曲带来纯正陕北风情
- 韩媒:韩国国会就韩德洙弹劾案进行表决
- 婴幼儿奶粉市场稳盘
- 中式服装风靡青年群体 “新式”“老派”总相宜
- 青海湖旅游专用公路倒淌河镇至二郎剑景区段完成施工
- 俄乌局势进展:美称乌军将在欧洲接受F-16战机训练 俄称和平进程无先决条件
- 以色列军方称哈马斯无法被消灭 以总理办公室反驳
- 贺岁季即将开启,“青绿”“电波”等爆款返场
- 半夜手麻醒 难道是颈椎病犯了?
- “巴蜀新视界”第三届川渝乡村振兴农民画联展启幕 展新时代农民新风貌
- (两会声音)小小螺蛳粉如何成为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