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熬夜加班怎么办?三种方法教你“补”回元气
经常熬夜会造成视力下降、诱发胃部疾病,皮肤暗黄干燥、心情烦躁、失眠等情况,不利人体健康。那么如果是工作需要,经常上夜班或倒班、加班的这群人,生物节律(也称生物钟)被扰乱,该如何防护才能降低熬夜对身体的影响呢?
通常,凌晨0点至3点,人体进入了深度睡眠。中医认为,此时正是养肝血的最佳时间,肝脏一边排毒一边自我修复,而正常排毒就是在熟睡中进行,倘若熬夜自然影响了肝脏对毒素的排泄,新鲜气血也就无法生成,故人们常说“熬夜伤肝”。
此时,我们需要补充营养素和能量,既是保护自己身体,也是为了提高夜间工作效率。
B族维生素和蛋白质 增强免疫力
富含B族维生素和蛋白质,常见有瘦肉、牛奶、鱼、豆制品,绿色蔬菜等。我们在选择晚餐时,不妨优先考虑这些食物,熬夜时发挥滋阴润燥作用,降低健康的磨损。鱼、虾,牛奶、豆制品等属于优质蛋白,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可提高工作效率。有报告说,鱼和虾体内的虾青素有助于调整“时差”,虾青素可促进褪黑素的正常分泌,起到调节和改善睡眠的效果。
另外,深夜人静在昏黄灯光下苦战一夜,眼肌很容易疲劳,视力下降,晚餐时推荐选用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南瓜、胡萝卜、韭菜、动物肝脏等,可以保护视力。
全麦面包和粥 清淡有营养
熬夜时建议清淡、少糖,避免高热量食品,以此减少肠胃负担。比如全麦面包,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机械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又能控制血糖的升高。当然,有条件的话几款粥也是不错选择,比如:
燕麦芝麻桃仁粥,芝麻有补血明目,益肝养发等功用,核桃有健胃、润肺、安神作用。是肾虚多梦、失眠腰痛等症状患者的福音。
小米红枣枸杞粥,枸杞养肝明目,加上红枣补血健脾,适合眩晕耳鸣、需美容养颜者。
百合燕麦粥,百合养心润肺,燕麦有调血脂、降血糖作用,对于调理肠胃有很好效果。
苹果香蕉等水果 助力又调理
苹果,俗话说的好“每天吃苹果,医生远离我”,可见苹果的全能。那为什么熬夜时选择苹果呢?因为苹果能增加大脑中神经递质含量,提高记忆力。苹果中的苹果酸又能分解体内的脂肪、维持体态,这样的话,熬夜的人就不太会内分泌失调而致肥胖。苹果酸还能增加血色素,我们常说的气色也就变好了。另外,苹果中的果胶又是水溶性膳食纤维,促进排泄。
香蕉属于高钾食物,大量的钾离子能维持正常血压和心跳,保护心脏,而镁离子够起到舒缓作用,有效缓解熬夜所引起的疲劳症状。香蕉还具有润肠通便效果,但不宜多食。
橙子含量丰富维生素C,每100克橙子含维生素C33毫克。可减轻电脑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抑制色素颗粒形成,使皮肤白皙润泽,提高机体免疫力。
本文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王韬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跨境电商:“跨”入蓬勃生长时代
- 2024“南山杯”中小学生短视频创意传播大赛在深圳启动
- 九岭寻芳 一池荷韵惊艳了初夏
- 第七届进博会推介会在德国举行
- 近七成年轻人 下班回家先“躺平”
- 首届黑龙江省少儿版画展开展 百幅作品引八方游客参观
- 《清末岭南五种卫生典籍校注》在广东出版
- 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第10000列班列发车
- 《汉佤大词典》出版发行 专家揭秘佤族文字发展史
- 第六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在贵阳开幕
- “小木耳”长成“大产业” 山西中阳将办木耳文化节
- 上海探索延伸服务触角 民众足不出小区办理个人政务
- 我国煤炭供应维持较高水平 煤炭市场供需略显宽松
- “扫一扫”成生活“必选项”? 别让扫码成负担
- 俄称1.2万名军事人员进入库尔斯克州 来自不同国家
- 五一“北晴南雨” 假期首日重庆或有雨
- 深圳先行示范五年间 改革尖兵再踏征程
- 预防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多位专家支招
- 河南新密古城寨遗址发现夏代宫殿建筑群
- 清明档电影票房创新高 激发文化消费新活力
- 热门推荐
-
- 通讯:煤炭大市鄂尔多斯试水无人驾驶
- 为打击贩毒 拜登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近现代书画赴湖北展出
- 原生鸿蒙创新动力十足:鸿蒙生态坚持利他,华为年投入60亿激励创新
- 述评:美国已成世界贸易秩序的“最大破坏者”
- 复兴号“洗澡”分几步?“搓澡”用什么“沐浴露”?
- 太原海关在进境寄递渠道截获“异宠”昆虫
- 小菌菇撑开“致富伞” 大棚里收获“黑黄金”
- 2023年北京市旅游接待3.29亿人次 创历史新高
- 打造民营经济发展福地
- 1680万人次、3400万辆……“数”里行间见证中秋假期第一天“流量”
- 韩国首尔车辆撞人事件已致多人受伤 司机疑为70多岁男性
- 外媒:作家米兰·昆德拉去世,享年94岁
- 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企业超66万家
- 厄瓜多尔进入“国内武装冲突”状态以来已逮捕6826人
- 总台春晚分会场发布:重庆、武汉、拉萨、无锡
- 江南华南等地气温显著偏低
- “黑职介”虚构事实诈骗多人获刑
- 夏威夷野火已致89人死亡 遇难者人数预计仍将上升
- 用镜头发掘“春牛首”之美 全国摄影爱好者春日探访牛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