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少年的“中国梦”
中新社阿斯塔纳7月4日电 题:哈萨克斯坦少年的“中国梦”
作者 单璐 曾玥
“我喜欢学中文,因为汉字太有趣了,我最喜欢的字是‘爱’。”视频通话的另一头,哈萨克斯坦男生阿米尔汗正在用标准的中文向中新社记者介绍自己的学习感受。
当地时间7月2日中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阿斯塔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并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亲自到机场迎接。在贵宾楼大厅,10余名哈萨克斯坦少年儿童用中文演唱《歌唱祖国》,热情欢迎习近平主席。10岁的阿米尔汗是其中一员。
“唱歌的时候我很高兴,也很紧张。”回忆当天的表现,阿米尔汗有些激动,“为了唱好这首歌,孔子学院的老师们帮我标注了歌词和拼音、纠正发音和语调。练习了几天,很快我就能唱好了。”
阿米尔汗学习中文已有3年多,现在他可以用标准的中文进行日常对话。2023年,他来到中国云南省参加第三届“汉语桥”世界小学生中文秀比赛,并和家人在当地参加研学活动。
“中国的街道很干净,有很多我非常喜欢的菜,牛肉面、烤鸭、大盘鸡……我还在比赛中交到了中国朋友。”提起中国之行,阿米尔汗滔滔不绝。他拿起手机,向记者展示自己的“收藏”:墙上挂着的奖状、朋友赠送的礼物……其中一张摘抄唐诗《春晓》的毛笔小楷格外工整,“我觉得学中文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写汉字,跟画画一样,而且每个汉字都有故事。虽然我的中国朋友写毛笔字更好,但我觉得自己写得也不错。”
“像阿米尔汗这样的孩子,在我们这里并不是个例。”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杨雷介绍说,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近年来,中哈两国合作愈发紧密,“中文热”在哈持续升温。
“以前不少当地人是因为工作需要来我们这里学中文,这几年则更多是青少年,不同行业的成年人也开始对中文感兴趣。”杨雷补充道,“在阿斯塔纳,已经涌现出一批当地人开设的中文学校,我们也为此感到非常高兴。”
数据显示,目前共有超过1万名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在华学习,哈萨克斯坦大学也吸引了上千名中国年轻人前来深造。
“除了学习语言和音乐,我还喜欢编程,我的梦想是未来去中国上大学,当一名程序员。”采访最后,阿米尔汗认真地说,“我已经去过中国两次,到过云南和北京,未来我想去更多的中国城市看看,希望这个愿望能快点实现。”(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湖北全力推行外籍人员出入境便利措施
- 工业题材作品火热“出圈”
- (台青话融合)台籍教师在大陆:有交流才能产生火花
- 大连长海县通报“船员作业时被熏倒”事件:船员身体体征一切正常
- (新春走基层)浙江宁海湾上演“寻龙记”市民游客争相“讨龙彩”
- 中国团队提出脑启发演化脉冲神经网络 助力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创新
- 泰国拟大幅增加人力支持全民医疗保健计划
- 印尼国防部长普拉博沃宣布赢得总统选举
- 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加速全球布局,卢伟冰:小米澎湃OS进军欧洲,首批覆盖3000万设备
- 政治极化持续撕裂美国(环球走笔)
- 强冷空气发威!2024全国秋裤预警已拉响 十余省份急需翻箱找秋裤
- 今年首季度经横琴口岸通关旅客540万人次
- 万达急卖股权,一位80后豪掷22亿帮王健林
- 中国铁路:因甘肃地震影响的列车已全部恢复正常运行
- 当一个人决定学医……
- 中新观陇“新闻+”作品联展第7站:展在陇南,万象在展里
- 广东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 中国国有大银行集体下调存款利率
- 防不胜防!无人机成“战场新王者”
- 2024京津冀企业百强、天津企业百强榜发布
- 热门推荐
-
- 安徽合肥:以人才为笔 书写共同成长故事
- 第7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将于8月16-20日在昆明举办
- 探访中越边境壮族端午药市:千年药香飘四海
- 截至10月底中国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总规模达3307.9万人
- 广西工业城市柳州打造公园城市 “解锁”生态游园新玩法
- 小事情大民生 多方发力持续提升适老化交通出行服务
- 大型安多藏戏《金城公主》西宁首演
- IFF参会代表:绿色金融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 巴中航天合作收获新成果(国际论坛)
- 中国有序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 未能对哈马斯袭击提前发出警告 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局长承认负有责任
- 面对贸易保护主义,中国的选择是高水平对外开放
- 激励过度导致部分交易员交易行为扭曲 四家农村商业银行被通报
- 满洲里公路口岸今年进出境货运车辆突破10万辆次
- “东南亚科技创新与合作福建行”活动举行 8个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签约
- 项目申报评审请托!安徽一医院院长被通报
- 海南“亲情消费”升温 母亲节“花式宠妈”
- 山东寿光一生物科技公司发生气体中毒事故致7死4伤
-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俄农产品和化肥出口仍受阻 外媒称俄乌在顿涅茨克地区伤亡增加
- 中医药人士建言山西锻长补短 助推中医药大省升级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