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底中国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总规模达3307.9万人
中新社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18日从中国农业农村部获悉,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国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总规模达到3307.9万人,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和就业质量实现“双提升”。
今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持续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加大帮扶力度、创新帮扶举措。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国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总规模达到3307.9万人,超年度目标任务288.8万人,较2023年同期增加9.7万人。
各地深入挖掘潜力,充分发挥就业帮扶车间、乡村公益性岗位、以工代赈等渠道吸纳就业的作用。2024年5月,全国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总规模和分省规模均达到目标任务,比2023年提前1个月。2024年10月,全国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中,61.4%实现务工就业,就业率比2020年底上升2.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0.7个百分点。
中国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为重点,开展劳务协作提质行动、“春风行动”等活动,举办专场招聘会,开展“点对点”输送。2024年10月底,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人口务工规模671.8万人,全国易地搬迁脱贫人口实现务工就业408.3万人。积极应对高校毕业生岗位供给不足和就业竞争加剧双重压力,中国开展“雨露计划”就业帮扶公益行动、“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2024年毕业的65万“雨露计划”学生就业率总体达到90%。
中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设立了5年过渡期,有效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部表示,过渡期以来,全国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连续4年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高质量完成了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目标任务,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发挥了重要作用。(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首个零碳产业园2023年出口3.2吉瓦时电池
- 2024年安徽省外贸规模逾8600亿元创新高
- 2024年巴西里约两所公立学校将启动中葡双语教学
- 删不及退不出放不下,你为“群”所累了吗?
- 清明假期北京计划开展千余场文旅活动
- 叶小纲新作《消失的银杏》将由深圳交响乐团带来中国首演
- 中越民众归春河唱山歌 欢庆广西“三月三”
- 浙江舟山如何以港聚业、以“智”兴港?
- 资本市场“小作文”不断 交易商协会:全面加强自律管理
- 探访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江河水位持续攀升 市民从“担心”到“安心”
- 7月份北京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4% 同比上涨0.1%
- 美国债务上限谈判无进展 拜登可能取消G7行程
- 湖南东安机械化播种油菜 让农闲田不再闲
- 尽快建立反诈屏障 阻挡“AI换脸”诈骗潮
- 秘鲁专家:中秘合作前景向好 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 国家统计局: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2%
-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走访昆士兰大学
- 文明遇鉴丨波斯陶壶,为何出现在广西的汉墓中?
- 美国这州发生重大灾难,拜登批准进入紧急状态!
- 加沙地带北部主要医院遭袭停运 也门局势持续升级
- 热门推荐
-
- 将电影场景搬进现实 上海公共空间呈现多元“共栖”之美
- 广西今年一季度查获涉私货物案值2.6亿元
- 教育部:各校要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
- 大风黄色预警!北京市文旅局要求关停蹦极等户外项目
- 打好积极有为宏观政策组合拳
- 从线上走向线下:美国华裔青少年赴云南之约
- 男孩刷优待证乘车遭质疑 评论:别让英雄遗属再遇尴尬
- 马来西亚一大巴翻覆2名中国游客身亡 马方将对涉事旅行社启动调查程序
- 专访:两个“十年”见证塔中关系迈上新高度
- 西藏日喀则面向援藏省市游客施行旅游促销优惠措施
- 烈性犬伤人 管理人应承担侵权责任
- 泰国尖竹汶市泰中文化馆启用
- 茫茫大海里都不迷路 为啥鲸鱼会搁浅?
- 2023湖南博物院华服大典举行 传递国风之美
- 渤海亿吨级油田群——垦利6-1油田群实现全面投产
- 东北首个绿电绿证服务站在大连成立
- 中国财政部处罚4家评估机构
- “菜篮子”更丰富了!秋季蔬菜集中上市 供应充足价格回落
- 新职业从业者勇气何来
- 食品知假买假能否“退一赔十”?最高法明确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