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热带气旋频率及强度增加或对海鸟种群造成致命影响
中新网北京6月9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最新发表一篇气候研究论文认为,气候变化导致的热带气旋频率和强度增加可能会导致海鸟种群急剧下降。
这项结论是基于“伊尔萨”气旋对贝德奥岛(Bedout Island)的影响研究而得出,2023年4月,“伊尔萨”气旋袭击了该岛,导致至少80%在岛上筑巢的海鸟死亡。
据该论文介绍,气候变化正在增加热带气旋等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单个气旋对包括海鸟在内的野生动物种群有巨大的影响。气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直接影响海鸟,包括造成严重死亡事件、破坏其筑巢和繁殖模式以及改变迁徙策略等。目前,已知气旋频率增加会对各种生物造成负面影响,但对海鸟种群的影响尚不明确。
2023年4月,五级热带气旋“伊尔萨”穿过西澳大利亚面积为17公顷的贝德奥岛。基于此,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Jennifer L. Lavers与同事合作,研究了气旋经过后对岛上繁殖的多个海鸟物种的影响。他们利用2023年4月17日和7月21日期间的空中和地面调查,评估了3个物种的死亡率百分比:褐鲣鸟(Sula leucogaster)、白斑军舰鸟(Fregata ariel)和蓝脸鲣鸟的本地亚种(Sula dactylatra bedouti)。他们估计,这些物种种群的80%-90%(至少2万只鸟)在气旋引发的风暴中死亡,损失的主要是成年繁殖鸟。
论文作者警告称,由于许多海鸟寿命长、世代时间长且每年养育的雏鸟很少,如果气旋频率增加,岛屿海鸟的这种种群损失程度,将导致其繁衍不可持续,因此,一次重大损失可能导致种群在下一次严重风暴到来之前无法恢复。
这样的种群损失还会对岛屿生态系统有直接影响,因为海鸟会通过鸟粪将海洋营养输送到陆地上。论文作者强调指出,在容易发生热带气旋的地区需要仔细监控海鸟种群,以避免对岛屿和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长期破坏。(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今年中国灾害频发为何还能粮食丰收?农业农村部回应
- 美国孟菲斯市发生枪击事件致2死6伤
- 从传统艺术中汲取能量 冯远征再谈北京人艺承续发展
- 调查研究显示:起始于青海的黑颈鹤迁徙路线主要有三条
- 新闻1+1丨“暖冬”里的“寒潮”,如何应对?
- 三亚往返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国际航线复航
- 四川广元一桥面栏杆破损有儿童坠落 官方通报
- 国际识局:“刺杀普京”早有布局?无人机袭击案,不简单!
- 3个串花6元打包!藏在支付页面的外卖打包费“刺”痛了谁?
- 技能点亮青春 第十二届“中华杯”职业技能竞赛闭幕
- 天津渤化职教打造“双栖教师”校企合作基地 助推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
- 西部陆海新通道助力潼南柠檬走出国门
- 松果公益联合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推进甘肃积石山学生数字素养全面发展
- 10月多数生产需求指标同比增速回升 经济发展韧性活力潜力继续显现
- 清洗厕所时中毒晕倒住进EICU? 医生提醒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五台:蔬菜大棚产销一体富农家
- 黄瓜苦不苦,基因说了算
- (两会声音)“微光书苑”问世15载 发起人建言打通乡村阅读“最后一公里”
- 全营养配方特医食品选购消费提示
- 杭州临平:农村文化礼堂成乡村活力展示地
- 热门推荐
-
- 佛山南海被授予“中国氢能产业之都”称号
- 青海下达4亿元支持农村综合改革工作
- 不顾多方反对 日本东电向核污染水排海隧道内部管道注入海水
- 景区“人旺财不旺”并非消费降级
- 漫评|中欧班列:助推中外经贸合作行稳致远
- 从《图兰朵》到《红楼梦》:剧院之“声”探寻城市文化新生态
- 国家统计局:下阶段经济有望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 新增6人死亡!美国多州报告李斯特菌感染病例
- 中国最大规模既有线改造工程首个盾构区间双线贯通
- 壳牌计划从南非撤资引发关注
- 海南将围绕封关运作准备 加快推进制度集成创新
- 巴以局势升级!以色列遭袭后炮击加沙地带 多人伤亡
- 广州一职校食堂吃出胶制异物?官方:已责令涉事食堂关闭并展开调查
- 中国A股消费电子板块持续上涨
- 展示巴蜀藏书蔚为大观 重庆150余套珍贵古籍亮相
- “90后”夫妻弃高薪回乡创业:农业农村大有可为
- 山西永乐宫一批文物亮相粤博 再现《朝元图》壮阔场景
- 中国经济向“新”力丨贵州“桥旅融合” “玩转”桥梁促发展
- 上海市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俄乌局势进展:俄国家杜马呼吁联合国调查“北溪”事件 俄乌再度交换在押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