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识局:李显龙正式卸任!新加坡的一个时代结束了
中新网5月15日电 (记者 甘甜) 2004年8月12日,52岁的李显龙在新加坡总统府宣誓就任新加坡第三任总理。就职仪式上,李显龙同其父亲、当时还在世的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微笑握手,留下了新加坡政坛历史上的经典一幕。
主政20年来,李显龙践行承诺——齐心建设新加坡经济,开创美好将来,把“成年后的一生”奉献给了新加坡。
如今,李显龙正式向新加坡总统尚达曼递交他和整个政府的辞呈,辞呈于2024年5月15日生效。黄循财15日宣誓就任新加坡第四任总理。当天,李显龙宣誓就任国务资政,继续在内阁服务。
当被问及20年来有何遗憾或不舍时,李显龙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没有什么遗憾,应该做的,我们已经做了,成绩让人家去评估。”
爱好摄影的“学霸”
李显龙1952年生于新加坡,是新加坡首任总理李光耀的长子。在李显龙成长过程中,父亲对他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影响了他的人生理念。
1954年,李显龙两岁时,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成立。自他懂事开始,便经常见到叔叔、伯伯到家中开会。1959年,李显龙七岁时,新加坡实现自治,李光耀出任总理。自此,跟随父亲到选区去,成了李显龙的课外活动之一。
李显龙学习成绩优异,中学毕业后,进入新加坡国家初级学院就读,后赴英国剑桥大学深造,主修数学和计算机。
李显龙也喜欢摄影,常常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生活。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提及卸任后的计划,其中之一就是希望学习摄影或者人工智能(AI)课程,实践“终身学习”精神。
“见证人、参与者与续写者”
自20世纪80年代起,李显龙步入新加坡政坛,先后担任新加坡国防部第二部长、贸工部长、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等职。2004年8月,李显龙就任新加坡总理,后四度连任。
回看李显龙从政生涯,新加坡《联合早报》评价称,其已成为“新加坡政治历史的见证人、参与者与续写者”。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在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表示,从个人执政风格来看,李显龙具有“亲和力”和“包容性”,出现在公共场合时总是笑容满面。施政方面,李显龙也重视减少贫富差距,照顾弱势群体。
特别是,顾清扬强调,李显龙在应对危机方面具有前瞻性眼光,“懂得如何利用危机,为下一步发展作准备”。
李显龙2004年接任总理前,新加坡刚经历了非典疫情,到了2008年,又遭遇全球金融危机冲击。顾清扬认为,面临冲击,李显龙首次动用国家储备金帮助新加坡逐步恢复经济,并推出振兴配套计划,这样的行动可以说是“非常果敢”。
在李显龙带领下,新加坡成为活力且多元的经济体,不仅实现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幅增长,经济发展结构也更加多元化。新加坡总统尚达曼为此致函李显龙说,“是你给了人民信心,团结地度过每个难关。”
“倒茶人”和“调和者”
2018年6月在新加坡,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使得这个位处亚太冲要的“小国家”,成为演绎全球“大外交”的焦点国家,吸引无数目光。
对于新加坡在此次历史性会晤中所扮演的角色,李显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了一个低调的回答,“我们只是为这个场合倒倒茶。”
实际上,这背后所折射出的,是新加坡所奉行的“平衡外交”战略。自称“倒茶人”的李显龙,如何为新加坡外交政策锚定方向,引道导航?
顾清扬对中新网指出,作为小国,新加坡的生存之道在于通过加快国际化发展来实现自身发展,即外交方面广结人脉,和主要大国保持友好关系。同时,新加坡也希望成为世界上某些对立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调和者”,为世界和平发展做贡献。
对于其外交政策,李显龙本人这样阐述道,“我们还是一个小红点,更红了,但依然小。当所有人都在挤压彼此时,我们也要维护我们的利益,而我们不是块头最大的一方。我们要站稳立场,这需要大量的工作,也让外交部非常忙碌。”
“老朋友”
李显龙也是中国人民熟悉的“老朋友”,是来华访问最多的外国领导人之一。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统计,过去20年里,李显龙访问中国14次。
多年来,李显龙多次强调学习华语的重要性。2021年,为了勉励新冠疫情下的新加坡人共克时艰,李显龙在国庆群众大会上发表演讲时,甚至哼起了华语老歌《春天里》,引得台下掌声阵阵。
“‘春天里来百花香,朗里格朗里格朗里格朗’。”唱罢,李显龙又用一口流利的华语说道,“最有意思的是最后几句歌词,‘不用悲、不用伤,前途自有风和浪……向前进,莫彷徨,黑暗尽处有曙光’。”
顾清扬指出,中国在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加坡也一贯重视对华关系。过去20年来,李显龙继承了李光耀的外交传统,注重与中国发展关系。
顾清扬提到,一个细节在于,李显龙“花了大力气”去了解中国的文化和语言,他的华语讲得非常娴熟,这也体现出其务实的一面。在李显龙任内,新中关系始终保持高水平发展,相信未来也将继续开展广泛合作。
掌声与泪水
在新加坡民众眼中,李显龙总是言笑晏晏、亲切和蔼。但在某些特殊时刻,人们也看到了这位挑起了一国重担的领导者,难以忍住的眼泪和澎湃的情感。
1982年,30岁的李显龙遭遇人生重大打击,第一任妻子黄名扬因心脏病去世。直到2003年,李显龙在媒体采访中谈到前妻时,依然会眼眶泛红,坦言那是他人生的“至暗时刻”。
2015年,李显龙又失去了他尊敬的父亲李光耀。在向新加坡国民发表电视讲话期间,李显龙数度哽咽,难掩悲痛之情。他说,“(李光耀)他把一生奉献给新加坡……他的离去对新加坡和我家人来说,是个巨大的损失。”
八年后,同样把“成年后的一生”奉献给了新加坡的李显龙,再度哽咽。这次的泪水,是为他自己而流。
“能为国服务,是我莫大的福气与荣幸。”2023年底,李显龙宣布交棒给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他在讲话中,回顾了自己的从政生涯。
他一度哽咽,无法言语,沉默约40秒以平复情绪,在场听众纷纷起立鼓掌。
“我担任总理20年了。新加坡和人民行动党历经许多考验和磨难,已彻底转变。但有些事永远不会改变。我们仍然为新加坡全心全意奉献。”他呼吁全力支持黄循财及其团队,携手将新加坡推向新的高度。
掌声与泪水中,李显龙转身走出新加坡政治舞台的最中心,留下风云故事,交予后世评说。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检集团开始对韩国医美机构展开认证评价
- 白露节气 当心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
- 四川省调整优化商业性个人住房信贷政策
- 来“天鹅之城”三门峡过年,这篇攻略就够了!
- “张家界顶踏歌行”桑植站开唱 原生态桑植民歌陶醉游客
- 通讯:中原油城“四十不惑”正转型
- (国际观察)中欧如何携手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力量?
- “嘘寒问暖”还是“飞来陷阱”?你的“领导”可能不是你领导……
- 业界专家上海聚焦应对城市发展安全风险
- 春日看展 用艺术给生活“充电”
- 2023年宁夏科学技术奖揭晓
- 广西启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 安徽省重大气象灾害(暴雨) 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 中国最大石化产业基地全面建成
- 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举行新闻发布会
- (乡村行·看振兴)广西桂平“稻虾共作”蹚出乡村振兴路
- 吉林省8月份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100%
- 哈萨克斯坦外长呼吁欧安组织关注阿富汗局势发展
- 山东争创世界一流考古机构 加快建设考古博物馆
- 西气入皖20年输气量超500亿立方米
- 热门推荐
-
- 江西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正式开园 集保护与陈列展览于一体
- 回暖、活跃、回升、增强……企业信心足 中国经济“加速跑”
- 扩大高水平家政服务供给
-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揭牌
- 中国邮政首条洲际航线开通
- 养老金融多向发力空间广
- 国内最大空间斜跨偏态系杆拱桥——惠州鹅城大桥完成荷载试验
- 《足球小将》结束43年连载,高桥阳一:今年4月大结局
- 中新人物|曾舜晞:陡坡加把劲,缓坡不懈怠
- 2023江西智库峰会举行 高端智库专家献策江西发展
- 纪录片《走进新疆》播出 展现新疆发展和民众生活
- @职场人 肩痛不一定是肩周炎,这四种情况需了解
- 第17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广州开赛 长沙理工大学夺冠
- 商务部回应将7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中方依法追究其不法责任
-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6.8级地震已致53人遇难
- 黑龙江农业部门全面备战6号台风“卡努” 防范洪涝灾害
- 【我家乡的文明遗存】非遗里的“一带一路”故事|龙泉青瓷:中国文化的世界名片
- 专家解读:多功能水下文物实验室如何护航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
- 韩媒:韩执政党制定总统提前卸任路线图草案 提议明年大选
- 国家统计局:对GDP实现全年5%左右的预期目标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