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中欧如何携手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力量?
中新社慕尼黑2月19日电 题:中欧如何携手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力量?
中新社记者 马秀秀
当地时间2月18日,为期三天的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落幕。其间,与会国际问题专家就中欧关系议题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形势变化为中欧关系带来挑战,也提出更高要求。中欧双方需增进战略互信,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力量。
欧盟对华“去风险”站不住脚
2023年欧盟提出把“去风险”作为对华政策的主要目标,这也成为德国政府主张。不过,德国经济研究所最新报告分析德国联邦银行数据,显示2023年德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增长4.3%,达到119亿欧元,创下新高纪录。
“从市场经济原则出发,德国企业界仍需要到更稳定、回报率更高的市场进行投资。”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国欧洲学会副会长崔洪建指出,无论是德国还是欧盟,如果针对特定国家搞所谓“去风险”,会造成政治和经济原则相悖,导致政策目标和落实之间的矛盾。“这对目前经济不景气的德国而言并非合理选择。”
“欧盟‘去风险’政策站不住脚,是政治化和泛安全化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刘作奎表示,德国企业的投资表明他们对中国市场仍然抱有信心。目前德国对华投资在其对外投资中占比超过10%,说明德国企业对中国市场充分信任。
“去风险”政策影响中欧关系发展
欧盟倡导的所谓“去风险”政策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在刘作奎看来,“去风险”实际是欧盟内部对应对自身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的不自信,以期通过风险规避确保自身发展。随着自身内部矛盾频出,欧洲政治开始意识形态化和价值观化,对外政策领域开始实行保守主义,中德、中欧关系都因此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他指出,欧洲经济现在面临很多问题,如果不从务实合作角度着眼经济发展,势必对欧洲经济社会造成不可避免的长久影响。
崔洪建表示,欧盟“去风险”政策会对中欧政治互信、经贸合作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他指出,中欧间经济合作结构非常复杂、覆盖面广,而且有很多第三方甚至第四方参与其中。欧洲如果从所谓政治需要对华“去风险”,将让自身付出巨大代价,且现实中也难以实现。
中欧携手可以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力量
欧盟对华“去风险”并非明智之举。面对当下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双方应如何正确把握关系发展的主基调?
“中欧是世界上两支重要力量,是重要文明和重要市场,双方结合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有利于抵制单边主义影响。”刘作奎表示,应从战略高度、长远角度发展中欧关系,支持彼此战略自主、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促进世界真正意义上的多极化和国际关系的真正民主化。
“尽管存在分歧和矛盾,但中欧总体而言可以成为稳定世界的建设性力量。”崔洪建指出,在推动全球治理改革中,中欧在很多方面拥有相似立场和共同话语;双方如若继续增进经济合作,是为全球化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中欧没有理由放弃目前富有成果的合作,走向所谓竞争、对抗道路”。
在崔洪建看来,中欧之间的一些所谓矛盾和分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误解。促进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对话和交流,需要把共识进一步落实为行动。双方还需有更强烈的使命感,共同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努力。(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巴西学者哈德曼眼中的“热带中国”
- 乳腺癌患者家庭关爱暨嘉年华活动举办 多方力量助力患者重归社会
- 广交会今天热度不减 企业洽谈合作不断深入
- 第一届百花奖最佳女演员祝希娟:愿做年轻影人的“铺路石”
- 110件(套)夏商周时期的精美文物集中亮相江苏无锡
- RCEP生效2年 山西逾10亿元货物出口享惠
- 中国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将分三类实施,已入库改造项目162个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波音又叒叒叕出事了!降落后竟发现机身面板少一块
- 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成果发布 国际元素凸显
- 宋涛会见台湾工业总会大陆经贸参访团
- (身边的变化)嘉陵江畔的振兴“答卷”:陕西徐家坪深耕融合发展
- 原创手绘 | 给所有孩子的“自救必修课”
- 第二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申报指南
- 2024年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超2770万人次
- “浙”村超有料 百名乡村网络文化传播官赋能乡村振兴
- 广交会刮“绿色旋风” 中国低碳产品走俏海外
- 法治在线丨一口一个妈妈诈骗老人几十万 起底网络主播“卖惨”骗局
- 特朗普:计划在上任第一天废除“出生公民权”
- 清明潮汕朴籽叶香传乡情
- 热门推荐
-
- 古代地中海南北的民生图景
- 宁夏银川:“链”通供需 “益”企协作 38家企业达成30亿元合作意向
- 特斯拉因自动驾驶问题将在美召回超203万辆车
- 美国国债突破34万亿美元!摩根大通警告:债台高筑对经济而言恰似“温水煮蛙”
- “古城之忆——北京的胡同主题艺术作品展”开幕
- 情侣共同出资购房 分手后“分房”有法可依
- 阴雨连绵浸申城:雨日近50年同期最多
- 多国在华外企高管:中国经济展现强劲韧性 将继续扩大在华投资
- 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福建启幕 台湾馆开馆
- “国和一号”先进核电型号在沪亮相城博会
- 特朗普证实将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调动军队驱逐非法移民
- 以岭药业向骑手捐赠价值400万元流感防护物资
- 广西隆林中巴车侧翻致2死11伤
- 喜马拉雅航空北京-加德满都直飞航班复航
- 胡歌赴台,特别要“求证一件事”!
- 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823.6亿元
- 两岸企业家在渝共谋信息通信赋能数字经济新机遇
- 低价“全新正品” 原来都是二手机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闽剧主题公交车亮相福州
- 跨国民间达人讲述中轴情缘 助力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