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广西桂平“稻虾共作”蹚出乡村振兴路
中新网桂平10月25日电(黄锴 叶静静)时下正值丰收季,在广西桂平市南木镇中桥村一片金色稻田里,割穗、脱粒、秸秆分离、装车……一派秋收的忙碌景象。桂平市南木镇乾森家庭农场负责人高乾森一边收割稻谷,一边忙着晒田,等候时机上水养虾。
“你看,这些小龙虾与稻禾共生,现在已经在打洞繁殖了。”高乾森介绍道,他种植的晚稻收割要比去年早大概半个月,目前已收割稻谷约30亩。他的家庭农场今年发展稻虾综合种养面积165亩,年收入约99万元(人民币,下同)。
“现在已进入稻谷秋收期,我们到各乡镇指导养殖户晒田、蓄水、培水,抓紧准备小龙虾繁殖的准备作业,争取今年提早出虾苗、提高效益。”桂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负责人陈寿福说。
“散户发展稻虾综合种养已成为我们村的主力军,由2022年的2户散户发展到现在的70户,稻虾综合种养带给散户的不仅是降低风险,同时还带来丰厚的红利。”桂平市南木镇中桥村支书蔡荣臻说,村里发展挖沟式、平养式和冬闲田养殖等多种“稻虾共作”模式,目前已发展稻虾种养4500亩,带动周边村镇发展稻虾种养1300余亩。
一稻一虾,绿色共生。目前,桂平市稻虾综合种养面积约8.2万亩,位于广西前列,稻虾经营主体324个,已带动3300余户农户实现增收,稻田小龙虾年产量1.18万吨,产值约8.16亿元,亩均产值接近1万元。稻虾综合种养已成为当地稳粮增收、加快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
稻虾综合种养的规模不断扩大,催生了前端产业链——虾苗繁育产业的发展。在蒙圩镇棉宠村农光互补的光伏板下,桂平市永珍小龙虾养殖基地已建成2000余亩的小龙虾“种苗繁育区”。
“今年预计能产出虾苗150吨左右,产值900万元。”据该基地负责人曹进飞介绍,利用“一地两用、渔光一体”模式发展虾苗繁育产业,既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也能满足本地约4000亩稻虾种养面积的虾苗供应。
“虾苗繁育产业需要更多的‘新农人’参与。村里原来外出务工的6位年轻人,以‘入股+务工’形式加入养虾行列,在技术岗位上大显身手,一起把村里的稻虾产业做起来。”曹进飞说,目前在基地务工的周边村民约40人,人均月收入5000元至8000元。
聚企成链,方能蓄能成势。距离棉宠村约9公里的蒙圩镇曹良村,规划面积610亩的澳洲淡水龙虾产业示范区内,10栋育苗车间整齐排列着。
“这是广西第一个渔光互补项目,我们自主研发工厂化车间立体育苗技术,从种虾亲本培育、虾苗孵化到虾苗出品共14道工序,都自主把控。”广西新恒港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潘文惕介绍说,今年不仅将产出1100万尾淡水龙虾虾苗,去年新引进的鲈鱼育苗项目进展顺利,预计12月可以出苗了,到明年4月约能出产鱼苗1000万尾,主要销往广西区外,预计增加营收200余万元。
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桂平市大力推进“稻虾共作”全链条建设,已成为兴村富农、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巴西今年1月外贸顺差27.2亿美元 创2006年以来同期新高
- 俄太平洋舰队在日本海演习:用深水炸弹摧毁“敌方”潜艇
- 即插即用可定制 多器官芯片演绎人体原理
- 圆明园福海冰场将现传统冰嬉
- 奥巴马夫妇祝贺特朗普胜选 称愿意接受权力和平移交
- 福建莆田东吴港区煤炭吞吐量一季度同比增长40.14%
- 指数同步回升折射经济复苏暖意 生产需求同步改善
- 乌克兰农业政策与粮食部长提交辞呈
- 广交会观察:园林用品凭创新设计“种草”全球
- “五一”假期火车票今起开售 这些城市最热门
- 不让“父爱如山倒”!如何当一个懂育儿的“暖爸”
- 河南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达1400例
- 迎接全球游客 “City不City”映衬中国文旅市场开放新篇
- 湖北宜都50对新人共办中式婚礼 弘扬传统文化
- 第三届爱莲国际青少年芭蕾舞比赛落幕 为孩子们打造展示平台
- 中美两国决定启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
- 英国王室调整对慈善机构和团体的赞助
- 安徽芜宣机场首条国际货运航线开通
- 在自然中找寻精神出口——《长寿时代会客厅》新一期全网上线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风黄色预警
- 热门推荐
-
- 欧盟诉苹果公司巨额逃税案再掀波澜 欧洲法院顾问建议将案件发回重审
- 今年前五个月上海海关清理退运“洋垃圾”890余吨
- 广西柳州成功处置一起活动板房漂流险情
- 新消费“重塑”全球时尚产业 可持续与AI成未来趋势
- 发热患者激增医护减员,医疗体系如何“闯关”?
- 宋画中出现最多的鸟是什么?这本书告诉你,是麻雀
- 宠物寄养需求旺 新业态亟待新规范
- 科幻热背后,我们在关注什么?
- 广西兴安百年非遗瑶族反面绣 “绣”出生活新风采
- 山西汾酒前三季度业绩持续稳中向好 实现营收313亿 净利113亿
- 台风“银杏”8日入南海 海南岛将有明显风雨天气
- 中轴线创新大赛用创意影像传递温度
- 古城平遥兴起“研学热” 学生深度感知世遗文化
- 郭沫若之女追忆父亲:有笔的时候提笔,有枪的时候提枪
- 吓坏众人!台军新兵“厕所试枪”暴露军中管理弊病
- 最低降至3%以下,新春消费贷价格战打响
- “复活”的壮锦织机
- 《狗剩快跑》正式收官 跨越时空对话当代青年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北京普惠健康保”上线 可用医保个账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