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美国警察,身穿军装也救不了你”
近日,美国又有一起非洲裔“在家门口”遭警察枪杀事件被曝光。
值得一提的是,这起最新事件的受害者是一名年仅23岁的美国空军现役飞行员。
本月3日,休假中的美国空军下士罗杰·福特森在位于佛罗里达州的自家公寓里听到敲门声,询问来人是谁却未得到任何回应。
当敲门声再次响起时,出于警觉,福特森回屋取出一支合法拥有的手枪并打开了门。随后,悲剧发生了。来不及反应的福特森身中6枪,送医后没多久便被宣告死亡。
而据报道,中枪的福特森说的最后一句话也是“我无法呼吸”。
2020年5月25日和上月18日先后遭美国警察“跪杀”的非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和弗兰克·泰森,在死前说的都是这句话。
“美国警察天生把非裔视为一种威胁”
佛罗里达州奥卡鲁沙县警察局在事后发表的声明中称,涉事警察在案发当天接到有关“扰乱公共秩序”的报警,后来在看到福特森持枪时出于“自卫”才开火。
虽然该县警方公布了涉事警察执法记录仪的部分视频内容,但对行动的细节只字未提。
针对被公布的视频内容,福特森家属指出,警察开枪前并没有要求福特森放下武器,而是开枪后才喊“放下枪”的。这种执法方式令人担忧。
曾代理弗洛伊德案、并正在代理泰森案的全美知名民权律师本·克伦普,此次又成为了福特森家属委托的代理律师。
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克伦普驳斥了警方所谓“警察开枪是出于自卫”的说法。
“他们杀死的是一名美国军队的飞行员,然后却编造了这样一个所谓‘自卫’的故事。当你仔细思考这种说法后,你会觉得它是如此虚伪。”
奥卡鲁沙县警方至今拒绝披露涉事警察的姓名和族裔信息,而死者福特森的“非裔”和“美国军人”身份却引发了广泛关注。
福特森并不是第一个遭遇暴力执法的美国少数族裔军事人员。
2020年12月,非洲和拉丁裔混血的美国陆军少尉卡伦·纳扎里奥在弗吉尼亚州温莎市驾驶新买的汽车回家途中,遭遇两名警察歧视性执法。后者不仅以“无照驾车”为由用枪威逼纳扎里奥下车,还对他进行殴打并使用胡椒喷雾。
而真实情况是,纳扎里奥新车的后窗上贴有临时车牌,而且事发时他还身穿军服。
在美国伊拉克和阿富汗退役军人协会首席执行官杰里米·巴特勒看来,纳扎里奥事件表明,“即使是一名非裔军官也会觉得,美国警察天生就把他视为一种威胁”。
曾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三次残酷战斗中幸存下来的非裔美军士兵伊塞亚·詹姆斯退役后,曾被其他非裔战友“友情提醒”:打仗不是最可怕的,真正要小心的是美国警察,“在这个国家,即使在军中服役也救不了你”。
让美国改掉种族歧视“像航母调头一样难”
调查显示,在美国,即使在军队中,种族歧视也由来已久。历史上美国少数族裔士兵被歧视甚至被枪杀等案件屡有发生。
2000年美国曾出版《屠杀:美国的残暴》一书,首次披露了二战期间美国白人军官下令在密西西比州一个陆军营地血腥屠杀1200多名非裔士兵的历史黑幕,引起轩然大波。
然而在美国军方的极力掩盖下,这起惨案最终不了了之。
据美国“战争困境”网站报道,虽然美国军队在1948年就废除了军中的种族隔离制度,但种族主义并没有从军队中消失,非裔美国军人继续因为肤色而受到歧视。
来自美国军事司法系统的统计数据显示,与白人相比,非裔军人更有可能被送上军事法庭,面临更严厉的司法惩罚;与此同时,担任军队高层领导人的非裔人数少得可怜。
曾有多位美国军方非裔高官对媒体表示,自己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饱受歧视。
其中就包括美国首位非裔国防部长奥斯汀。
“(非裔)在晋升方面的处境仍无改观,总是有人会因为你的样貌而对你的任职资格提出疑问,这就是我生活的世界,而且我非常肯定别的(非裔)军官也会说同样的话。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早晨醒来都会思考这个事实:我是一个非洲裔。”
非裔军人退役后的生活也是一言难尽。
根据美国退役军人事务部编制的新数据,非裔退役军人获得该机构提供的身体或心理健康福利的可能性低于白人退役军人。
数据还显示,白人退役军人每年的受补助率也高于非裔退役军人。
美国空军退役中校斯蒂芬妮·戴维斯曾直言,无论是在美国军队还是整个社会中,种族歧视问题都无法得到彻底解决。
“美国系统性种族主义已经存在几个世纪了,改变它就像航空母舰调头一样难。”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台风“格美”导致两条“小三通”航线停航
- 红腹角雉现身湖北竹山堵河源保护区
- 福州平潭海关查获一批活体蚂蚁
- 青海将150种藏医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 满足消费多样化需求 “尔滨”“小份菜”打造旅游城市文明用餐新形象
- 广州建成森林公园92个 提供优质生态产品
- 2023年中国生态文学论坛举行 共议中国生态文学创作与机遇
- 原创红色舞剧《蓝色裙摆》在重庆大剧院上演
- 由示范推广迈向系统化普及,智能制造呼吁更多创新解决方案
- “老年友好”社区给了他们归属感 “随迁老人”在这里交到新朋友
- 青海省一号水利工程引大济湟百万亩田间配套工程陆续通水
- 女生减肥20公斤后查出重度脂肪肝,怎么回事?
- 京津冀社保卡30个场景“一卡通”
- 四川成都至眉山和德阳市域铁路建设迎新
- 广西唯一回族乡桂林草坪乡成立40年 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 山西尹村遗址发现三座商代早期“窑箅式升焰窑”
- 打破“双十”魔咒 AI为药物研发按下“快进键”
- 许多医生都没听过的罕见病,她设了国内首个专病门诊
- 铁力站改建完工开通运营 候车能力提高一倍以上
- “繁花似锦”在沪开幕 笔墨中描绘上海城市精神
- 热门推荐
-
- “李时珍故里”湖北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 82.1%受访者愿去有大文化IP背景的景点
- 山西国企携手地方政府 共筑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 小机场“撬动”大市场 小众旅游目的地“火爆出圈”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丁小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
- 日本上半年流行语排行榜出炉!“蛙化”“蛇化”啥意思?中国网友不理解
- 新疆兵团2023年生产总值同比增6.9% 人均首破10万元
- 教育影像展上海讲述近代女性如何从闺阁走向职场
- 淡马锡控股继续看好中国市场
- 教你四招 给身体“除湿”
- 换装提醒!强冷空气将掀气温创新低浪潮 南方多地秋凉即将上线
- 2022视听中国·日韩湖北传媒周在武汉开幕
- 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公布
- 中国官方推动建设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
- 兰州新区高速发展背后的营商“密码”
- 赏花热下的“陪拍”市场
- 8.23亿元 2024年清明档刷新中国影史同档期票房纪录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召开2024年工作会议
- 狗嘴套、驱狗神器热卖背后,如何规范文明养犬行为?
- 一次性出土百余件玉器!红山文化考古新成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