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严重失信主体实施限制惩戒措施190万次
中新网12月11日电 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消息,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推动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失信联合惩戒,筑牢对严重失信主体的“信用围栏”,依法对失信被执行人等严重失信主体实施限制惩戒措施190万次,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相关部门黑名单和行政处罚信息32万条,向相关部门共享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信息3773万条,合力营造经营主体“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想失信”的新格局。
依法依规限制市场准入,当好市场“看门人”。市场监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严格限制失信被执行人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截至2023年11月底,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累计限制失信被执行人190万人次。通过严格限制市场准入,在有效降低市场经营风险的同时,提示失信被执行人及时履行法定义务,纠正违法行为。
发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作用,树立失信“警示牌”。充分发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信用平台作用,依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及时归集相关部门的行政处罚和黑名单等失信信息,记于经营主体名下进行公示,目前已公示各级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信息29.2万条,公示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等各领域严重失信名单信息2.8万条。通过在系统中完整展示经营主体的信用状况,向社会提示经营主体的失信风险,提升严重失信主体的市场交易成本,促使失信经营主体及时办理信用修复,恢复良好信用。同时,市场监管总局将相关部门的行政处罚和黑名单信息纳入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对信用风险高和较高的企业,通过提高抽查比例、检查频次等方式,加大对失信经营主体的监管力度。
及时共享数据信息,共筑失信“防火墙”。对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产生的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信息,市场监管总局除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记于经营主体名下公示外,还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数据共享,迄今已提供经营异常名录数据3518万条、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数据255万条,为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对严重违法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防止经营主体“带病准入”提供支撑。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人勤不负春光美 踏春赏花正当时
- 美国宣布向乌克兰提供新一批军事援助
- 北京互联网法院:“AI换脸”等新类型侵权案件涌现
- 领先国牌、全球崛起,正当时!
- 上海光源线站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上海光源综合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 中国专家最新研究证实:肠癌相关标准治疗方案非普遍适用
- 国际识局:尹锡悦就职两周年,“挫败”大于成就?
- 春天限定款上市 野菜不野,口感更好更安全
- 横琴融合发展活力足
- 黄山村庄因暴雨致交通中断 武警官兵紧急疏通干道
- 美乌防长会前一幕:当着记者面,乌防长面带微笑展示手帕要战机
- (新春走基层)列车春晚:“让家更近,让心更暖”
- 用高科技激活汉代生命艺术 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将启
- 在全法国发售 《欧洲时报》推出中法建交60周年法文纪念特刊
- 第四届音乐剧专业人才研修班10月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焕新起航
- 父母一起参与的阅读,是青少年情绪的“缓解器”
- 【理响中国·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宜居宜业 杭州乘“数”而上
- 山西医保基金监管成效显著:2019年以来追回资金超27亿元
- AI进课堂、AI数字底盘……一文感受数字新生活
- 今夏整个北半球为何这么热
- 热门推荐
-
- 第一批“上海市珍贵红色档案名录”揭晓
- 沈阳将举办智能网联汽车国际大会 助推“车路云一体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 “4600万年不差一秒” 中国的计量科技有多精准?
- 中国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7月设立规模同环比“双增”
- 长江中下游强降雨持续 各地全力防汛救灾
- 打造中国90后全版权IP标杆 李尚龙新作在京首发
- 强冷空气明日抵粤 粤北最低气温或达0℃
- 影视企业纷纷布局微短剧业务 火热能否持续?
- 秋分:凝结着中国人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的态度
- 国家发改委:加快推动《社会信用建设法》《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出台
- “押金”不能随便交,问清性质留好证据
- 前4月广州进口生物医药产品超55.6亿元
- (两会声音)迟日大委员:加快涉外人才培养 争取更多国际话语权
- 拯救秃顶有进展 掌握毛囊生死的化学物质发现
- 以军在约旦河西岸的大规模袭击引担忧
- 青海海西州农牧民收入在该省率先突破2万元大关
- 将时代巨变置于小人物日常 长篇小说《城堡之外》细碎中现宏大
- 2023年北京市旅游接待3.29亿人次 创历史新高
- 大众安徽CEO:将深化“在中国,为中国”战略
- 福建省海洋高端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高分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