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最新论文:父系肠道微生物组紊乱或影响其后代健康
中新网北京5月2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微生物学研究论文指出,雄性(父系)小鼠肠道微生物组的紊乱可能会影响其后代的健康。这项研究表明,扰乱父系的肠道微生物组可能会影响胎盘功能。
该论文称,众所周知,导致肠道微生物生态系统失衡的环境因素,会塑造宿主的生理和疾病相关反应。不过,父系肠道微生物组对后代的影响尚不明确。
本次研究艺术示意图:肠道-生殖系轴是肠道、肠道微生物群和生殖系之间的联系(图片来自Joana Carvalho & Isabel Romero Calvo)。施普林格·自然/供图
为评估雄性小鼠肠道微生物群紊乱对后代的影响,论文通讯作者、意大利罗马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Jamie A. Hackett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在本项研究中给雄性小鼠注射了6周抗生素,导致它们微生物多样性、丰度和丰富度下降,这些小鼠的后代出现出生体重较轻、生长严重受限以及过早死亡的概率更高。
论文作者认为,这一效应与雄性生殖系统对微生物失衡的反应有关,包括激素信号受损和睾丸代谢物特征改变。这种反应可能会增加胎盘功能不全的风险。在受孕前恢复紊乱的父系微生物群能降低后代健康不良的风险。此次研究发现表明,与父系微生物组紊乱有关的后代健康状况变差是一种表观遗传效应而非遗传效应。
《自然》同期发表国际同行专家的“新闻与观点”文章称,肠道微生物群是小鼠父系孕前环境与后代健康之间的关键界面。最新发表的研究发现凸显出理解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跨尺度复杂生物系统,即从直接的分子反应到代际疾病易感性的重要性。(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今年前5个月海南对东盟进出口额同比增长超两成
- 数读中国|小条码大数据 折射消费活力足
- 中国成品油价迎小幅下调
- 2024“西湖寿苏会”启幕 清代“寿苏会”刻石拓片首次亮相
- 青春不老,书写华章
- 河北高阳“武术达人”20多年义务授徒2000余人
- 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灯谜创作基地在漳州古城揭牌
- 沧榆高速山西段:200余名司机滞留3天无一受冻挨饿
- 焦点访谈丨要“面子”更要“里子” 看不见的“城市生命线”如何加速焕新
- 两部门: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 中新教育丨浙港职业教育交流会在杭举行 业界冀强化优势互补
- 没有望远镜观星精准吗?专家解读千年前石刻星象图
- 减重版司美格鲁肽在中国获批,减肥人士都能用吗?
- 辅警执勤时被闯红灯超速摩托车撞倒 浙江义乌警方通报
- 北京今年6002人入围积分落户名单
- 专家学者探讨知识产权赋能山西文博高质量发展
- 澳大利亚将在2024年服贸会期间设立国家馆
- 横琴封关运行后首笔适用视同出口退税货物报关入区
- 暴雪冰冻预警持续发布 湖北湖南河南安徽等地警惕暴雪冻雨危害
- 出庭当晚特朗普与“金主”举行晚宴,筹得200多万美元
- 热门推荐
-
- 中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开工建造
- 埃及同欧盟签署74亿欧元合作协议
- 劳资谈判破裂 加拿大两大铁路公司全面停摆
- 商务部:11月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增长
- 强寒潮持续发力 中东部大部地区开启速冻模式
- 广东受台风影响用户近九成已恢复供电
- 浙江宁波一法医救人后心梗反被救 上演“好人有好报”
- 最新报告:超八成职场人存在睡眠困扰
- 三亚国际客运航线陆续复航 入境游市场加快复苏
- 美媒:特朗普选择纳瓦罗担任白宫贸易和制造业高级顾问
- 防癌的真相:没有突然发生的肿瘤,只有突然发现的肿瘤
- 走进乡村,曲艺演员的大舞台
- “双台风”影响福建 泉州漳州推迟开学
- 广东8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次联合举办文物展
- “中国杂粮之乡”山西兴县打造现代“农业硅谷”
- 云南关累港口岸对外开放通过国家验收
- 尼日利亚军机误袭平民至少85人遇难 总统下令调查
- (投资中国)越来越多外企为创新加码中国市场
- 中非青年在湖北开展交流对话
- 朱鹮引入延安、榆林试验在两地同时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