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望远镜观星精准吗?专家解读千年前石刻星象图
中新网杭州12月14日电(林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天文学知识的普及,天文学研究正逐渐走入公众视野,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兴趣所在。特别是对于“Z世代”而言,观星已成为一种新风尚。
在没有望远镜的古代,古人的星象图是怎样的?
近日,“浙水敷文——浙江名碑名刻拓本展”正在杭州孔庙碑林举行。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石刻星象图之一的拓片——《钱元瓘墓石刻星象图》(以下简称“星象图”)向公众展出。
杭州市文物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中心主任金霄航受访时,以星象图为例,介绍了古人观星的浪漫与智慧。
该星象图系吴越国时期的重量级文物,被列入中国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
它是吴越国国王钱元瓘墓室的顶盖板,大概刻成于公元941年,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比南宋时期苏州石刻天文图早三百多年。
金霄航表示,这块星象图在天文考古学上具有重要的天文科学研究价值,“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人为了便于观察区分天上的星星,把肉眼能看到的1460多颗星划分成三垣二十八星宿,共31个天区”。
此星象图就是这个星空体系的简化版,保留了三垣二十八星宿中的重点星座,总共刻有217颗星。
“现在留存在这块星象图中的有180颗星。”金霄航解释说,它的每颗星、每个星宿的位置刻画得都比较精准,“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北斗七星、北极五星、勾陈六星等耳熟能详的星座”。
如何判断古人观星的精准性?
“这块星象图有很强的写实性。”金霄航以现在的天文观察为例,因为地轴进动原因,北极星会发生变化,“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汉唐两宋时期的北极星实为纽星。此图中心点正是纽星,有力证明其观测与绘制时间应在唐宋时期。这不仅验证了天文星象图是写实的、有科学依据的,也表明它绝非凭空想象之作”。
事实上,古人常观星象,观星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譬如,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中,就有相关表述——“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这些都是星宿文化的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位于杭州的吴越文化博物馆展出了一把晚唐时期的鎏金银竹节式七星龙凤铁剑,这把剑是吴越国国王钱镠生前曾佩戴过的宝剑。其剑身两侧就刻有二十四星宿的名称,还刻了北斗七星、牛宿的星图图案。
“天上的每颗星、每个星宿都有特定的含义。北斗七星有着财富、权力等象征。剑身上牛宿图案就更特别,它代表了钱镠统治的地方,在星宿分野上指的是越地。”在金霄航看来,星象、星宿文化早已融入古人的现实与精神生活中,影响至今。
古人为什么要把星象图放到自己的墓室里?
金霄航表示,这是一种观念,是古人“事死如事生”的态度,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够永恒,也是古人“天人合一”宇宙观的一种体现。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在金霄航眼中,星象图是传承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载体,它来自过去,也连接着现在与未来。(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全球显示盛会DIC 2024将于7月2-5日在上海举办
- 专家:杭锦旗作为朔方郡所在地具有重要文化价值
- 历史恩怨难解!韩日二战劳工索赔案后续谈判引关注
- 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 云南64家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消保City walk”
- 中国首部省域单姓氏综合文化图书——《安徽孙氏文化》发布
- 锐评|中国经济怎么样?国际大咖有话说
- 小学男生学用卫生巾,教“过了”还是有人学得不够?
- 泽连斯基受访透露:一个欧洲国家向乌提供的防空系统不起作用
- 湖北发现古人类头骨化石 实证百万年人类演化史
- 【央广时评】“带货”5万余种 中欧班列为外贸提质添动能
- 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显效能
- 下好投资“先手棋”
- 餐饮就业报告:服务员、中餐厨师求职意愿高
- 中华遗嘱库升级遗嘱服务解决旧改继承纠纷
- 匈官员: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让匈牙利受益匪浅
- 40余家中国农化企业亮相拉美国际农化产品展
- 武汉对口支援乃东30周年大型采风活动在西藏泽当启动
- 公交地铁延时运营 火车站夜间开行免费摆渡车
- “我承担不起孩子一万元的暑假账单”
- 热门推荐
-
- 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加速奔跑
- (新春走基层)经济薄弱村“变身”幸福村 江苏宿迁张渡村年味十足
- 海信激光显示获得全国首个企业碳标签证书
- 东北华北雷雨频繁 8日起北方“热情”高涨
- 浙江温岭火车进站瞬间一男子跳下铁轨 目前已无生命体征
- 违规划分“智慧班”为何屡禁不止
-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创造多个“第一次”
- “有更多时间审查技术问题”?“星际客机”返回日期再被推迟
-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SK海力士首席执行官郭鲁正
- 黄金能否继续闪耀?全球“央妈”们的举动意味深长
- 大雪:藏养守静,烹雪煮茶
- 《中国双向投资报告2024》:双向投资量稳质升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旅行便利度不断提升 中国入境游市场“暖意浓”
- 广州“郑仙传说”融入新潮元素 传统非遗焕新活力
-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举办中德经济合作论坛
- 去年”三桶油”业绩指标亮眼 油气企业转型步伐加快
- 《中资企业国别发展报告》:绿色发展与数字经济成跨境投资新风向
- “刘强东”亲自下场,但辛巴、小杨哥们正在离场
- 山西吕梁加码白酒产业 酿造“千亿产区”
- 贵州台江:直播带货成为村民致富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