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涌现时间提前、复合性等新特征
中新社北京4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3年全球极端热浪等天气气候事件频发令人记忆犹新,也备受大气科学家关注。基于持续开展的研究分析,中外科学家在4月17日出版的专业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上合作撰文提醒,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正涌现时间提前、复合性等新特征。
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所)领衔并联合英国气象局、法国索邦大学、德国马普气象研究所、阿根廷冰川学和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等科研同行,在最新一期《大气科学进展》“新闻与观点”栏目刊文,对2023年全球主要极端事件的基本事实、影响和关键物理过程等进行回顾总结,并通过从过去到未来变化的完整视角,进一步理解气候内部变率和人为气候变化的作用。
据世界气象组织报告,2023年是自1850年以来最热的一年,观测的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1850-1900年)偏暖1.45°C±0.12°C。伴随破纪录的高温,2023年全球各地经历了频繁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包括热浪、极端降水、旱涝急转、野火、沙尘暴等。最新发表文章重点关注这些极端事件正涌现出来的诸多新特征:
一是极端高温事件发生时间提前。二是多地同时发生的高温事件正在增加,这类空间复合型热浪可能同时发生在多个粮食产区,从而对全球粮食安全构成威胁。三是对于极端降水而言,强气旋带来的强烈水汽输送极大加剧极端降水的强度。四是对于干旱,部分地区的多年干旱仍在持续,另外一些地区则经历由多年干旱向洪涝的转变。五是大范围野火和沙尘暴事件的爆发,使得极端事件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在增强。
文章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大气所张文霞副研究员表示,这些日益增多、增强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被世界经济论坛最新发布的《全球风险报告》列为未来十年的全球首要风险。为更有效地应对极端气候变化,不仅要关注其趋强态势,同时要关注极端事件正在涌现的新特征,它们对极端事件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文章共同作者、英国气象局资深研究员罗宾·克拉克(Robin Clark)指出,极端事件新特征之一是极端事件的季节性变化,现在它们有可能出现在往常不太可能出现的季节。
中外科学家还指出,包括旱涝急转在内的极端事件复合性特征也需要关注,其往往比极端事件单独发生有更大的影响。此外,通过在暖干气候下的大范围野火等事件,极端气候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在增强,野火产生的碳排放及其对自然碳汇的破坏,是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都对极端事件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他们强调,除了提升科学认识,极端事件的有效应对还需要早期预警,这也是2022年发起的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的目标——到2027年底实现全球所有人都能享有早期气象预警系统的保护,以应对日益极端的天气和气候变化。
“这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加强全球北方和全球南方地区的协作。”文章共同作者、德国马普气象研究所李超博士说。(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浙江经济观察:“老字号”如何焕发新活力?
- 甘肃发布干旱黄色预警:多地已达重旱以上
- 新漫评:“黑客帝国”肆意横行为害全球
- 菲律宾债务总额攀升至14.1万亿比索 创历史新高
- 秋季过敏你中招了吗?全国花粉过敏指数地图看哪里需重点防护
- 中国乡村音乐小镇 “乐器大集”见闻:外籍友人赶大集现场献艺
- 四代艺人传承花鼓灯 “淮畔幽兰”韵动海外
- 房山PM2.5累计浓度同比下降13.3%
- 吸引超3亿观众收看!《人世间》斩获金鹰奖四项大奖
- 山西太原市图书馆展出《中华再造善本》 冀望“圈粉”“Z世代”
- 电影《雪豹和她的朋友们》发布导演特辑
- 福建大田:“互联网+点菜式”服务 让民众养老不离家
- 美国官方最新数据:仍有385人因夏威夷山火失踪
- 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青春之歌》将演
- 如何从营养角度解释补气血?
- 天津三季度累计发放支小再贷款优先额度资金67.14亿元 支持制造业
- 山东探索湿地资源化利用 邀民众共享生态“红利”
- 中国古代玻璃如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最新研究揭秘
- 法国发行龙年生肖邮票 为中法建交60周年添彩
- 第二届广东林业博览会闭幕 苗木供需签约达1亿多元
- 热门推荐
-
- 截至11月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总量突破450万家
- “618”期间广州海关监管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清单同比增2.9%
- 筒子楼变“空中坊巷” 杭州首个未来社区安置房迎住户
- 韩媒:韩国前国防部长官金龙显被禁止出国
- 浙江文化观察:新时代为什么需要胡公文化?
- 新疆俄罗斯族舞者:享受“非遗”带来的快乐
- 北京出版集团亮相2022年服贸会 数字藏品彰显京味儿文化
- 中方回应欧盟涉港言论:立即停止为反中乱港分子撑腰张目
- 台风“摩羯”在越南造成至少273人伤亡 红河上一座大桥垮塌
- 海南三亚深耕入境游市场 与韩国旅企开展联合营销
- 《漫长的季节》将于春节期间上星播出
- 西北首个“无废城市”初步形成固废利用处置链条
- 广西推180余条秋冬游线路 邀全球游客畅游壮乡
- 网传“19岁孤儿被中介骗至郑州4天未吃喝”与实情不符
- 衰老机制、人体器官芯片等入选2023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 进博面对面 | 中国经验助力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
- (身边的变化)内蒙古东部乡村里的小作坊:为“折翼天使”插上致富翅膀
- 西藏持续发展产业、改善民生、守护生态携手共建幸福家园
- 推出八项服务举措,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积极应对西藏日喀则定日县地震
- 国际观察|美债违约“倒计时” “懦夫博弈”何时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