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可可树或至少在5000年前就通过贸易路线繁育传播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一篇植物科学论文显示,可可树(Theobroma cacao)或至少在5000年前就通过贸易路线从亚马孙盆地传播到了中南美洲的其他地区。这一发现基于对古代容器的残留物分析,揭示了不同可可树品种如何繁育,提示可可制品在古代中南美洲文化中的使用比之前认为的更普遍。
该论文介绍,可可树的豆子(cocoa)可用于制作巧克力、酒和可可脂。现代可可树学名的含义为“众神的食物”,是全球最重要的作物之一。已知一共有11个遗传种群,包括广泛使用的克里奥罗(Criollo)种和特立尼达(Trinitario)种。虽然公认可可树最早在亚马孙盆地上游驯化,但一直不清楚它在其他文化中的使用是如何在整个中南美洲传播。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法国农业国际合作研究发展中心、蒙彼利埃大学Claire Lanaud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分析了时间跨度在约5900年前至400年前的19种前哥伦布文化的352个陶器的残留物,遗存地区覆盖了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秘鲁、墨西哥、伯利兹和巴拿马。
通过确定是否能检测到古代可可DNA和现代可可树品种中存在的三种甲基黄嘌呤(温和的兴奋剂)成分——可可碱、茶碱、咖啡碱,论文作者来判断古代可可树残留物的存在。他们还利用76个现代可可树样本的遗传信息确定了这些陶器中发现的古代可可的祖先,或能揭示古代品种如何实现多样性和传播。
研究结果显示,在至少5000年前,可可在亚马孙盆地驯化后就开始沿太平洋海岸大量培育,古代品种的高度多样性提示遗传上有差异的品种被放在一起培育。
论文作者指出,在厄瓜多尔瓦尔迪维亚沿海地区发现了起源于秘鲁亚马孙的可可基因型,说明这些文化长久以来一直有交流。秘鲁品种还在从哥伦比亚加勒比海岸出土的文物中检测到。他们认为,这些研究结果综合表明,可可品种在不同国家广泛扩散,在被不同文化的使用过程中被交叉培育以适应新的环境。
论文作者总结说,通过研究对可可遗传史和多样性的进一步理解,或能帮助现代可可品种抵御各种威胁,如疾病和气候变化。(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漫评:挥舞制裁长鞭,美国霸凌世界必遭反噬
- 尼日利亚国家电网系统崩溃 全国大范围停电数小时
- 今年1至3月安徽亿元以上在建徽商回归项目315个
- 倒票、以旅游为名诈骗老人 北京警方严打严整涉旅乱象
- 综述:“西方国家关起门来只顾自己”——来自慕安会上发展中国家的声音
- 陈曦:创新让房颤手术变得更加简单更加顺手
- 引发海内外网友热议 迪丽热巴跳出了圈
- 湖南启动“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 园区企业全覆盖
- 以旧换新热情高涨
- 蓝皮书预测:2023年马来西亚经济增长率约为4.0%
- 纽约等地纪念“9·11”事件22周年
- 华北黄淮继续高温“炙烤” 河北新疆局地超40℃
- 和评理 | 美国财力捉襟见肘 分裂对抗不得人心
- 日本京阿尼纵火案被告青叶真司就死刑判决结果提出上诉
- 拉美国家努力促进经济复苏(国际视点)
- 美国海岸警卫队对“泰坦”号内爆事故展开调查
- 空调噪声为何超标? 生态环境部门以案释法
- 南海伏季休渔首月 广东查扣涉渔“三无”船舶783艘
- 破2亿元!2025春节档电影预售总票房再破纪录
-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环球网评:挖掘运河精神内核,在“何以中国”中读懂“盛世中华”
- 热门推荐
-
- 青海海东“村转居”民众“迁”出幸福路
- 首届车路云无人驾驶挑战赛16日在生态城开赛 58支参赛队将上演“车脑”比拼
- 江西省地域文化研究会换届:唱响赣鄱文化 助推经济发展
- 海关总署:我国有望连续7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龙南“小稻谷”做出乡村振兴“大文章”
- 企业主动求变 提升核心竞争力 跑出产业集群“加速度”
- 接种适宜疫苗,对抗“免疫衰老”
- 尹锡悦举行就职两周年记者会 谈民生和韩美同盟关系
- 中芭《红楼梦》升级版掀起观演热潮
- 天津摄影师用80余件作品展示滨海新区十年发展成果
- 美国陆军基地发生枪击事件致1死 该基地曾被紧急封锁
- 为创新创业“种子”提供土壤 张江科学城坚持“产学研”联动
- 福建宁化:长征精神是我们的“传家宝”
- 中部(长沙)宠博会开幕 展行业新趋势
-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他用仁心仁术架起中非友谊桥梁
- 阿德莱德动物园举行欢送中国大熊猫回国仪式
- 广东佛山今年以来重拳整治电信网络诈骗
- “阳康”后家里很多地方要消毒
- 大门店实则小作坊 外卖店铺照片如何造假?
- 2023年度“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