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经济”催生新机遇 浙江美妆何以点“绿”成金
中新网杭州3月30日电(潘沁文 周其)伴随着“颜值经济”的到来,中国美妆市场迎来快速发展。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1—2月份全国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678亿元,同比增长4.0%。
“颜值经济”为何催生新机遇?
曾几何时,许多海外美妆品牌在国内市场可以说是风靡一时。但是现在,不少海外美妆品牌最终没有逃过行业的大浪淘沙。
有业内人士分析,海外美妆品牌撤退,是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意识的巨大改变,是国货品牌的崛起,也是国内营销平台的创新与转变。
加上近年来,国家对化妆品市场的监管不断加强,化妆品行业相关条例、办法等陆续出台,海外化妆品在中国市场发展的门槛和需要花费的成本越来越高。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要率先在化妆品、服装、家纺、电子产品等消费品领域培育一批中国高端品牌。政策利好环境与国货美妆的良性竞争下,中国美妆产业正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在文化自信和中国制造升级的推动下,“Z世代”消费人群逐渐助推一批国产消费品新品牌“后浪”崛起。2023年国产化妆品线上市场份额首次超过海外品牌。
国产美妆市场蕴含着无数新的机遇。不少国产美妆在技术、研发、知名度和创新方面都有不断提高,多赛道齐驱并驾才能走得更远。
生态美妆如何串联“两山”转化?
化妆品种类纷繁,赛道怎么选是关键。有业内人士曾公开表示,植物可以成为民族品牌破局的重要手段。
每年6月,温州市泰顺县彭溪镇西关村的山坡间,栀子花开漫山遍野,洁白的花海吸引游客纷至沓来。花期易逝,除了“卖风景”栀子花还能卖什么?康鸿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落地,让当地栀子花产业焕发新生机。
“《千金翼方》中提及栀子花可用于护肤,泰顺民间也有将栀子花用来祛除黄疸、修复皮肤开裂的传统。”康鸿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秋说。目前公司已研发出精油、纯露、冷凝皂等栀子花系列化妆品备案产品20余种,复购率高达80%以上。在她的计划里,未来将推动中国特色栀子花美妆产品走向海外,写好“中国成分”在国际美妆市场的故事。
夏季卖栀子花,秋季卖栀子果,栀子种植户有了两季收入。据了解,企业还联合当地政府,在实行黄栀子价格保险机制的基础上,与区域内的种植户签订长期收购协议,促进浙闽沿线5000多农户年均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颜值经济”在大山中生根发芽,绿水青山通过生态美妆转化为“金山银山”。
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是“两山”转化的题中之义。放眼浙江,该省拥有药用资源2385种,资源总量和道地药材总数均列全国第三,矿物资源总数列全国第二。优质的生态资源禀赋给予浙江发展“生态美妆”的底气。
该省各地纷纷抓住生态美妆发展之机,温州市与台湾嘉南药理大学签署“温州特色化妆品原料开发利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重点开发茶叶、山茶油、铁皮石斛等本土特色植物;衢州市编制《生态美妆产业发展指引》,并举办生态美妆产业链对接会,促成6个意向合作项目,意向资金达1700万元;丽水龙泉市对以灵芝、铁皮石斛为原料的化妆品研发生产予以奖补,目前该市共拥有洗浴类、护肤类“生态美妆”产品26种……
浙江如何助力美妆产业?
然而,生态美妆发展道路并非坦途。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化妆品检验研究所所长程巧鸳向记者表示,化妆品植物原料目前还缺少物质基础等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和规范性标准的引领,是“生态美妆”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对此,浙江省于2022年底成立了“浙江省化妆品植物原料研究中心”。聚焦浙江特色植物原料,建立了植物原料物质基础研究、质量标准研究、功效及机理研究、安全性评价研究等4个子平台,有效解决植物原料基础研究不足、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从而推动该省特色植物原料在化妆品产业中的应用。
例如,起草《化妆品用原料油茶籽油》团体标准,使原料质量更加稳定可控、功效依据更加充分完整,弥补油茶籽油标准空白,实打实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浙江山茶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飞介绍,目前该公司以油茶籽油为原料,研发出化妆品产品18款,2023年实现销售额100万元,同比增长50%。
产业的发展、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引导。近几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陆续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明确“鼓励和支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和特色植物资源研究开发化妆品”。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制定出台了“美妆18条”,提出“引导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培育发展生态美妆,推动生态美妆成为共同富裕新路径”。
在多方的努力推动下,生态美妆点“绿”成金,助力浙江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2023年,该省化妆品制造行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出口交货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化妆品出口额116.48亿元,同比增长41.9%,占全国化妆品出口总额的25.4%(位居全国第一)。
浙江省药监局化妆品监管处处长吴晖表示,2024年浙江将继续在此领域深耕,开展“生态美妆”共富行动,建立浙江特色化妆品植物原料数据库,编制《浙江省生态美妆产业发展指引》,引导培育生态美妆“七仙女”(铁皮石斛、黄精、珍珠、栀子、胡柚、油茶、西红花),加快浙产特色原料的提取、研发、应用。(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启动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综合本底调查工作
- (聚焦中非合作)“山海邂逅 石韵和鸣”中津石雕艺术展在北京开幕
- 穗交通部门:高速公路面临压力 或现车流“倒灌”
- 黄牛领“年薪”村民成“演员” 华媒点赞湖南古村落保护利用
- 美媒:飞行追踪数据显示,据称载有普里戈任的飞机曾“急剧下降”
- 多彩贵州影像作品走进日本 跨界交流期探秘贵州
- 广州云溪植物园开园 保育展示各类植物1320种
- 前5月江西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1668份 助赣企减税约3.2亿元
- 巴黎奥运会开幕在即 攀岩纪念邮票今日发行
- 新疆霍尔果斯:今年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进出人数突破500万人次
- 大雪:藏养守静,烹雪煮茶
- 白先勇出新书 讲述青春版《牡丹亭》“花开二十年”
- 激活人才引擎 重庆首创“目录+计分”人才认定机制
- 黄帝文化论坛在河南新郑举办 专家纵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担当
- 连平:提振消费需挖掘农村消费增长的潜力
- 韩医学院2025学年招生人数敲定
- 封控期间如何做好心理调试?陆林院士给出这些建议
- 从高耗能到减排放,绿色建筑如何加速落地?
- 普惠保险更好满足多样化保障需求(财经故事)
- 军创企业广西投资洽谈热情高 签约项目总投资逾17亿元
- 热门推荐
-
- 徐州陆港、连云港港携手转运“一单制”物权化提单进口班列
- 南北联手 深哈两地共话投资交流
- 走“生态+”融合发展路 成就“高颜值”美丽重庆
- 70余名国际友人畅游广州 感受广府年味
- 高铁免费小零食也要过安检?看它们如何“过关”上车
- 国际最新研究称,个性化脑刺激可减轻帕金森病症状
- 韩江发生洪水 广东提前转移超9万人
- 中老铁路磨憨口岸:春运列车 “体检” 畅通货运之路
- 纪念昙石山遗址发现70周年 史前彩陶联展福州启幕
- 印尼连续50个月贸易顺差
- 汉晋夫余时期文物陶器座吉林首展 罕见形制藏有待解之谜
- 北京发布产业地图 引导企业和项目精准布局
- 男性比女性更易受糖尿病影响
- 东北地区等地有强降雨、强对流 台风“卡努”影响东海等海域
- 岳阳警方通报一俱乐部枪支走火致工作人员死亡事件
- 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
- 巴库气候大会闭幕 达成2025年后气候资金目标
- 两岸青年携项目齐聚江苏常州“对话”创新创业
- 一老一小:中国亟待补上这两个免疫屏障短板
- 国庆邮轮出行热 “双轮同靠”再现天津国际邮轮母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