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文明大讲坛江西举办 聚焦技术赋能“双碳”目标
中新网南昌10月16日电 (记者 吴鹏泉)“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是重要碳汇,在‘双碳’(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创新森林经营技术,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固碳功能和潜力。”中国生态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晖16日在江西南昌说道。
当天,第六届中国生态文明大讲坛主会场活动在南昌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生态学学会和南昌大学主办,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产品,全民共享”。
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中国政府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王晖认为,“碳中和”是一个发电端、能源消费端、固碳端共同发力的体系。发电端要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上发力,能源消费端要在电力替代、氢能替代及工艺重构上发力,固碳端要在生态建设上发力。
“实现生态系统碳汇稳定可持续,还有很多科学技术问题有待阐明。”他坦言,森林经营措施对森林碳汇潜力、稳定性及可持续性的影响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针对性的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提升技术不足,尤其是森林土壤固碳潜力和增汇路径仍需进一步探索等。
“生态环境破坏,会带来外来生物入侵、全球气候变化、基因资源大量丧失等恶果。”复旦大学希德书院院长卢宝荣说,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
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和关键。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长欧阳志云表示,该学会将继续在普及科学知识、开发科普产品、推动科技成果科普转化等方面不断创新与发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南昌大学副校长葛刚表示,江西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深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绿色低碳产业体系,“生态美”与“百姓富”愈发同频共振。(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世界卫生组织:猴痘病毒正在人际传播 切勿污名化
- 中国政府朝鲜半岛事务特别代表刘晓明访问法国
- 云南昆明:一座旧居 牵动中越两国情
- 山西泽州公安捣毁一跨区域吸贩毒网络 涉案45人
- 北京市郊铁路:1月10日起 怀柔-密云线列车开行时点调整
- 【践行大食物观的福建启示】因地制宜 走特色发展之路
- 2023北京中轴线国际艺术周开幕 力推中轴线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 51.7万标箱 上海海铁联运业务量激增
- 广东从化陈禾洞保护区发现新物种“广州沿阶草”
- 冯波案二审宣判 部分改判一审判决结果
- 纪念黄宾虹诞辰160周年活动在安徽歙县举行
- 日媒:日本首相4月29日起将出访非洲四国
- 电影《追月》获评中加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奖
- OPPO首款圆表OPPO Watch X 正式发布 售价2299元起
- 铁山坡气田在四川全面达产 我国特高含硫气田开发技术实现新突破
- 中新观陇“新闻+”作品联展第15站:书香弥漫兰州新区 展览“艺”犹未尽
- 安徽合肥:65岁母亲捐肾救子
- 【市场观潮】数字人会取代柜员吗?
- 文化中国行丨看见千年前的“真卿” 解锁浙大艺博馆镇馆之宝
- 俄罗斯“进步MS-28”货运飞船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
- 热门推荐
-
- “行走江南园林”展在法国、意大利巡展 开启园林美学与艺术东西方对话
- 福建平潭海警局联合多部门开展海上非法载客执法行动
- 一座书城 万家墨香
- 年轻人在老年大学当教师:亦师亦友 亦教亦乐
- 布局卫星产业全链条 第二届佳木斯卫星产业发展大会举行
- 发送集装箱货物2420标箱 中欧(亚)班列开行车次大幅增长
- 让诗酒温暖每个人!第七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泸州启幕在即
- 中粮集团原副总经理周政被控造成国有资产损失逾亿元
- 国际移民组织:2023年全球超8500人在移民途中死亡
- 吉林省粮食产量创新高 连续三年超800亿斤
- 山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累计合同成交金额369亿元
- 文化中国行 | 古建老宅“活”起来 千年水乡文化焕发新光彩
- 法国总统马克龙:欧洲须直面全球性挑战
- “文化艺术链”在京发布 正式启动数字艺术与区块链实验室
- 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增至335项
- 院网并行加速电影市场回暖
- 中巴首部合拍电影《巴铁女孩》在京首映
- 试乘郑渝高铁 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看大美重庆
- 一碗粉催生新职业 “闻臭师”把关螺蛳粉“灵魂”
- 金融“靶向发力”稳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