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最新论文:行星科学研究发现木星“大蓝斑”上方磁场变化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行星科学论文,研究人员基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朱诺号”木星探测器的观测结果,研究发现木星“大蓝斑”(Great Blue Spot,木星赤道附近的一个集中磁场)上方的磁场变化。这项研究提出“大蓝斑”上方磁场变化的细节信息,或能增进天文学家对木星这个气态巨行星内部的理解。
该论文介绍,磁场是研究行星深层内部动力学的一种方式。木星的磁场变化之前就被观测到,并被归因于一个赤道喷流。不过,这个喷流的精确细节一直未能确定,而这类细节信息对于理解木星内部的动力学至关重要。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美国哈佛大学Jeremy Bloxham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通过分析“朱诺号”对木星“大蓝斑”的磁场观测结果,研究发现木星大气深处的一个喷流会随4年左右的周期波动。他们指出,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木星的金属核内部存在扭转波(围绕木星自转轴的振动)或阿尔文波(Alfvén wave,沿磁力线传播的波)。
论文作者总结认为,他们最新研究提出的这些细节信息,有助于理解之前未知的木星内部动力学环境,或可帮助人们理解木星磁场“发电机”。(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露营消费凉了吗?
- 2024“丝绸之路周”在杭州开幕 法国为主宾国
- 广州启动防暴雨内涝四级应急响应
- 共谋文旅合作发展 2024四川文旅推介活动走进陕西
- 北京加快推动环球影城×大运河等四片国际消费体验区建设
- 佩泽什基安赢得伊朗总统选举
- 国漫电影如何“燃”起年轻人热情
- 中国“枫景”丨齐为民
- 汉字设计,激发传统文化新活力
- 广西贵港:小菌菇“长”成富民兴村“大产业”
- 气象部门预计南京今年6月17日至19日前后入梅
- 青海省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美国汉学家安乐哲发布新书 以中国视角译解先秦儒家文献
- (新春走基层)山东拓展“颜值经济”新赛道 假发类产品新春走俏
- 研究生学制延长,“学质”如何跟上步伐
- 2024中华文化天府论坛开幕 中外专家学者共话文化遗产保护
- 入侵鱼类冲击渔民生计 台湾日月潭端午集中猎捕
- 中国防范外卖餐饮浪费新规出台
- 全球首个“三合一”整车风洞实验室在广州启用
- 助力经济持续稳定向好 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增加2000亿元
- 热门推荐
-
- 我在印尼开“复兴号”
- 美金融专家:收购难以解决美国银行业问题
- 今年以来宁夏检察机关办理民生领域案件7974件
- 华人科学家向母校捐赠174册珍贵的微生物专业图书
- 湖北碳市场配额二级市场累计成交额逾88亿元
- 一人一林37载 沙海护林人的绿洲守护路
- 中国“Z世代”悦己消费火热
- 地磁暴、太阳耀斑,会有什么影响?
- 突发: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附近海域发生4.2级地震
- 超级产业链|鄂尔多斯:离世界绒都还有多远
- 朝鲜外务省:美国将对朝鲜半岛局势滑向全面失控承担全部责任
- 国际最新研究:今后几十年干旱对社会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或超预期
- 沈阳文旅交流活动聚焦城市更新 五项目签约促文旅融合
- 广州海事部门保障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顺利开港开航
- 地下采矿、地上牧牛羊 看环境友好型矿山如何采矿?
- 台媒看大陆:山东台儿庄古城 历史人文积淀深厚
- 青海西宁:构建锂电关键材料及锂电池相对完整产业链
- 我国将超前培育6G应用生态
- 中央气象台:四川盆地至黄淮中北部等地仍有较强降雨
- 国际最新研究:卫星数据显示2002年以来全球极端水事件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