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卫星数据显示2002年以来全球极端水事件有所增加
中新网北京3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水》最新发表一篇气候研究论文称,基于卫星数据研究显示,全球水循环极端事件的强度(一个结合旱灾和洪灾程度、持续时间、严重性的综合指标)在2002-2021年期间有所上升。
研究人员认为,该强度与全球气温高度相关,相关性超过了其他气候指数,说明持续的变暖可能会导致更频繁、普遍和严重的干旱和洪水。
该论文介绍,随着气候变化,干旱和洪水预计将更频繁和严重,但对此的测量和量化都很难,此前相关研究主要关注的都是降水数据。
论文两位作者、美国NASA戈达德航天中心Matthew Rodell和Bailing Li一起,利用NASA/德国太空中心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GRACE)以及GRACE Follow-On(GRACE-FO)卫星的观测数据,用一种新方法识别并量化了2002年至2021年的全球极端干湿事件。他们发现,2015年至2021年的严重干旱和极端湿事件尤其多,这7年也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7年。在这一时期,大部分极端事件的频率为每年4次,之前13年里为每年3次。
论文作者指出,月度干湿事件的强度与全球平均气温密切相关。过去20年里最强的极端事件为影响整个中非的一次湿事件,这次事件从2019年一直持续到现在。有记载以来的最严重干旱也发生在近几年,分别在美国西南部、欧洲南部和巴西南部。
论文作者总结说,理解过去和仍在持续的极端天气事件,并预测未来这类事件的发生,有助于提高应对,缓解其破坏力。(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双方超5800人死亡 巴勒斯坦问题峰会在埃及举行
- 【光明论坛】树立大食物观,托举美好生活
- 国家邮政局:3月份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同比上升3.3分
- 2023“台商走电商”创新发展交流会江苏宿迁启幕
- 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跑出“加速度”
- 美俄在安理会激辩“北溪”事件,中方:开展国际调查有重要意义
- 杭州打出“组合拳”保障重要枢纽旅客快速疏散
- “加强人权保障,共促全球发展:民间组织的作用”主题边会在日内瓦举行
- 市场监管总局推动中巴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走深走实
- 探索“文物活化”创新表达 肢体戏剧《俑立千年》首演
- 外国青年学者看中国:中国文明具有吸引世人的“引力”
- 中国央行修订狭义货币统计口径
- 浙江文旅观察:文物IP如何出圈?
- 德意志银行研报:中国经济今年第四季度将逐渐反弹
- 西南首个省级虚拟电厂平台上线运行
- 2024广西互联网大会举办 推动数字创新赋能新型工业化
- 西藏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 铁路部门启动应急响应
- 36个杂技(魔术)节目将亮相第十二届全国杂技展演
- 2023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启幕 科技赋能“老有所养”
- 持续调拨救灾物资 河北受灾地区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 热门推荐
-
- 长三角“兰届明星”聚西湖 兰中极品“素心荷瓣”同展出
- 替您探访京郊游热门地
- 俄乌局势进展:欧洲两国暂停进口乌农产品 俄称乌炮击顿涅茨克市中心
- 俄外交部将13名日本公民列入禁止入境名单
- 拜登和特朗普谁当选美国总统更好?普京表态
- 引入GPT技术及大扭力电机 这家智能锁公司再次引领行业
- 行政处罚!罚款!北京通报打击“职业闭店人”全国首案
- 老乡鸡回应预制菜
- 青海果洛藏族女生“上音”初体验:“萌新”报到 期待“追光”
- 故宫博物院发布提示:凭证入院参观 方便快捷
- (乡村行·看振兴)乡村振兴新动力:浙江建德林下绿色“聚宝盆”促共富
- 天水麻辣烫“火”出圈 如何接住“泼天富贵”?
- 助力毕业生就业,专家建议“招聘和培训前置”
- 重庆将“点线面”推动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 新疆托克逊: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将举行拌面文化旅游节
- 【应急救援基层行】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古厝里的“火焰蓝”
- 粤海域首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厦门文昌鱼
- 5月1日起泰山景区全网全员实名制预约、实名制检票系统
- 阿根廷政府削减公立高校经费引发不满
- 2024拉萨雪顿进口商品展览会将于8月举行 预计迎200余家境内外企业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