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在安理会激辩“北溪”事件,中方:开展国际调查有重要意义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李准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柳玉鹏 牧之】应俄罗斯要求,联合国安理会21日开会审议“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及其后续调查情况。俄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在会上表示,丹麦、瑞典和德国对“北溪”事件的调查是在消灭罪证,袒护华盛顿,俄方呼吁联合国发起调查。美国外交官则坚称,美方与“北溪”事件无关,俄方是想在临近俄乌冲突爆发一周年之际“转移各方注意力”。在俄方看来,相关信息和证据愈发明确指向美国为幕后黑手。美国知名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当天也在安理会会议上发言说,只有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有能力在事发海域实施爆炸,而美方对“北溪”天然气管道有敌意,同时未给出足够证据“自证清白”。
证据确凿“甚于大片演绎”
涅边贾21日在安理会表示,破坏“北溪”管道属于国际恐怖主义行为,必须将肇事者绳之以法,以避免国际社会陷入“混乱时代”。涅边贾说,美政府高级官员曾多次发表威胁“北溪”管道的言论。他还提到,波兰前外长拉多斯瓦夫·西科尔斯基发表的推文以及据称是英国时任首相特拉斯发送的短信都表明,美国及其盟友有炸毁“北溪”管道的动机、手段和机会。“相关确凿证据数量之多甚于好莱坞大片演绎,犯罪动机、犯罪者和犯罪方式都毫无疑问。”
涅边贾高度称赞美国知名记者赫什本月初发表的调查报告,称这则爆料不仅让人们知道美国是事件的“幕后黑手”,也让人们了解到美国如何实施破坏。“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我们的美国同事将自己凌驾于法律之上,或者更确切地说,假装他们就是法律,他们认为法律赋予他们干涉别国内政而不受惩罚的权利。”涅边贾说,在此之前,美国人从未走到炸毁外国管道的地步,拥有这些管道的国家与美国没有处于战争状态。“好吧,这一天终于来了。也许,这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跨国界和跨大陆的基础设施将成为旨在削弱一些或其他国家的行动的合法目标。”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负责政治事务的公使衔参赞约翰·凯利在会上宣称,俄罗斯此次要求召开会议,是迫切希望改变话题,公然企图分散各方对俄乌冲突爆发一周年的注意力。凯利声称,俄罗斯滥用其作为安理会成员的地位在会议平台上“散布阴谋论”,有关美国参与破坏行为的指控“完全是错误的”。英国、法国、阿尔巴尼亚等国代表对凯利的表态予以附和。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大使在发言时表示,面对详实的材料和完整的证据,一句简单的“完全虚假、纯属捏造”显然不足以回应来自全世界的诸多疑问和关切。中方欢迎俄罗斯在安理会提出的决议草案,认为就“北溪”管道被破坏问题授权开展国际调查有重要意义。如果不能查明“北溪”管道被破坏的原委和责任者,将会发出错误信号,让那些图谋不轨者认为他们可以为所欲为。
三国报告“袒护美国大哥”
21日会议开始前,瑞典、丹麦和德国外交部在递交给安理会的信件中表示,对“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调查仍在继续进行中,目前尚不确定调查何时结束,已向俄方通报调查的相关信息。然而,这一说法遭到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波利扬斯基驳斥:“恰恰相反,我方获取信息的一切尝试都遭到拒绝或无视。”
围绕对“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调查,俄方多次抨击西方国家试图悄然了结。波利扬斯基先前说,俄方希望安理会本周内能够表决俄方呼吁发起独立调查的决议草案。涅边贾21日在会上强调,俄方“不相信”这三国的调查,“由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和德国进行的调查不仅不透明,而且显然完全是为了消灭罪证和袒护自己的美国大哥”。涅边贾称,俄方将“完全信任”由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牵头发起的独立调查。如果西方国家阻止俄罗斯要求联合国介入调查的请求,只会进一步增加俄方怀疑。
联合国主管政治与建设和平事务的副秘书长罗斯玛丽·迪卡洛21日在会上表示,联合国“无法核实或确认与事件有关的任何说法”,正在等待相关国家的调查结果。她称,各方应避免“毫无根据的指控”,以免进一步加剧地区紧张局势。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日前表示,联合国不会启动任何调查,因为联合国“没有相应的授权”。俄外长拉夫罗夫对此回应称,俄方不同意有关联合国无权调查“北溪”管道遭破坏事件的说法。
“美方有能力、有动机”
安理会21日还听取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主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和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前分析师雷蒙德·麦戈文的发言,他们都认可赫什这则爆料的可靠性。萨克斯说,破坏石油管道“需要高度的规划、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而且在丹麦和瑞典的专属经济区这样做“大大增加了行动的复杂性”。“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有技术能力和进入波罗的海的通道来开展这项行动,包括美国、俄罗斯、英国、波兰、挪威、德国、丹麦和瑞典,它们要么单独行动,要么联合行动。”
萨克斯援引《华盛顿邮报》最近的一篇报道称,北约国家的情报机构私下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俄罗斯实施了这次行动。“俄罗斯没有明显动机对自己的关键基础设施实施这种恐怖主义行动。事实上,俄罗斯很可能会承担修复管道的大笔费用。”萨克斯指出,拜登及美国务卿布林肯等人在“北溪”管道事件前后的表态均显示出美方对“北溪”存在敌意。“虽然美国政府否认了赫什的爆料,但没有提供任何可以反驳赫什的信息,也没有给出任何解释。”萨克斯说,安理会有责任找出肇事者以伸张国际正义,为受害者寻求补偿,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麦戈文认为,赫什之所以能够吸引爆料人,是因为他有完美的从业记录,能够保护爆料人的身份,并在尽职调查后准确地发布他们披露的信息,尽管随后总是会有铺天盖地的否认和诽谤攻击。麦戈文说,虽然现在有些人在抹黑赫什,但这些批评者本身的可信度并不高。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东博会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助中国—东盟合作向新而行
- “减肥话梅”违法添加被查 盲目“身材焦虑”当心被坑
- 北京发生近10年同期最重沙尘过程
- 中国国家能源集团今年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2500亿元
- 岳阳“一元剧场”:一元钱可享文化大餐
- 文旅部公布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案例
- 外媒: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2025年起正式加入申根区
- 广西南宁深化与东盟产业合作 打造跨境物流快速通道
- 各部门多举措保障百姓“五一”假期出行
- 吉林松原发生一起持刀伤人案1人死亡 嫌犯被控制
- 山西运城数百件文化精品亮相深圳文博会
- 向天“借”水 新疆首次在昆仑山实现无人机增雪
- 沈阳对25家建设领域违法施工企业做出行政处罚
- 班费不该是笔糊涂账
- 以色列驳斥国际社会停火呼吁 拜登重申对以支持
- 花卉消费需求激增——假期市场热点见闻
- 14人患病,2人住院!这一知名企业紧急召回花生酱
- 《太阳星辰》入围法国戛纳电视节第8届MIPDRAMA展映
- 何超琼、霍启刚、全红婵、曾小敏受邀担任“广东文旅推广大使”
- 释放民营企业创新动能(财经观)
- 热门推荐
-
- 缅甸“Z世代”华裔走进云南迪庆爱上藏族文化
- 受山体滑塌影响的陇海铁路恢复运行
- 解码温州城市“绿肾”:三垟湿地保护与建设有何内涵?
- 上海:黄金首饰走俏 豫园现“淘金”热
- 突发!韩国务安机场一架飞机脱离跑道,已致23人伤亡
- 【足迹·丝路24小时】建起“致富路”“连心桥”“发展港” “一带一路”铺就繁荣之路
- 哈萨克斯坦孔院举办“迎国庆·贺中秋”系列文化活动
- 四川金融监管局:全力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
- 安徽黄山:歙县滴水香茶旅文化节开幕
- 【寻味中华丨文博】探秘《南宋绍兴府城图》:揭开千年东方古城的面纱
- 芬兰芬中教育协会主席亚里·安德森一行到雄安新区考察交流
- “748工程”设立50周年:继承发扬科学家精神
- 粤港科技合作打造 中国首台中子全散射谱仪3年完成300多项用户实验
- (新春走基层)台湾柴烧制陶与杭州宋韵文化的“双向奔赴”
- 科技护航 希望的田野上“硕果累累”
- 近300家海内外节水企业亮相深圳 展示节水科技
- 高价的富硒食物真抗癌还是智商税?
- 北京地铁3号线施工现场坍塌事故致1人遇难 4人被刑拘
- 近百名留学生走进杭州余杭 触摸“良渚文化大走廊”
- 国家移民管理局:春节假期1351.7万人次出入境 同比增长2.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