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采矿、地上牧牛羊 看环境友好型矿山如何采矿?
中新网6月4日电(记者 吴家驹)羊群在草地上吃草,地里的玉米茁壮生长,这片和谐宁静的草原却隐藏着玄机。
在草原的地下,正有一座新型铀矿在静悄悄地运作,为我国的核工业源源不断地提供天然铀原料,这就是中核通辽铀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钱家店铀矿。
该铀矿将于“十四五”期内建成,是目前国内在建单产规模最大、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天然铀开发项目,采用的是CO2+O2原地浸出采铀工艺技术,即通过向注入井注入配制好的CO2和O2作为浸出剂,在含矿含水层中与铀矿物进行化学反应,形成含铀浸出液,提升至地表,输送至浸出液处理厂加工成铀产品。
中核通辽铀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汤庆四说,“这种采铀方法和制造可乐有相似之处。在地浸的过程中,我们用的化学试剂是二氧化碳和氧气,通过水解的方式,把固体矿床变成了液体矿床。”
同时,在地浸的过程中,铀矿石没有产生位移。因此,这种采铀方法不需要挖掘巷道、破坏矿层,也不会破坏地表生态环境。
要做的只是在地上建造两种井,一种井用来注入二氧化碳和氧气,另一种井用来提升含铀浸出液。而在井的周围,依然是当地村民的地,村民依然可以牧牛羊、种庄稼。
中核通辽铀业有限责任公司钱家店矿区经理李喜龙介绍,“我们的铀矿床就在这片草场的地底下,可谓是有矿不见矿,采矿不见形。在采矿区地表的土地,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牛羊可以肆意地在上面吃草,完全看不出茫茫的草原下竟是一片采铀场。”
同时,钱家店铀矿还使用无人机,进行地浸采铀井场智能巡检,通过规划线路巡检、巡检异常报警处理、智能位置分析与定位、巡检视频融合可视化等技术手段的落地,真正达到了“无人机巡检为主,地面巡检为辅”的协同巡检目标,实现了井场全采区一体化管控,采区、供电线路巡检覆盖率100%。(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志愿填报服务行业鱼龙混杂亟待“立规矩”
- 首届“中国地方特色预制菜专题研讨会”在江苏扬州举行
- 美国加大芯片制裁之时,中国半导体出口破万亿
- 美专家:尹锡悦将受到强烈政治影响,支持率或下降
- 乌拉圭一养老院发生火灾致10人死亡
- (八闽千姿)800余载考亭书院“弦歌不辍”
- 暑期玩出新花样:跟着课本去旅行 高考生组团PK“背课文”
- 茶与咖啡的“碰撞” 留学生在浙江乡村感受中西文化交流
- 日本高滨核电站1号和2号机组重启日期推迟
- 日本4月现巨额贸易逆差
- 长征故事|“红军万里长征”一词原来出自这里!
- 树立正确留学观 远离“水硕”“水博”陷阱
- 推动绿氢产业链加快发展
- 刹车失灵车辆高速狂奔 宿迁高速交警紧急救援
- 专家认为:中巴将携手开启全球治理新时代
- 航空公司“积分清零”,为何让人心绪难平?
- 美降息节奏放缓,专家:衰退并不遥远
- 第五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开幕
- 罗皋毅:再现已失的新疆石窟壁画
- 福建泉州:世遗之城玩法多 游客悠享慢时光
- 热门推荐
-
- 海南核电基地1号机组开始第7次换料大修
- 报告称,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超500亿元
- 中暑能否用藿香正气丸?先学会分辨阳暑和阴暑
- 纪录片《天下第一团》开播 聚焦大同耍孩儿剧
- 专家驳“产能过剩论”:以邻为壑只会限制自身发展
- 【文化拾遗 魅力泉州】有声手账|创新发展,让花灯非遗绽放光彩
- 美媒:得州“悲惨周末”凸显美国两大政治裂痕
- 美媒:“傲慢与虚伪”令全球南方远离美国
- 外媒:14人在哈萨克斯坦飞机失事事故中生还
- 华清宫第二届上巳花神节启幕
- 四川成都至宜宾高铁天府机场段进入静态验收
- 带读者重回历史现场 《红色气质》上海书展办读书分享会
- 中原油田储气库群累计采气量已超过4亿立方米
-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镇馆之宝——董其昌《秋兴八景图》
- 原本退休想锻炼,结果年龄“过了线”?专家这样建议
- 把吸氧当“提神神器”可能反遭其害
- 中央气象台:多地将有强对流天气 局地将有雷暴大风或冰雹
- 济南公安创新便民惠企举措 实现户籍业务“不见面办理”
- 中新真探:脚气在土里走走就好了吗?
- 天津首个涉外迎商工作站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