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爆炸案调查是否会不了了之?
丹麦和瑞典近日纷纷宣布结束对“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调查,俄罗斯方面指责两国拒绝向俄提供调查信息,并表示将继续追踪案件。在分析人士看来,“北溪”爆炸案距今已有一年多,其调查进程与欧洲地缘政治局势密切相关。目前仅有德国还在调查案件,真相能否浮出水面仍然有待观察。
当地时间2月26日,丹麦警方宣布结束对“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调查。丹麦警方称,调查发现这起事件系“蓄意破坏”,但评估认为“证据不足以在丹麦提起刑事诉讼”。
在此之前,瑞典也宣布结束对“北溪”爆炸案的调查。按照瑞典检方的说法,瑞典调查此案的主要目的是确认是否有瑞典公民参与,以及是否有人冒着损害瑞典利益或瑞典安全的风险,利用瑞典领土实施破坏行为。调查显示,“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瑞典或瑞典公民参与了在国际水域发生的袭击事件”,因此瑞典对此案“缺乏管辖权”。
不过,瑞典检方此前表示,调查确认“北溪”管道遭人为破坏。瑞典检方决定将相关调查证据转交给德国。德国方面表示,瑞典结束调查不会影响德国的调查,德方“仍然非常有兴趣查明这起破坏活动,找出是谁所为”。
瑞典和丹麦结束对“北溪”爆炸案的调查引发俄罗斯不满。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指责丹麦停止调查“近乎荒谬”。佩斯科夫还表示,瑞典和丹麦拒绝向俄方提供调查信息,俄方将继续追踪调查,并关注德国方面的决定。
从2022年9月至今,丹麦、瑞典和德国对“北溪”爆炸案的调查已持续一年有余。
“北溪”天然气管道从俄罗斯出发,经波罗的海海底抵达德国。该管道是俄罗斯与德国、荷兰等国的合作项目,其中俄方持股占多数,曾经是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主要通道。
2022年9月26日,“北溪1”和“北溪2”共4条管道中的3条发生泄漏,泄漏点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瑞典方面在泄漏海域附近探测到水下爆炸,瑞典、丹麦和德国随后分别启动调查。俄方多次呼吁参与调查,但遭到相关国家拒绝。
对于爆炸事件,美国等西方国家一度指责是俄罗斯所为,但并不被国际舆论所接受。2023年2月,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发表文章,指认美国拜登政府派遣美国海军在“北溪”天然气管道安装炸弹,并由挪威海军投放声呐浮标引爆炸弹,炸毁“北溪”天然气管道。这一说法得到欧洲不少媒体和专家的认同。
随后,美国和德国媒体又指出爆炸可能与一个亲乌克兰的团体有关。有西班牙媒体去年6月报道,德国警方搜查了一个与“北溪”爆炸案有关联的嫌疑人的住所,这名嫌疑人与乌克兰有关。
截至目前,美国、乌克兰、挪威等方均否认与爆炸案有关,事件真相依然扑朔迷离。随着瑞典和丹麦退出调查,仅有德国还在调查此案。俄方认为瑞典和丹麦有意掩盖真相,并坚持要求对爆炸案展开国际调查,严惩凶手。
有分析人士指出,“北溪”爆炸案发生之际,俄、欧、美三方正就地缘政治和能源供应展开激烈博弈,丹麦、瑞典和德国的调查一定程度上有迎合美国的意图。如今,瑞典已经加入北约,欧洲的能源供应格局也发生巨大变化,继续调查“北溪”爆炸案对西方国家来说可能会陷入尴尬。
德国媒体曾经刊文指出,如果爆炸案的幕后黑手是美国或者乌克兰,那么欧洲国家是否应该改变当前的对美和对乌政策?如果爆炸是俄罗斯所为,是否应该被认为是战争行为?瑞典有评论员也指出,结束调查并“甩锅”给德国,让瑞典避免了后续追究凶手责任等一系列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北溪”爆炸案的幕后真凶还没有被挖出来,但“北溪”争端的受益者还是比较明确的。目前,“北溪1”已经停止供气,“北溪2”也没有启用,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大幅下降。与此同时,美国和挪威成为欧洲最大的两个天然气供应国。俄罗斯总统普京去年曾表示,“北溪”爆炸案是“国家恐怖主义”,旨在消灭西方的一个能源竞争对手。
分析人士认为,瑞典和丹麦结束“北溪”爆炸案调查,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一定程度上均可视为欧洲国家进一步向美国靠拢的表现。这不仅可能导致爆炸案的真相被埋没,也可能会加剧欧洲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与瑞典和丹麦不同,德国与“北溪”天然气管道有着更加密切的经济联系。德国对此案的调查会进行到何种程度,不仅关系着德国的利益,也牵动着德国、欧洲和跨大西洋关系。
毕振山
毕振山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致敬最可爱的人!《志愿军:存亡之战》中国新闻网专场首映
- 原创红色舞剧《蓝色裙摆》在重庆大剧院上演
- 泰国一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 导致一人死亡
- “Z世代”独弦琴传承人:焕新演绎传承“冷门”乐器
- 中国女画家张碧云大写意花鸟画个展在俄举办
- 近百件中国与东南亚艺术作品在重庆展出
- “雄狮少年”逐梦不止
- 八部门:加大对制造业技术改造资金支持力度
- 苏州一驾驶员操作不当致3人受伤
- 在网上花数百元问诊,靠谱吗?小心别踏进“问诊陷阱”
- 澳中文化与经济促进会会长郑志武:中国元素渐入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社群
- 西班牙推出新举措应对住房问题
- 广铁部分动车组列车今日停运
- 老年人需要的“情绪价值”:短剧能给 而社会更该给
- 昆曲《牡丹亭》在宁夏银川上演
-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从田野走进赛场
- 统筹保障用地 广西一季度核销重大项目用地指标488公顷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临川打造“花卉小镇” 走上“花花绿绿”致富路
- 菲律宾南部金达沃省连续发生多次地震
- 张国荣离世二十年,为何还有那么多人怀念他?
- 热门推荐
-
- 中国驻纽约总领馆举行中美建交45周年招待会
- 日首相考虑最快今夏访韩 日韩“穿梭外交”或重启?
- 明知景点会挤爆,为何依然要出发?
- 曾排队5小时的新中式烘焙,“喂不饱”年轻人
- “青字号”绿色生态产品亮相2023无锡现代农业博览会
- (新春走基层)江西龙虎山“鸭司令”连续17年陪“鸟中大熊猫”过春节
- 披荆斩棘的主妇们,在都市剧里“重生”
- 北京电影学院首部原创音乐剧《江姐》“含苞待放”
- 快讯: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突破35万亿美元
- 解字、谈茶、话敦煌 外籍人士畅谈东西方文明交流
- 2024中国(天津)演出交易会启幕
- “90后”浙江小伙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奔赴一场生命之约
- 多家电商平台支持“仅退款”功能 催生“羊毛党”?
- 北京就业和社保领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5年城镇新增就业170万人
- 越是艰险,越要冲锋在前
- 总制片人揭秘《苍兰诀》:不刻意加糖,也不必须要虐
- 新漫评:美国“长臂管辖”霸凌世界 尽显强权逻辑
- 黑龙江今年上半年转化重大科技成果278项 经济收益30.41亿元
- 大四女生毕业设计为啥关注“银发族”再就业
- 不带病上课上学当成家校共识